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顾海兵
熊丙奇2004年11月,有一条消息引起媒体的关注,是关于奥运冠军刘翔免试直升研究生,并且硕博连读的,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学校是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名人,而给予其特殊待遇?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很多,比如有些官员、有些企业的老总,本身并没有多少学术成果,却被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顾海兵在国内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名人、官员,甚至有特殊背景的人,通过一定的渠道到大学来念书。具体而言,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来念本科学位,一种是念研究生学位,对这两种情况分开来谈比较合适一些。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是有区别的,研究生教育是非常专业化、趋向于学术性的教育,而本科教育基本上属于普及性教育。对于明星念研究生学位,我觉得不应该网开一面,应该有严格的学术标准,只有达到这一标准才能被允许。对于名人念本科学位,我倒觉得应该网开一面。
熊丙奇这是不是因为研究生学位更具学术色彩,而本科学位学术色彩不浓?
顾海兵本科学士学位的学术要求并不高,对奥运会冠军念本科,在标准上可以有适当的差别,而对于照顾他们念研究生,我并不赞成。我们还看到一些局长、市长,甚至省长,往往在名片上印一个博士学位,这种情况,我觉得不是很正常。一方面,目前国内有很多官员博士学位来源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他不是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博士学位的;另一方面,假如说他是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博士学位的,我也认为拥有了博士学位去做官员,并不符合中国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作者补记200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解读文本中的一些条款,很有意思。
通知明确要求“适当提高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成绩”。具体文字如下:招生学校对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可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决定是否录取。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0%的,由招生学校决定是否录取;该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录取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15%。在这一条款中,其实有两个标准、两种待遇,而且第二种待遇将分数要求打了6折,也不知是怎样定出来的。但是,大家知道,这两种待遇差别甚远,以北京地区为例,2004年北京地区理科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线为433分,如果打6折,就是260分,这一分数距离专科第三批录取控制线300分还少40分。可以想像,会有多少勇者想办法成为“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者。通知为此反复要求,严格专项测试要求和程序,实行信息公开制度,集中公示考生。对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要严厉查处;凡通过弄虚作假等欺骗手段报考或录取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其当年报考或录取资格。
在实施办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条规定:“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证书及武术武英级以上称号并且招生学校对其进行文化考核后认为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经本人申请、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后可免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由招生学校对其全面考核后决定是否录取,同时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备案。”其中,“招生学校对其进行文化考核”、“免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等字眼,基本上确保了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等进入大学之门。提高文化成绩的要求,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熊丙奇前不久在一家报纸的醒目位置,看到某省招聘高级官员的广告,点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
顾海兵这种做法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违法的,这是公然的学历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尤其是政府机关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他必须面向所有人,不能以文化、民族、身体的高低美丑等来作为衡量标准,不管学历如何,都应该有资格报考。现在这种现象见怪不怪,大行其道,其实是违法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据我观察,现在在很多地方,学位已经纳入官本位体系,如果你是大学生,你最多做一个办事员;你要是硕士生,可做一个副科长;如果你是博士,则可以做副处长。甚至有的省形成了博士兵团,这是非常荒谬的。博士决不等同于公务能力。
熊丙奇这种用人观念,直接导致很多人一心追求研究生学位、博士生学位,因为从办事员升为副科长,从副科长升为科长,从科长升为副处长,从副处长升为处长等等,学位是一个重要砝码,甚至是基本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