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期

镜中日本

作者:湖北考生




  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一叶扁舟带着一个叫徐福的术土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向一个小小的渔岛驶去,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可这小小的渔岛却见证了泱泱中华的悲欢荣辱。
  前天,当驶向西域的驼铃叮当作响,笨重的骆驼身上滋滋地冒着热气,碧眼的狐狸四下张望。闭关锁国’的滑政府不过是一个戴着罂粟花冠的瞎眼老人。可是另二个腐朽的帝国却在明治维新之后睁大眼睛,张开臂膀,接受挑战,重焕生机。于是,古老的中华惊醒了,在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中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开始在这面镜子的照射下迈出自己的脚步。只是,这一觉睡得太久,这一步迈得太迟。
  昨天,贴着膏药旗的军舰驶进了我们的海港,大力丸的广告贴在了整个中华的伤疤上,六朝古都被鲜血浸染。我们奋起反抗,高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保卫自己的家乡。当我们憎恨他们的时候,却发现这群禽兽却有钢铁一般的意志,难以想象酌团结和纪律。于是,一盘散沙的我们震惊了。也连起手臂,筑成统一战线,组成血肉的长城顽强对抗。终于,在这面镜子的反衬下,我们找到自己而最终取得胜利。
  今天,国门敞开了,华夏民族昂首于世界之林。可是,我们却发现常常以一步之差落后于人。陶瓷是中华之瑰宝,却无法走向世界;日本人却在茶杯上作了一个小小的改进让它更适合高鼻子的白种人,就把他的茶杯远销各地。动漫,不是日本首创,却成为其国民产值增长的第二大热点。中国少年的钞票源源不断输入,才又让中国震惊。日本人并不比我们聪明,但他们的精明和细致却往往在最后成为胜利的筹码。我们面对这样的镜子,却不免让人感慨良多。
  中国,不是一个名词;日本,却是一个惊叹号。让泱泱中国从这样一面镜子上重新审视自己。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以日本为镜,也许有人不齿,也许有人怨恨。但是在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我们应当为有这样一面镜子而庆幸。昨天,我们已经为这面镜子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天,我们应该提早预防。
  想起了爷爷的一句老话:狼来了,你可曾准备好猎枪?让我们擦亮镜子,迎接明天。
  “今天,我们以日本为镜……我们应当为有这样一面镜子而庆幸”,这是考生要表达的主旨。这一主旨的得来可以说前有层层铺垫,至此水到渠成。文章的主体部分考生分别用“前天”、“昨天”、“今天”概述日本的情况,以与中国进行现照,照出中国的不足,处处不离镜子,见出考生的机智。主题深刻,段落整饬,层次分明,结尾振聋发聩,语言干净利落,不失为一篇优秀之作。
  (刘国强 陈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