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喜欢你的兴趣爱好



  大一的时候,课程不紧,时间充裕,然而我却也见到不少大一的新生,看上去忙忙碌碌,可一年下来回头再想,却感觉不到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对于大一新生的这种感觉,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高中三年,就好像是在黑夜中走路,只能看到远方一点灯火(高考),就向着那个方向走去,心无旁骛。然而等到终于走到灯火辉煌的地方(通过了高考),却突然发现这个时候天亮了,于是周围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远处也没有灯火了,这个时候反而不知道往哪里走了。

  于是我觉得大一是寻找你的“终身伴侣”的最好的时间——呵呵,请不要紧张,我说的不是找女朋友,而是说要寻找到你的终身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人的心灵是否丰富、孤独是否必然寂寞、劳累了一天学习或工作后是否必然陷入无聊与疲倦,其实都和这个人是否有兴趣爱好息息相关。兴趣爱好无需特别、无需神秘、无需高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能够通过享受你的兴趣爱好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灵魂的宁静,那么你就去喜欢吧。

  在昌平园里被我苦苦寻觅最终如胶似漆的两位终身伴侣,一是读书,二是摄影。

  昌平园里好读书。回想起来也许是她的地理位置所致,长城的凝重,皇陵的肃穆,还有昌平园一楼图书馆里岁月陈旧吱吱呀呀的木地板,让我拿起一本书可以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而不停歇。其实大一的心态也最适合读书,高中三年看到无数想读的书却因为高考所迫而不能畅快的读,进入大学以后看着教授在黑板上列出的长长的书单上陌生的名字而产生出对知识的敬仰,都促使着我不断的读书、思考、写作、再读书。记得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时,列出了半年来认真“读完”的书,薄薄厚厚共有20本,平均一周一本。

  大一新生读书,有可能会走入两个误区:一是拼命地捧着经典,囫囵吞枣,想把经典尽快读完;一是只看专业书籍,想迅速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

  经典当然不可不读,但不一定要早读、快读。经典因其深邃、隽永而成为经典,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往往也很简练、抽象、晦涩。对于专业根底浅薄的大一学生而言,读书应该循序渐进,不应求快求多,对经典的阅读要目标明确,知道要看什么、想看什么的情况下再投入时间与精力。而只专注于专业书籍的坏处则在于,大一读书的视野仍然应该放宽,目光太窄其实不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保持对无关专业的书籍的好奇心和“翻翻看”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假如说读书是我理性的选择,那么摄影则能满足我感性的需求。最早继承了老爸的一个70年代末购买的与我同龄的海鸥相机,我便开始通过镜头在荒凉之中寻找美丽,最终还以一组十三陵的图片获得了昌平园摄影比赛的一等奖。

  摄影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直接激发了我对于绘画、电影、广告、雕塑等其他视觉艺术的兴趣,同时也促使了我日后对于旅游、摄影的狂热。说实话,在来到北大之前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当摄影慢慢地把我带进艺术的殿堂后,我就发现艺术对于一个人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艺术能够让人对美更加敏锐,而美总是与创造性的表达联系在一起,因此你会发现艺术才是人类创造性最集中表现的途径。因此一个人培养起对艺术的敏感和热爱,不知不觉地也会培养起对创造和美的感觉。当人们总是用“艺术”来形容一些人把一些事情创造性地做到了最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对于那些能够把自己专长的事情做到“艺术”层次的人,其实他们都很有艺术的感觉和创造的才华。甚至现在美国出现了一种专门为高级金融和管理人员设计的通过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培训来开发右脑,提高创意水平的高级培训课程。

  了解艺术必须要了解艺术的历史,否则你很难深入地去评价那些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美的表达,而了解艺术的历史,你会对整个人类的历史、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演变有一个特别维度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社会的角度,也会使一个人在看问题时有更广阔的视角。总之,加强艺术的素养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任羽中:

  下了飞机就被送到离昌平县城还有十公里的“北京大学200号”,校区周围全是玉米地;开完见面会后,北京的同学就叹道,咱们全班都是“牛人”;听人家嘴里蹦出来的一串一串的英文,我知道自己再不能睡懒觉了;大学第一节课无聊得惊人,但是舅舅写信说,你必须适应老师的风格;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到期末的时候,《世纪风》选我做“十佳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