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何申 > 多彩的乡村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三二


  赵国强心里犯疑惑,忙问:“啥事呀?这么急。”

  孙家权说:“好事,你就等着吧。”

  从大块地回来,赵德顺的心情非常痛快。过年时跟大家伙提盖楼的事,一个个都不吭声,稀里糊涂就给抹糊过去了。赵德顺当时也没说啥,乐呵呵跟儿女们一起把年过了,但他心里说,别以为我老啦糊涂啦;我明白,不就是谁也不愿意出钱吗。这可真是到了搞商品市场的年代了,一个个都变成商人了,对自己没利的事都不出手,跟他爹都动心眼子。哼,老子我不求你,老子我自己干!

  他要在大块地建大棚。他又犯了倔劲,他觉得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没有大块地,而来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若是你的承包地里光溜溜啥都没有,不正好让人家重新调整吗。我在地里戳起东西,到时候也是个把柄,看你们哪个敢动。他把这想法儿跟几个老头子合计,万成、万友几个特别赞成,万友说你儿子当县太爷,姑爷是镇里的头,儿子是支书,简直就是铁打的江山,咱们合伙干,谁也不敢动咱半根毫毛。

  建一个大棚少说也得一万多块,还不是用最高级的建筑材料,内中设备也落后,要是用好材料,内部浇灌都自动化,就得两三万块。可那么贵也合算,收入高呀,几茬鲜菜拉走,钱就回来了。赵德顺种了一辈子大棒子了,七十多岁了,又搞起新玩艺了,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们老哥几个还研究了投资入股的方法,尽量地跟现在时髦的管理方法靠紧,还自己设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副总经理,几个人都是官。又从县里找了个技术员帮助设计,图纸都有了,眼下已经到了筹资入股阶段。赵德顺老汉憋着这口气,这回谁也不求,要自己干出名堂,黄忠七十还上阵杀敌,我们不过鼓捣点菜啥的,还在棚子里干,吹不着晒不着的,那不是享着福就把钱挣了嘛。至于说搬搬扛扛的力气活,更不用发愁,花钱雇小工就是啦,公路边每天都有骑车子等着干零活的小工,跟大棚的投资和收益相比,雇小工的钱算不了啥。

  赵德顺进院后,发现院里挺热闹的,玉秀玉玲都在堂屋烧火做饭,东屋好像还有人说话。玉玲抬头喊了声爹,又问咋才回来。赵德顺看看玉秀,想想说:“前几天你不是才回来吗,咋又回来?下岗啦?”

  玉秀格格笑:“瞧咱爹还真关心国家大事,一张嘴就问下岗了没有?对,快下岗啦,乡镇信用社都存不上钱来,要关门呢,我多余调那去。”玉秀这几年走背字,从供销社调镇木材厂,从木材厂调镇办公室,又从办公室调信用社,调来调去也没赶上个好地方,都赶上人家不行的时候。

  赵德顺说:“你这回还要往哪调呀?得沉得住气,说不定啥时候就能缓回来,别总这山望着那山高的。”

  玉秀说:“这回行啦,这回跟您老一起干啦,咱可抓住金蛤模啦。”

  赵德顺一愣:“跟我种大棚?”

  这时从东屋出来孙家权和金聚海,一个叫爹一个叫大叔,把老爷子请进屋,国强在屋里,低个头坐在炕沿边抽烟。

  “啥时来的?”赵德顺问。

  “才到一小会儿。”孙家权说。

  “有事啦?要是公家的事,你们商量吧,我不听。”赵德顺说。

  金聚海忙说:“这里面,又有公,又有私,多元化。”

  赵德顺不解:“啥圆的方的?做木匠活?”

  “爹,您坐下慢慢听,这事挺复杂呢。”赵国强说。

  “要不,咱边吃边说,我早上没吃饭,昨晚上光喝酒,也没吃饭,好像昨天中午也没吃。”孙家权想想说。

  “没错,咱们好几天没吃饭啦。捞点小米饭,咱好好吃一顿。”金聚海说。

  赵德顺拽下绳上的毛巾,擦了擦眼说:“光喝酒吃肉也中啊,旁人想这么个吃法还没有那个条件呢。”

  孙家权说:“有有,绝对有。这回把这个项目搞成,您就是天天喝酒,顿顿吃肉,也不成问题。”

  金聚海说:“只怕到时候您老吃不动,嫌太油腻,想吃清淡的了。”

  赵德顺说:“瞧你俩说的,还一下子当了皇上了呢,啥好事,快说给我听听,别跟我斗门子啦。”

  玉秀把炕桌搬上来,又端上几个热菜,有烧鸡香肠,还有煮花生米和拌豆腐。赵德顺一看便认出豆腐是自家的,旁的都是新买的,就说:“到家来还买这些菜干啥。”

  孙家权说:“从县里捎来的,味道好,您老尝尝。”

  赵德顺看国强这半天没吭声,就问:“咋着,又遇到啥难事,这么发愁。还是先吃饭吧,吃了饭再想。”

  赵国强说:“就怕您听了也吃不下饭去。”

  孙家权笑道:“爹才不像你那么保守,爹思想解放。喝酒,喝酒。”他先端起酒盅。大家便喝起来。作为一个镇的书记,孙家权此刻的心又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谋划了许多日子的事终于有了成果,县制革厂同意把新厂址建到三将来,投资高达上千万,不光盖厂房,还要盖家属楼,换句话说,就是把这个厂整个搬这来。三将镇由此就增添了一个财税大户,实力肯定会大大向前迈一步。再有呢,镇里将从两个方面再受益,一是镇里将以土地入股,享受制革厂的红利;二是征地与卖地之间有差价,再卖给其他个体户一部分地可以挣一大笔钱,把镇的家属楼盖上,把办公楼的三层接上。还有一个不可跟外人讲的效益,就是已经有包工头找来,希望承包所有的基建,包工头递过一个信封,里面就装了一万元。孙家权犹豫了一阵收下了,但他跟包工头讲,我会尽力的,如果不成,你这钱原数奉还。当然,如果成了,你无论如何得给我作脸,把工程质量呀时间呀都确保了。包工头说您就放心吧,我一贯是凭实力闯建筑市场的,从来不靠送礼呀请客呀那些手段。这信封跟工程一点关系没有,听说你孩子上大学,学习成绩好,我愿意赞助他,希望他成为栋梁材,你就是不当书记,我也要给。好家伙,这小嘴叭叭说得这叫一个溜,说得孙家权心里跟三伏天喝凉啤酒似的,这叫痛快。他想这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包工头的钱哪儿来的,还不是挣旁人的,他们太肥啦,该让他们减减肥啦。公家的钱,咱坚决一分不动。工程只要保证质量,让谁干也是干,我不收他的钱,也白让他拿走,我是又完成了公家的工作,个人又得好处,何乐而不为呢……但令他着急的紧张的,是三将村这头,这头关键是两个人,一个赵国强,一个赵德顺,先前提过占地,一提他们都不赞成,这回要是过不了他们这两个人的关,前面一切努力就全泡汤了。来之前孙家权和金聚海核计了好一阵子,认定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必须得给人家比较多的好处才行,不能光靠行政命令会压。所以,他答应赵国强把镇里在制革厂的股份一半给村里,这样,确保三将村每年起码净收入几十万元。对承包大块地的老丈人呢,他也想好了一套说词。

  酒过三巡,金聚海瞅瞅孙家权,孙家权点点头,金聚海对赵德顺说:“大叔呀,听说您老想盖楼,是不是啊……”

  “好事,谁不想呀。”

  “盖楼嘛,在咱们这儿,起码也得二十万吧,这是个大数呀!大叔,为这数也发愁吧?”

  “不发愁。发愁也愁不出钱来,我自己想法挣,哼,我谁都不求。”

  “二十万,要想一下子挣来,也真不容易。挣个七八年,钱够了,您也老了。您还得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去努力呀,争取来年就住上新楼。”

  “你以为那是气吹的!我没钱,拿啥盖。你给钱?”

  孙家权把酒盅往桌上一撂说:“爹,让您说着啦,我们这次就是给您送钱来啦。这钱要是搁到明年,就说不定送谁头上,今年土地承包还没到期,就是您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