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本书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萨姆·比弗(Sam Beaver)
  路易斯(Louis)
  哈默博瑟姆(Ammerbotham)
  查利·纳尔逊(Charlie Nelson)
  珍妮(Jennie)
  安妮·斯格纳(Annie Sung)
  艾伯特·比奇洛(Albert Bigelow)
  琳达·斯特普尔斯(Linda Staples)
  塞蕾娜(Serena)
  布里克(Brickle)
  阿普尔盖特·斯金纳(Applegate Skinner)
  阿贝·‘幸运’·卢卡斯(Abe ‘Lucky’ Lucas)
  里基特(Ricketts)
  艾尔弗雷德·戈尔(Alfred Gore)
  说明:人名的译法基本采用《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修订版)里的译法,以示规范,只有“Serena”的译名被我稍微改动了一下,使其更像女士的名字。至于那里没有收录的人名,都是我自拟的。
 

  大胡子的跋
 

  一个月前,我立了一个誓言:在译完《天鹅的喇叭》之前,绝不刮胡子,也不理发。所以,这些天来,周围的人对我越来越感到惧怕。原来誓言也可以让人感到恐怖呀。
 

  今晚,这个誓言该解除了。
 

  从2000年12月6日到今天,两个多月过去了,一个世纪也过去了。这中间,有人忙着赚钱,有人忙着离婚,有人忙着害人,我则在忙着译《天鹅的喇叭》。
 

  开始的半个月,我译得很慢。虽然手头有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5月版的《吹小号的天鹅》(任溶溶译),译时可以对照着参考,但速度也还是很慢。
 

  这只能说明:第一,我的英文理解能力实在低级;第二,我的时间不够多,抓得也不够紧;第三,任溶溶的译文只是聊胜于无。
 

  对第一、第三点我就没有办法了,对第二点我还可以采取些措施。于是,我减少了我的睡眠时间,加大了我的旷工力度。可是翻译的速度还是没有快多少。等二十世纪的丧钟被敲响时,我终于下了决心:《天鹅的喇叭》若不译完,我就不再刮胡子,也不再理发,休息日也不离开书桌一步。
 

  那以后,翻译的速度果然奇快,到春节前就译完了100多页。(原版书共210页)春节休假,我几乎一天都没有外出,自然译得更多。可是,译到第十七章时,发生了一件叫我不能在短期忘怀的事情,使我不能再飞速的译下去了。
 

  对着全书文字最美的第十七章,我常常走神,想着人性为什么会这么丑恶,因而迟迟不能动笔。
 

  幸好,这一段痛苦最后终于沉淀下来,变成了我把全书译完的一种奇怪的动力。路易斯取得了他的胜利,我也有了我的胜利:我终于又可以面对这个世界里的黑暗了。
 

  如果不是在译这本童话,当时的我真不知道如何才可以解脱。
 

  由于我英文不好,因此译文里的错误一定很多,希望有热心的朋友为我指出来。我先在这里道谢一声。
 

  以后,我不会再译童话了,因为一来我的英文水平不够,二来再也没有值得我去拼命翻译的童话了──像什么哈利波特之类的童话,就是白给我一万块,我也不会去译的,虽然对这些译文我很可能从头看到尾。
 

  也许,以后我可以试着译一篇怀特的散文,如果我的胆子再大几倍的话。
 

  关于译文,还有几句要说。一是关于书名。这本书名的原文是《The trumpet of the swan》,直接的译法就该叫《天鹅的小号》。可是,我总觉得译成现在的译名要更有趣些,所以就擅自做主了。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译名,完全可以自己改回来。
 

  二是关于注释。我加入的注释很多,除了朋友提供的以外,都是我查找出来的。这些注释里,有些似乎显得多余,有些似乎又像随手记下的有关札记,都没存在的必要。但我却想要留着它们,因为我喜欢这么做。
 

  后天,我要到街上走走了。因为好久都没有在街上漫步了。
 

  也该呼吸点新鲜空气了。街上有这样的空气吗?
 

  我对此表示怀疑。
 

  今夜很冷。
 

  这个冬天一直都很冷。但《天鹅的喇叭》却给了我很多热量。在这跨世纪的翻译结束后,虽然心中的热度未减,但却添了一种失落感。告别了怀特童话后,我还剩下什么呢?
 

  可能是更深的沉默吧。
 

  此刻,耳边似乎响起了路易斯的歌:“哦,又到了绿色的春天……”
 

  明天我要刮胡子了。
 

2001年1月15日夜11:15写;2001年2月16日上午10:59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