首页 2005年第3期

漫笔“和谐”

作者:浩 宇




  辞书上说,和谐是配合得当和匀称的意思。
  形象一点说呢?
  和谐是一种自然美:青山绿水,那是一种恬静;春梅绽雪,那是一种素雅;秋蕙披霜,那是一种端庄;霞映澄塘,那是一种绚丽。这里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和谐”。若“登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便淡不-上“和谐”了。
  和谐是一种默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心心相印,“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宝黛初会,心灵感应,似曾相识,息息相通,这是一种和谐。夕阳西下,两位银发夫妇相携相扶,漫步在故乡小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处处亲切,处处情深。海峡隔不断亲情,风风雨雨几’卜年,终究博得彩云归,这又是一种和谐。
  。
  和谐是一种淡泊: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名所累不叫和谐,为利所役不是和谐,为繁华所惑无法和谐。和谐是一种豁达,它超脱尘世,是修身明志的心灵空调。
  和谐是一种规律: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走,它们不即不离,相伴相守,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阴阳相济,和谐相处。有人想“人定胜天”,打破这种“和谐”,结果呢?干旱来了,暴雨来了,沙漠宋了,“SARS”来了,厄尔尼诺现象也来了。
  自然需要和谐,人类更需要和谐。
  和谐需要宽容,海纳百川,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物;心怀豁达,体谅他人,“相逢一笑泯恩仇”。锱铢必较,不会产生和谐;争功诿过,不会产生和谐;唯我正确,不能产生和谐。
  和谐需要信任,信任凝聚人心,人心产生力量。
  和谐需要关爱,“牵你的手牵我的心”,“风雨你的风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沟通产生和谐,尊重产生和谐,文化产生和谐,科学产生和谐……
  音调和谐,可以悦耳;环境和谐,可以怡情;五味和谐,可以养胃;心态和谐,可以健身:笑口常开,精力充沛,青春长驻——和谐。
  通向“和谐”之路千万条,“吾将士:下而求索”。但愿:
  自然和谐,春风知时润万物;
  社会和谐,丽日有意暖千家。
  
  简评
  这篇丈章的闪光之处在于:
  一是思路开阔。丈章采用“漫笔”形式,乍看东扯西拉,自然、社会、天上、地下,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其实,处处紧扣“和谐”,“和谐”如影随形,或明或暗,一线贯穿。
  二是层次清晰。文章沿着“和谐”是什么、“和谐”需要什么、“和谐”了便怎样的路子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层层深入,条分缕析。
  三足用典熨帖。本文化用典故,熨帖得体引用名句、信手拈来,成语、俗语也用得恰到好处,文采斐然。
  四是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综合运用,使得语言流畅、优美,汩汩滔滔,感情充沛,很有感染力。
  (韦英文)
  
  
  主题点评
  人与自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人与人应如何相处?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同时也膨胀了人们对自然的征服欲。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对自然惜物慎取的敬畏之心,早已被“人定胜天”的争斗雄心所取代。于是人类在暴殄天物、无度攫取中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对人类的反攻倒算便必不可免。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由于思想的嬗变,也面临着人际和谐被破坏后的空前灾难:攻城略地的战争硝烟,名利场上的角斗杀伐,黑社会的猖獗无道……尽管人类动用了法律、行政等一切手段,也难以挽救道德下滑的颓势。人类在这双重压力下,将逐渐丧失自己的信心。要解救此危机,必须对人在生物世界的地位,以及人对自然的态度等问题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和谐,“风调雨顺”将不是幻想:人与人和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将不再属于书谈。
  本文作者从解读词语中的“和谐”入笔,层层深入开掘其人文哲理内涵,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着重阐发了人与人应和谐相处的主题。
  
  选材点评
  天上,地下,世间万物,无处不存在“和谐”;同时,也存在着特殊的不“和谐”。正因为有许多不“和谐”的出现及其导致的恶果,才引发了作者呼唤“和谐”的写作动机。
  如何选择生活中的素材表达渴望“和谐”的主题呢?作者充分发挥联想、想象的思维功能,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感官触角,广泛、深入地开掘、寻觅和探索。于是,发现了自然万物中的和谐——和谐蕴含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中;和谐体现在人类美好心灵的沟通之中;和谐隐匿在淡薄名利的高尚情趣里;还不止这些,当作者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更高、更远的未知领域,发现整个宇宙、太空、星球的运行规律也严格恪守着一定“和谐”的规律,正如古人所说的“天行有常”。
  为了表达“人类需要和谐”的主题,作者着重从人类的心灵世界取材,展开思维的翅膀,分别从人类需要“宽容”,人类需要“信任”,人类需要“关爱”,人类需要“沟通”,引领读者从生活的不同侧面展示“和谐”的丰富内涵,了解“和谐”与人生、社会的密切关系和特殊作用。在不断认识、感受中,接受作者的主题观点。
  总的看,作者紧紧围绕“和谐”这一主题线索,广泛选材,深入开掘,使文章内容丰富,意蕴深刻。
  
  布局点评
  文章虽是漫笔形式,内容海阔天空,但全文以“和谐”统驭,一脉贯通全文,保证了布局谋篇的结构完整。按照总领——自然——人文——总括的方式去组织材料,使文章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开头以解释“和谐”的词语内涵入手,领起全文。接下来,从形象思维入手,由不同角度和侧面展示“和谐”的具体表现形式。先写山水、花草、霞光等自然美,点出美在“和谐”。继写缘于“心心相印”的人类各种感情,包括友情、爱情、亲情、乡情等在内的心灵“默契”,“又是一种和谐”。再写那种不为名利所累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是“淡泊”带来的“和谐”。在这一层次中,作者又从天地运行的规律中破解了其中的“和谐’奥秘,指出“阴阳相济,和谐相处”的不可违逆,并以反面例证即人类违反“和谐”带来的恶果:干旱、暴雨、沙尘、“SARS”……使人领悟“和谐”的重要意义,述诸笔端,发人猛省。
  文章以“自然需要和谐,人类更需要和谐”过渡到下一层次,具体阐发“人类需要和谐”的见解,揭示文章的土旨。接下来,分别从“和谐需要宽容”,“和谐需要信任”,“和谐需要关爱”,以及“和谐”与“沟通”、与“尊重”、与“文化”,与“科学”的关系等方面,阐明人类欲达到“和谐”境界所必须持有的态度。
  文章结尾,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写“和谐”给人们不同感官带来的美好享受,高度赞扬“和谐”精神,表达对“和谐”境界的追求。文末,以对联形式总括全文,突出主题。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流畅、优美,富有感情色彩和感染力。文中恰当引用名言、成语、俗语,帖切自然地化用典故,有一种“和谐”的内在之美。
  恰当运用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使文势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比如:“锱铢必较,不会产生和谐争功诿过,不会产生和谐唯我正确,不会产生和谐”。
  
  微瑕指正
  文章因取材受狭隘的校园生活限制,具有典型的书斋味道。由此可见,学生要写出内容充实、视野开阔的好文章,唯一的出路就是更多的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然、关注人生。突破“两点一线”的狭小生活圈子,读懂人生与社会,才能做好大文章。
  
  写作建议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作文教学水平的真正提高,绝不应仅限于写作技巧与方法上的指导方面,还应突破应试教育的重围与重轭,从开阔学生视野、积累生活素材、提高思维素质方面多下功夫。没有丰富的材料、明晰的思路和超出一般的深刻见解,文章只能在平庸中搁浅,而难抵“优秀”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