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母爱影响孩子的命运



  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

  一分钟微笑,

  一分钟叹息,

  半分钟恋爱,

  因为在爱的这分钟中间他死去了。

  歌德看完后,眉头不觉一紧。年轻人啊,为什么会这样玩世不恭地对待人生呢?整首诗弥漫的是一种颓唐、迷惘的情绪。正想着,儿子得意地问到:“爸爸,怎么样?说得很有道理吧?而且,您看这用词,多简练,多精确啊!好诗!好诗!”歌德听罢,说道:“给我拿回房间好好琢磨琢磨好吗?”儿子以为父亲深深喜欢上这首诗了呢,大手一挥,爽快地说:“没问题!”

  回到房间后,歌德不禁忧心忡忡,儿子受这种人生观的影响,长久下去,岂不是要堕落?不行!我也来写一首诗奉劝儿子!他思索了一会,摊开儿子的纪念册,提笔写道:

  一分钟有六十秒钟,

  一天就超过了一千。

  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

  人生够有多少贡献。

  他又来到客厅,把自己的诗拿给儿子看,他跟儿子低声讲解:这两首诗,是两种计算时间的标准,反映了两个人对时间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把一生只当作两分半钟的人,实际上是游戏人生,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浪费宝贵的时光,等到老去的时候,除了徒然后悔,还能拥有什么呢?而用每一分钟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工作,将会拥有丰富的时间,比那些用年月日来计算时间的人,能做出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事,更何况那些把长长的一生看作只有两分半钟的人呢?

  歌德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儿子积极向上的人生的期望。他这样教育儿子,而且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珍惜时间、勤奋上进的人。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

  我的产业是多么美,

  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

  我的田地是时间!

  他直到将近84岁那年,在临死前,还伏在桌子上写作。这位伟大的诗人用自己的诗歌教导儿子,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对儿子的教导。

  像歌德这样的大诗人,用诗歌教育孩子,真是恰如其分。珍惜时间,这是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古人为我们准备了很多诗句和谚语,孩子们可能早就听得厌倦了。当你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老话时,他(她)可能马上就会皱起眉头捂耳朵。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可以换一种贴切又有趣的方式呢?或许你觉得写首诗太为难了,那么,和孩子玩一种游戏,搜集一些歌曲,画一幅画……通过这些新鲜的方式,把珍惜时间的道理寄寓其中,他们应该会更乐意接受。时间之宝贵在于它易于流逝,往往年幼的孩子体会不到这种流逝,因为他们经历的时间不多,也无法深刻认识时间之宝贵。所以我们要开动脑筋,找些巧妙的方法去告诉他们--珍惜时间。

  母爱影响孩子的命运

  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法国大作家雨果从小就非常喜爱写作,母亲对他的这一爱好非常支持。在母亲的鼓励下,小雨果的写作从小就显露出锋芒。

  有一年,著名的美文研究院组织征诗大赛。小雨果和母亲既盼望又激动,正当他全力为参赛创作新诗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病倒了,而且几天都处于昏迷状态。小雨果着急得干什么都没有心思,于是,只好把一首从前写的、自认为不是写得最好的《凡尔登贞女》送去参赛。在小雨果焦急的等待中,几天后,母亲从昏迷中醒来,一看见小雨果,就立即询问他参加征诗大赛的情况,小雨果吞吞吐吐告诉了她实情。在病榻前,母亲用无力的手拉住儿子的手,轻声地说:“维克多,你不该在难处面前退却。记住,永远不该。我要你得到那'金百合花'特别奖,你要把你创作中最好的诗送去。”母亲说话的声音很小,但小雨果听得出来,那话语中却包含着她的深切期望。但雨果还是感到有些为难,低着头,担心地对母亲说:“但是,恐怕来不及了,明天就到期了。”没想到母亲的眼睛里散发着光彩,她的声音大了起来:“不,好孩子,来得及。今晚就写,明天一早就念给妈妈听,妈妈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妈妈最不喜欢碰到难事就畏缩的人。”小雨果抬头看着母亲,她的眼睛里满是鼓励和信任,还有期待。他不再犹豫,坐在病重的母亲身旁,在母亲压抑着的咳嗽声中不停地写着、改着。一夜之间写了120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