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憎命达,诗酒风流李太白;才学著书多,古今殷鉴罗贯中。”这是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的友人在他离世时赠送的挽联,这副挽联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高阳的才华横溢和在历史小说上的成就。在当今世界华人文学圈中的知名度,可以与金庸相提并论的,恐怕就只有高阳了。
高阳,出生在杭州一个曾经显赫的书香门第之家,由于家学渊源,自小耳濡目染,积累了丰厚的历史功底。看看他自撰的一枚闲章“酒子书妻车奴肴妾”,就可以知道书籍在他生活中的地位了。涉猎广泛的高阳,把前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都可以引申开来,成为创作的素材。他的每部小说,都犹如展开一个当时的历史画卷的一角,里面的风土人情都是有据可查的,更为可贵的是,故事人物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的高潮迭起,都让人不得不继续去追看。
记得以前读义山的《锦瑟》,总觉得有一种非常震撼的美丽,常常想着,在它的后面一定潜藏着一个动人的情爱故事的。读到许多人对这首无题诗的破译,都觉得十分牵强附会。直到读到高阳的长篇历史小说《风尾香罗》,才觉得豁然开朗。故事中,当妻子怀孕的时候,优柔寡断的李商隐喜欢上了妻妹十七姨,花样年华的十七姨,性情柔顺,精通诗韵,情愿不要任何名分也要跟义山在一起。可是,当家人支持的时候,义山却临阵退却了,在他的沉默无言中,十七姨嫁给了一个陌生的男子杨九郎。在杨家饱受折磨的十七姨在一个深夜辞世,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验证。“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何等绚丽的情爱,何等不可挽回的悔恨,沉醉在过往的李商隐吟诵出了这首感动了数代人的无题诗。
对清、明历史好些细节都非常熟悉的高阳,写起文史考据著作,依然是相当有趣的。翻开《明末四公子》,看看他对公子之名的解说,从诗经出现的公子开始追溯,古今四公子,除战国四君子外,文采风流,冠绝一时的,非明末四公子莫属。有时,他也会心血来潮地杜撰一句,公子有真假之分,纨绔子弟是假公子云云。让你恨不得一早读完全书,领略真公子的风范。从家世最好的陈贞慧谈起,次第论述的有出生“戍籍”的侯方域、人品高洁的方以智,以及当时的第一美男子冒辟疆。在冒辟疆篇里,高阳从流传最广的据说是冒辟疆追忆爱姬董小宛而写的《影梅庵忆语》里,考证出冒辟疆与陈圆圆也有婚嫁之约。要知道冒辟疆是当时第一美男子,陈圆圆与他一见倾心原本不足为怪的。可惜的是,红颜薄命,陈圆圆在混乱之中被劫,这段好姻缘还没有开始就不得不结束了。到了清末同光年间,许多所谓的公子不过是靠着父兄的余荫,声色犬马而已,就是高阳说的假公子。即使其中出类拔萃的清末四公子,也已经与明末四公子不可同日而语了。对于清史烂熟于胸的高阳,写起《清末四公子》来,驾轻就熟的文笔,丰厚的史料分析,不得不让人佩服。又有谁可以说高阳的作品只能是不入流的戏说呢?
在高阳描写爱情故事的书中,无论是青楼女子,还是大家闺秀,在追求真爱的时候,都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那些女儿心都有着水样的纯洁,高阳似乎也是怀着同宝玉一样的对女子珍爱的情怀。他曾说:曹雪芹如何创造了宝玉这个典型,比曹雪芹是不是宝玉要来得有趣味,其中字字看来皆是血。这就是他写《红楼梦断》四册的动机,难怪故事里总弥漫着一种凄凉惆怅的氛围,这种惘然失落的感觉也在他的《曹雪芹别传》等系列中延续。
同是一种对女子的执著,写过一百多部长篇历史小说,大量的诗词、考据、散文和一些当代生活题材的江南才子高阳,也企盼着找到自己心目中的佳人,为了追求心爱的女子,他不惜卖断版权来买了豪华的轿车送给她。这也是他闲章中所说的甘心当车奴吧。
可是造化总是弄人,为情欠债的高阳并没有得到佳人的芳心。这次恋情引起了财务状况的窘迫,影响到他后来的婚姻。一直以来,对高阳始终不离不弃的还是美酒佳肴,这也是另一种潇洒无羁的名士风流的写照。幸运的是,离婚后的高阳在孤寂中找到了一位善良温柔的情侣,这段没有任何名分的情感陪伴着高阳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九年,给了他最后的慰藉。
《新京报》2004年4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