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人格教育



  回首自己的经历,我们都会有一个共识,你与谁的感情深厚,谁就可能对你的影响巨大。平时,一个你敬重的人表扬或批评你,你会非常在意,而一个你不敬重的人说的话,在你心中的分量也比较轻。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

  在学生时代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将这位老师的课学得特别出色;也可能因为讨厌某个老师,也讨厌那位老师教的课。显然,这都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

  家庭区别于学校和社会之处,在于血缘情和生活情,因此,情感质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亲子关系的好坏可能直接关系家庭教育的成败。穷苦的农民夫妇将五个儿女培养成大学生,而城里的教授夫妇却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死,这同样是情感危机导致的悲剧。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女儿的成绩,而是我们与女儿有着良好的关系--亲切的、诚挚的、轻松的、民主的。

  2001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她的研究报告,我们全家出动,一起去采访北京日本人学校的教师。日本教师惊讶地说:“上高三的孩子,还能与你们亲密合作行动,这在日本很少见到!”

  其实,平时在家里我们更亲切。女儿学习累了,会躺在我们身边聊天,甚至会坐在我的怀里,与我讨论问题。有时,女儿还会大声地自言自语:“老爸老妈,我爱你们!”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情感的发展规律是互动的。我们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无条件地爱着孩子,她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况且,世上哪有铁石心肠的孩子?

  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会顽强地表现叛逆性,我们的女儿自然不会例外。碰到那种时候,我会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譬如,某一天,上高一的女儿穿校服去上学,放学却穿着肥肥大大的背带裤回来。妻一见,皱起眉头,叫道:

  “啊呀,真难看!从哪弄来的?”

  女儿倚在门口,挑衅地看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一场争论即将爆发。

  我笑了笑,说:

  “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只是肥了一点,改改就行了。”

  女儿的火气消了一些,过来与我们吃晚饭了,而且又说又笑。

  饭后,我与妻散步时,她生气地质问我为何不坚持原则?我说:

  “一个16岁的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件衣服,难道不比缠着父母给她买好吗?两代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你怎么证明你对她不对?谁都有个提高的过程嘛,何必互相苛求和指责呢?”

  妻想想我的话有些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渐渐的,我们家中养成了平等协商或叫谈判的风气,凡事坐下来平心静气沟通一下,一般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训也是有的。虽说爱子心切,可女儿也有钻牛角尖的时候,双方难免声高,冲突升级。但是,事过之后彼此都后悔,慢慢也就吸取教训,各自学会了克制,都珍惜家庭中的和睦气氛。

  应当说,代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长辈,而长辈的秘诀在于发现孩子、尊重孩子甚至向孩子学习,因为这是促使矛盾转化的有效方法。这是我很深的体会。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亲子关系,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亲子关系的好坏和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功和失败。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凡是亲子关系不好的,其教育是难以成功的;亲子关系好的,其教育成功率也很高。

  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潜移默化看后劲儿,而不能急功近利图眼前。所以,只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使其拥有健康的人格,孩子必定会有希望。

  关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很有感触:

  (1)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格教育。培养人格则要从培养亲子间的情感入手,有了良好的亲子感情,一切才有可能。

  (2)代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长辈。每一位长辈都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到解决代际矛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尊重孩子的权利

  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权利,并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权利时,真正有益的家庭教育才能开始。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由于孩子还不成熟,自尊意识往往处于嫩芽状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成年人们更应当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可以说,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值得父母们给予特别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