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创业



  节俭是人的一种美德。俭以养德是古人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以为节俭仅仅是为了积累财富,那还不够全面。

  节俭不仅能使你的家庭富裕、温馨,还与你的子女成长有关,因为节俭能培养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很难设想,一个挥金如土、贪图享受的“小少爷”或“大小姐”,将来能成为艰苦创业的栋梁之才。

  俭以养德——诸葛亮教子的故事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子孙的打算,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说“超俗”远大!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爱默生

  勤俭朴素,人之美德。

  ——程颐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

  世传的财富往往造成后代的恶行。

  ——乔叟

  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

  ——大仲马

  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约是幸福的右手。

  ——谚语

  由俭入奢,易于落水;由奢入俭,难于登天。

  ——格言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不能乱我家法——范仲淹教子的故事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有名气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向生活俭朴,为人正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人品的写照。

  范仲淹有四个儿子,受父亲影响,个个喜文善画,富有才气,为一些豪门大户所羡慕,都想把女儿嫁给他家。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做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之后,上门为孩子提亲的更是接连不断。

  一天,有个人到他家为他的大儿子提亲,想把女儿嫁给范家。那人原以为宰相家里一定十分豪华,吃的、穿的也一定比一般人家好上几倍。可是进门一看,家里陈设十分简陋,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家具,也没有绫罗绸缎的服饰,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土布衣衫。但那人心想:范家吃穿这样俭朴,一定有不少积蓄,来日方长,和这样的人家成亲定有后福。再说范家孩子个个身体健壮,为人正派,以后肯定都是大有出息的。想到这里,那提亲的人当即答应将女儿许给范家。

  范家的大儿子纯佑准备成亲了。女方心想:范家兄弟们多,家底厚实,结婚时应要点像样的衣物家具。如果结婚时不要,等过了门就不好张口了。而范仲淹呢,他再三向儿子交待:现在国家困难,老百姓也很穷,你结婚时不能添置昂贵的家具和华丽的衣服,一定要和普通人家一样,勤俭办婚事。

  不久,范仲淹听说儿媳妇不要什么昂贵家具、华美衣服了,但是还要一顶绫罗做的蚊帐。范仲淹听了气愤地说:“我家素来节俭,钱财都用来帮助老百姓了,做什么绫罗帐子!”

  后来女方提出,既然范家不肯做这样的帐子,我们家自己做一顶好了。

  范仲淹听后,仍然不依。他说:“勤俭节约是我的家风,也是做人的美德,我家是不兴讲排场的。就是她家里带来了绫罗帐子,我也不许她挂,不能乱了我的家法。”

  儿媳妇听说身为副宰相的范仲淹处事这样吝啬,担心过门后过窝囊日子,心里不免有些踌躇起来。不久,却有一件事深深地感动了她。

  一次,范仲淹派遣他的大儿子纯信去苏州买麦子。纯佑将买的麦子装到船上,往家里运,走到丹阳,遇到范仲淹的好友石曼卿正处在贫困之中,连饭也吃不饱。范纯佑随即就把全部麦子救助了石曼卿,空着手回到家里。然后,他把事情的经过一一告诉了父亲范仲淹,父亲对儿子慷慨解囊济贫,感到十分满意,连声赞扬:“做得对!做得对!”

  儿媳妇听了这个故事,深深地敬佩这父子二人。不久,她简衣简从,愉快地来到了范家。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贫贱忧戚,王汝于成。

  ——张载

  困苦贫穷是最好的教育。

  ——雨果

  太娇惯了,才得这种富贵病——古代儿科之圣钱乙的育儿经

  钱乙(约1032-1113)是北宋时著名的儿科医生。他的父亲和姑父都是医生。他受父辈的影响,有感于治小儿病甚难,又缺少专门的论述,便悉心专攻儿科,终于一举成名。

  公元1078年,宋神宗的姐姐长公主的女儿病了,她请遍京都的名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孩子的病还是不见好。长公主打听到山东有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叫钱乙,便派人把他请到汴京。

  钱乙来到长公主的府邸,看到孩子身体瘦弱,脸色枯黄,便说:“请公主恕我直言,是因为您对孩子太娇惯了,才生这种'富贵病'。”

  长公主喜欢他的直爽,便向他请教。

  钱乙说:“大凡有钱人家的孩子,吃穿容易过于讲究,吃的油腻多了,脾胃阻滞,不思饮食;穿的过于暖和了,缺少锻炼,难御风寒。如果不加注意,这次把孩子的病治好了,以后还会再犯。”

  长公主问他怎样办才好?

  钱乙说:“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孩子饮食不要顿数太多,不要吃得太饱,以免伤及脾胃。穿着最好轻薄些,让她到户外游戏,可以活动筋骨,畅通血气。”

  钱乙对症为孩子开了药方。

  第二天,长公主又找他问:“孩子服过药后,喜欢睡觉,有时说梦话,推她也不肯醒,问她也不愿讲。这是怎么回事?”

  钱乙说:“孩子思睡,懒得说话,正是身体里的正气和侵入的病邪交战,应当让她养精神,不要打扰她,才能对恢复健康有利。但是,有的父母由于爱孩子,看见孩子不讲话就呼她叫她,就摇她推她,听她说梦话就不停地问她,他们自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结果却使孩子得不到安宁,反而害了孩子。”

  长公主听了钱乙的话感到句句在理,她暗暗佩服这位“儿科之圣”。在钱乙的治疗和护理下,长公主女儿的病很快就好了。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芬奇

  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富兰克林

  食物之于人好像油之于灯;油很多,灯就会亮。油太少,灯就会熄灭。然而一盏灯却往往因油太多而熄灭。

  ——弗兰明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

  ——蒂素

  是中学生,一定得有这个气魄:有一个挨得起饿,受得起冻,经得起跌打的身体,有一个不怕风吹,不会失眠,不知道什么叫做晕眩的脑袋。

  ——茅盾

  衣食当寒士相同,庶可成大器

  ——曾国藩教子的故事

  曾国藩(1811-1872)是清末湘军首领。他权管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谥称“文正”。他的儿子可算得上是“正牌高干子弟”了。然而,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清朝的著名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学亦取得相当成就。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出了曾广均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就在于曾国藩教子有方,“爱之以其道”。

  别的不说,只他不为子女谋求任何特殊化,教儿节俭创业,就可令人们深思一番。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五日,他给纪泽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与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做矣。……京师子弟子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又给纪鸿儿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同治三年七月,曾国藩受封侯爵,纪鸿正赴长沙考试,国藩特别写信告诫:“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属。……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不可送条子,进身自始,务知自重。”

  他对女儿也同样严格。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致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他还告诉儿女、家眷:“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位素为美。

  ——司马光

  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周恩来

  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

  ——施耐庵

  力能胜贫,谨能防祸。

  ——贾思勰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程颐

  脱掉西装,到牛棚里去熏一下

  ——冯玉祥教子的故事

  冯玉祥将军的二儿子冯洪国,先在苏联留学,后又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在日本学习毕业回国后,立即跑到汾阳看望多日不见的父亲。

  那天,冯洪国身着西装,脚登皮鞋,浑身散发着一股浓厚的外国香水味。他满面春风地走到父亲冯玉祥跟前,笑着说:“爸爸,我毕业回国了。”

  冯玉祥坐在他那古香古色已经陈旧的办公椅子上,屁股动也不动,侧着身子,把洪国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说:“你学好了吗?”

  冯洪国没有察觉父亲的表情,笑着回答:“学好了!”

  这时,冯玉祥一下子站起来,指着洪国说:“早呢!不要癫大哥坐秤盘——自高自大!”

  冯洪国涨红了脸说:“爸爸,我有啥不是,请您指点指点!”

  冯玉祥望着他那一身打扮说:“你看你这味儿,再去看看我们的劳动大众!”冯玉祥停了停又说:“儿啊,你要脱下西装、皮鞋,到牛棚里去熏一下,闻闻牛屎儿味,才会知道五谷香。古人说,奢能灭志,俭以养德。你虽然还不曾掌管事业,谈不上奢化,但从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险的!”

  “是,爸爸。你放心,回到国内,就按您的意思处事,决不给祖辈丢脸!”

  冯洪国被冯玉祥“一板子”打清醒了!他真的脱下了西装。皮鞋,换上了大青年便衣,穿上了粗布鞋。

  后来,冯洪国在宋哲元军学生团当大队长。日军进攻北平时,冯洪国率部抗敌,英勇献身,没有辜负爸爸的教诲。

  真正的美和真正的智慧一样,是非常朴素的。

  ——高尔基

  心有天下人,胸怀天下事。

  ——许德珩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

  衣服务求朴素,不可标新立异。

  ——华盛顿

  千万不要华丽而低俗,因为从衣服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

  ——莎士比亚

  时髦往往同无知结伴,而无知的时髦则倍加卑俗。

  ——尼比留柯夫

  含辛茹苦抚双雏

  ——茅盾的母亲教子成才

  茅盾是现代文学大师,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文化部长。其弟沈泽民,曾留学苏联,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茅盾兄弟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他们的父母,特别是母亲陈爱珠的哺育和教诲是分不开的。

  陈爱珠是浙江桐乡乌镇上一位名医的独生女,19岁时嫁与同镇茅盾的父亲沈永锡。

  沈永锡16岁便中秀才,为人正直,具有进步思想。平时又喜欢新的科学技术,对子女也十分注意用新学来教育。茅盾小时候就读了一些当时人称为“洋书”的新书籍。茅盾8岁时,父亲把他送进新式小学读书。在学校里,他很喜欢看小说,父亲不但不责备他,而且还鼓励他看。后来,父亲病重时,又将其所藏书刊全部交给茅盾,叫他好好收藏,将来不可不看。

  茅盾10岁时,父亲去世,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落在母亲陈爱珠一个人的身上。母亲是一位性格坚强而有远见、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毅然决然地独自一人担起了养家教子的重担。她在丈夫灵前用楷书工整地写下了一副挽联:

  的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良莫赎,从今誓宁遗言,管教双雏!

  这副挽联表达了陈爱珠立志将“双雏”哺育成才的决心。

  父亲去世时,茅盾只有10岁,泽民年仅6岁。陈爱珠勤俭持家,含辛茹苦,把父亲遗留下的微薄积蓄全部用来供茅盾兄弟俩求学受教育上,使茅盾兄弟后来都进入了浙江省立三中读书。在校时,茅盾的国文成绩出类拔萃,泽民的数理化名列前茅。兄弟俩喜欢看书,寒暑假中,他俩爱看《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有些爱管事的长辈对陈爱珠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这些图书少看为妙。”陈爱珠却说:“看这些书没坏处,至少可长进国文知识,还可以晓得社会上的事。”

  茅盾中学毕业后,报考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就是文法高三科,这是茅盾向往的志愿,可是这个志愿与父亲的遗嘱有悖。原来沈永锡逝世前,立下遗嘱,要两个儿子将来学理工科,理由是:第一,国家要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第二,万一亡国,有了理工这个本领,到国外也能谋生。而如今,茅盾违背了父亲的遗愿,怎么办呢?他思前想后心里十分矛盾。最后鼓足勇气,把报考文科的想法如实地告诉了母亲。

  陈爱珠听后,缓缓地说:“你父亲要你学理工,是为了振兴国家,今天你要学文,也是为了振兴国家,目的是一样的,不能重理轻文。你考文科,我支持你。”母亲的支持,终于使茅盾走上了学习“文科”的道路。

  茅盾考进北京大学文科仅几年,弟弟沈泽民就考上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陈爱珠闻讯,十分高兴。那天,她与茅盾一起,送沈泽民到南京上学,路经上海时,她特地跑到书店,给两个儿子各买一套《西史纪要》、《东洋史要》等历史书,谆谆嘱咐他们:“要干一番事业,不能不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

  1920年,沈泽民准备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辍学,同张闻天一起,东渡日本人东京帝国大学半工半读,一边学习一边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陈爱珠见小儿子中途辍学,很不高兴。茅盾兄弟俩说:父亲在遗嘱中不是说,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变法维新,否则便要被列强瓜分么?泽民中途退学正是去日本留学,探求救亡之道,以迎接“第二次变法维新”呀……母亲听后,觉得在理,便决定支持儿子的行为。

  沈泽民临出国前,母亲陈爱珠从自己的箱子里,颤巍巍地拿出一个布包,慢慢打开,原来里面是一千元大洋。她对儿子说:“这原来是我准备为你结婚用的,现在给你用作出国的学费吧。”

  1921年春天,沈泽民从日本归来,由茅盾介绍,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当时陈爱珠已从乡下搬到上海,与儿子们生活在一起。她深知儿子们在干“大事”,因此每当茅盾出去工作时,她就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口守候,不管多晚,她都守着,锅里给他们留着热饭菜。

  1938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上海,茅盾要转移到大后方去,儿子希望母亲一道走。陈爱珠却冷静地对儿子说:“我这把年纪了,你们这一去千山万水,我会拖累你们的。你们别管我,只管放心去吧!”送儿子上了轮船后不久,她自己就回到了故乡乌镇。1940年4月7日,这位慈爱而又坚强的母亲因病去世,终年66岁。

  母亲贤明可敬的品德,给茅盾兄弟俩很深的印象和有力的鼓舞。茅盾常说:“我的母亲还是我的老师”,并经常写诗赞扬母亲。

  勤俭持家为上策,教子千方莫若勤。

  ——谚语

  使儿女养成勤勉的习惯,胜过送给他们一笔财产。

  ——谚语

  粒粒皆辛苦——董必武教育子女艰苦奋斗

  董必武(1885-1975)这位饱经风霜的革命老人,当过上了和平日子之后,仍不忘那食不饱腹的艰苦日子,经常教育子女:生活好了,不能忘记过去。

  一次,董必武大病初愈,家里人为他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全家人团团围着桌子,正要举筷时,却见董老神态严肃地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儿女们。然后,他拿起筷子缓缓地拨动碗中的米饭,口中吟诵起唐代诗人李绅那首著名的《们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尤其吟到“粒粒皆辛苦”一句时,那浓重的湖北口音抑扬顿挫,更是感人肺腑。

  董老吟完全诗,冲着孩子们说:“'粒粒皆辛苦',你们懂不懂?从耕到种,除草、施肥、灌溉,如果风调雨顺,没有虫害,春种才能秋收!”董老看见孩子们会意地点着头,又以平和的口气对小女儿楚清说:“这首诗只有四句,很好背,我教你好不好?”他生怕女儿没有引起重视,又加重语气说:“吃了饭就到办公室来,我教你!”

  从这以后,董老在饭桌上当着孩子们的面,多次提起这首诗,几乎成了他的“传统节目”。

  有一天,董老的孩子吃完最后一口饭,丢下饭碗刚要离开饭桌时,突然被董老叫住了:“你看,你看。”等孩子回过头来,董老面带笑容,语调不无严肃地说:“碗里、桌子上有多少饭粒?粒粒皆辛苦,粒粒不能丢啊!”直到孩子把剩下来的饭粒都一粒粒地抬起来吃了,董老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粗服淡饭足矣——江姐教子的故事

  江竹筠(即江姐)和爱人彭咏梧是一对英雄夫妻,在革命斗争异常复杂、生活异常艰苦的境况下,他们并没有忘记教育自己的孩子。

  1947年的重庆,特务遍地。他们拦截行人,跟踪盯梢,到处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一批批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迫于形势,都转移到华蓥山一带去搞武装斗争。

  根据斗争的需要,江竹筠和彭咏梧也准备上华蓥山。可是,他们身边有个刚满两岁的孩子云儿,怎么办?

  “我们上华蓥山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不只是为了一个云儿。”江姐对老彭说。

  “如果交给这儿的党组织,你能放心吗?”老彭问江姐。

  “把孩子交给党,放心是放心,只是孩子是娘身上的心头肉,一时又有些舍不得。”

  “带走!”

  “不行。革命不能受儿女情的连累,吃些苦倒没什么,只要孩子能活下来,他一定能看到革命的胜利。到那时,他对爸爸妈妈是不会责怪的。”

  形势不允许江姐和老彭再考虑别的什么,他们把云儿留下,一齐上了华蓥山。

  一天夜里,云儿已经熟睡了,一个“少奶奶”打扮的人来到云儿身边。她看到孩子甜甜地睡了,生怕把他惊醒,只是轻轻地吻了吻他那红彤彤的小脸蛋。临走时,她亲切地嘱咐带着云儿的吴维元说:“对云儿不要娇惯溺爱,只要粗服淡饭就行。”她是江姐,是顺便路过这儿的。

  第二年春天,江姐进城汇报工作又顺路来看望云儿。这次,她忍不住抱住云儿痛哭起来。原来,她的丈夫、云儿的父亲老彭牺牲了。

  之后,江姐又坚强地返回了华蓥山。

  1949年底,江姐牺牲了,她再也看不到她心爱的云儿了。牺牲前,她特地给云儿的舅舅谭竹安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云儿踏着父母的足迹以建立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信中又说,“对孩子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云儿没有忘记母亲的遗训,他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一直战斗在科技战线上。1978年,他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为伟大事业献身的人,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

  ——谚语

  名标青吏,万古流芳。

  ——纪君祥

  浩气长存宇宙间,耿耿丹心照日月。

  ——朱也赤

  他是一位科长的儿子

  ——老将军罗舜初从严教子的故事

  罗舜初是沈阳部队顾问组组长。

  这位在战场上杀出来的老红军、老将军,在长期的和平生活环境中观察到:逢到看戏或看电影时,总有些地位较高的干部,带着妻子儿女进进出出,十分引人注目。特别是有的高级干部,对孩子百依百顺,娇惯得不像样子,在群众中影响很不好。他想,干部子女如果不严格教育,会成为纨绔子弟,对革命事业不利。他除了利用一定场合提醒干部家属注意教育自己的孩子外,他和妻子对自己的孩子们作了一条特殊的规定:在外边不准瞎吹,不要讲父母的职务,吃穿也不准比群众特殊。他说:“老子是老子,儿子是儿子。老子不能吃老本,儿子更不能躺在老子的功劳簿上享清福。”孩子们严格执行父母的这条特殊规定,在外边从来不炫耀自己的父母是高级干部。

  一年冬天,罗舜初上五年级的儿子忽然发烧。起初,他不肯讲,坚持上课,老师发现他精神萎靡不振,一摸他的头有些发烫,就叫他到学校门诊室检查一下。医生怕他害的是传染病,叫他住进学校的隔离室。

  半个月过去了,护理他的一位护士既看不到他的父母来陪住,孩子又不说自己是谁家的子女,觉得有些奇怪。

  一天,有个战士拿着换洗的衣服和课外读物到学校找到值班护士说:“这衣服和书是小罗的,请你交给他。”战士是罗舜初将军的警卫员,出差路过这里。

  护士问他:“小罗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不见他父母来?”

  警卫员说:“他是我们一位科长的儿子。”

  护士有点惊讶,因为这孩子穿得很朴素,一件灰色棉袄,袖子和四周都接出来一大截,罩衣和罩裤也都是旧军装改做的。别的干部的孩子,穿着比他好多了。

  不久,小罗的病好了。护士一打听,才知道小罗是老将军罗舜初的儿子。这使她更感到惊讶!

  我们为子孙打算的时候,必须记住美德是不遗传的。

  ——潘思

  父母不要轻视这些生活琐事,人的变化往往从这些小事开始,注意这些小事,是可以使相当多的孩子不在青春期误入歧途的。

  ——穆尼尔·纳素夫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俭朴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徐特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原国家财政部长王炳乾从严教子的故事

  财政部长王炳乾不愧是当家理财的行家。为国家,他量人为出,偌大的国家的财政管理得有条不紊;在家里,他克勤克俭,教育孩子艰苦创业,带出了一个好的家风。

  王炳乾有四个子女,衣、食、住、行他都过问。

  大儿子结婚时,准备买缎子被面和新式家具,王炳乾和妻子教育他:“处事不可讲阔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干部家更要带头。”

  儿子听了父母的话,只买了两床线绣被面。家具除一对沙发是买的外,其余都是儿子用搭防震棚时的木材自己动手做的。

  王炳乾工作很忙,但他一回到家里,就主动做些家务活,打扫卫生,洗洗衣服,自己能做的,尽量去做。他说:“家长以身作则,孩子们就会逐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王炳乾家是个大家庭,岳母、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女、外孙都和他夫妇住在一起,可谓四世同堂。这么多人在一起,难免有些小矛盾。一天,儿子和媳妇吵嘴了,媳妇向公公“告状”。王炳乾把儿子叫来,问明情况,然后严肃地把儿子批评一番。事后,王炳乾风趣地对别人说:“家务事清官都断不了,我这个做了公公的就更难断了。但是我有原则,注意多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护短。”

  王炳乾家被评为五好家庭,上了光荣榜。有位记者采访他的治家之道,他说:“中国家庭有自己的特点,治家的办法与西方世界截然不同。尊长爱幼、勤俭持家,这些好的传统要发扬。但封建的家长制不好,要去掉,有了它,孩子不仅难教育,家里的欢乐气氛也会减少。”

  以为节俭是一种不漂亮的行为的人,是最荒唐无稽的。

  ——萧伯纳

  在充满着体贴和关心的家庭中,永远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苏士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