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职业规划

05、大学毕业生就业必读手册

 

中华英才网总裁 张建国

  一、准毕业生,最后一年学习实习两手抓

  liushiyu留言说:

  我是一名大专生,学工程造价.明年将毕业.对于一个限于文凭又没有关系网的贫困家庭的我来说.感觉就业压力很大,请问靓女我应该怎样去面对?

  以下是本人的回复:

  呵呵,我应该算是一位帅哥吧。即将毕业了,应该要知道自己不知道。回顾前面两年,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安静下来,列个清单,这些知识点与自己最终想要做的哪些是溥弱点,需加强?与同专业的师兄师姐们联络沟通下,了解他们的就业动向,就业单位,听一下他们工作后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及感受。也可与辅导员聊一下,听听他对你的看法。最后一年的时间,也是全职学习的最后一年,好好利用,补足自己专业的所欠缺。可以去参加一些现场招聘会,了解就业单位对专业职位的要求,尝试性的投递些简历。贫困没错,文凭也没错,就工程造价来说,专业性要求会高,对实战也有所要求,巩固好专业,不知之前可有过实习的经历?相信自己,积极面对未来。

  二、“校漂族”,你要漂向何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早已大学毕业,却仍然留连在学校周围,没有长期职业,过着类似漂泊的生活。他们多为几个同学结伴而居,生活内容简单,出入学校食堂、图书馆、体育馆、澡堂,有如未毕业之前。这群人拥有同一个名字——“校漂”。

  “校漂族”如一股风暴席卷着全国各大高校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未来在哪里?他们何时才能停止这种“无拘无束”?在向阳生涯接触到的上万件案例中,“校漂族”群占了不小的比例。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校漂族”形成的原因做出了详细分析,并竭力帮助这些正在漂泊中的朋友寻找靠岸的方法。

  两个“校漂族”的故事:

  刘芳,宁波万里学院2002级学生,毕业后先后跳槽三次,对于最后回到学校准备考研的选择,她说:“我想在杭州找份理想的工作,实在难,待遇太低,连起码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一个人生活压力太大了。”

  沈雁从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到现在已经“失业”半年了。本来做音乐编辑的她找了份下沙电台的工作,但是因为忍受不了“三班制”加上事业单位的编制一直无法落实而放弃了,后来,在下沙租了房子,一边找工作一边和学校的几个师兄一起。“最近我在考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学校附近租个店面,学校里本来认识的人都可以拿来做资源,这里环境又都是学生,相对风险也小一点,还有时间找找工作看。”

  “校漂族”的五种类型

  刘芳和沈雁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的案例实践中,我们发现“校漂族”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根据不同的成因还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类型:

  考研型 考研族是这一族群中的主力。像刘芳。他们抱着“曲线救国”的心理,已经落榜一次或者在求职中不如意者,选择了艰难的“再考研”之路。对于前途的未知,很多“校漂”态度乐观坚定,对于学长中的成功案例不吝赞美与向往之词。

  留学型 等待签证结果或者准备签证的“校漂”相对比较轻松,但也有部分是一些求职或者考研失败的毕业生,拿到毕业证书之后,万般无奈才开始着手出国的准备。他们利用暑假上外语班,力求在明年的这个时候顺利出国,当然艰辛程度绝不亚于考研。

  保持信息型 学校是各类信息交汇的地方,很多在毕业前没有找到如意工作的同学,选择留在学校附近,通过一个暑假的准备,利用经验,抢得先机。这些同学往往感觉第一次的就业缺乏准备和经验,错失了太多机会,但是又不愿意在一个不满意的公司屈就,宁可等待观望一段时间,再打一个翻身仗。

  母校依恋型 一部分潇洒的“校漂”纯粹出于对母校的依赖,留连在校园周围,感受和回味单纯的象牙塔式的生活。BBS、球场、图书馆、实惠的食堂,这些都让很多人不愿放弃“学生”的头衔。一些同学家境富裕,不愿意面对择业压力,对职场前途悲观,通过寄居在学校的周围,延续校园式无忧的生活。

  创业型 还有一小部分特殊的“校漂族”选择了放弃所学专业,在学校周围尝试开店,小本经营,享受生活。他们看中学校周围旺盛的人气,昔日的学弟学妹们成了创业的“目标顾客”,特色餐饮业、娱乐业、电子消费品、琴行、电脑配件,往往是他们的创业首选。

  对于“校漂族”现象,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

  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讲,是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岗位需求与供应比例严重失衡,造成社会的竞争也在日趋激烈;

  从个人角度来说,“校漂族”们主要是在大学期间对自身定位不清晰,更没有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洪向阳强调,个人原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的原因。具体而言,主要有三大主因。

  一、大学期间没有好的规划

  探究“校漂族”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得追溯到整个大学的学习阶段。许多大学生将考入大学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达成心愿后,接下来要做什么竟然模糊了。于是乎,他们四年的学习生活更像一个悠长的假期,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没有考虑过。

  二、不能清楚地认识自我

  毕业后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仍然保持着美好向往,在遭遇到现实的冷酷后,他们宁愿选择在安静、温暖的校园里继续生活,似乎只要呆在学校就与外面的腥风血雨与世隔绝。这种现象说明,他们还没有清楚地认识自我,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没有明确的定位。导致在梦想与现实的差异中摇摆。

  三、心理上对社会的恐惧

  长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活,容易使大学生患上心理疾病。从“校漂族”的生活状态来分析,他们的人际关系单一,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大范围的交际活动,容易孤立,焦虑甚至抑郁。从他们“漂”的本质上讲,是逃避社会现实,逃避应承受的社会责任的表现,不但不利于年轻大学生身心健康自信地成长,还会淡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控风险的能力。

  洪向阳先生在一次对新生的公益讲座中问的两个问题:大家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现场200多位同学只有三个人举手回答,而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沉思。可见“校漂族”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对于已经形成的“校漂族”朋友,现在该如何停止漂泊的状态?如何过上稳定的生活?根据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大量的“校漂族”咨询经验,洪向阳先生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

  让“校漂族”直面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就一定要先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为自己做一个符合自身的职业定位,是他们摆脱“校漂”身份的第一步。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知道了自己的竞争力在何处,就会有面对竞争与压力的自信和勇气,去迎接快节奏、高消耗、高强度的生活。对于“校漂族”而言,如果自己无法做出准确定位,应该求助学校辅导老师或者职业规划咨询专业机构。

  其次,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无论什么原因,在大学时期没有合理地规划好未来才造成了近日“漂”的现状。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现在开始,综合各方面因素给自己制定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短期规划,每一步应该如何去走,该朝哪个方向走,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停滞不前,漂在学校里面而漂不进社会。

  再次,面对社会竞争需要勇气和自信

  在很多刚毕业大学生的案例中显示,找到工作和找到比较满意工作的同学,大多是平时活跃在学校各大学生会或社会组织中的学生。因为他们很早与社会接触,在承受挫折和压力上比其他的学生更强。从心理层面上分析,这种直面社会的自信与勇气正是基于对于他们自身的定位明确而产生的。按照自身的现实情况制定出的职业规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目标职位,更能够给予大家一种发自内心的勇敢。

  总而言之,无论是“备考型”、“母校依恋型”还是其它任一类型的“校漂族”,都反映出他们薄弱的社会竞争意识,以及对于抗争未来社会压力的准备不足。“校漂族”现象看似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实质上,这种人才只是缺乏自信及抗压能力的“潜在人才”。作为权威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校漂族”现象进一步突出教育与市场脱轨的症结。对于现在正在漂泊着的朋友,应该尽快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未来的职业乃至人生规划,这才是这种症结的根本的解决方法。

  三、大学生频繁“毁约”背后的三大症结

  大学生“毁约”问题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近期,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对800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7.8%的人都曾有过毁约“案底”。其中,部分人甚至有过数次毁约的记录。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Apple的毁约风波

  Apple是一所上海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自从上了大四便开始在人才市场寻找机会。终于,在她临近毕业的时候,有一家不大的公司决定聘用她,尽管这家公司的规模不大,但Apple还是签了就业协议,一来是怕“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二来也响应学校的“先就业再择业”的号召。但是,签了协议后的Apple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求职之路,她依然是各种招聘会的常客。半个月后,另一家颇有名气的大型企业相中了Apple,待遇比上一家企业高出很多,于是,Apple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在这家外资企业工作了一个多月,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Apple很难适应,公司苛刻地对待新人的潜规则也令Apple很难接受,此时的她决定借助好友的推荐,换到一家轻松些的公司。同时她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毁约。

  像Apple这样频繁毁约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然而结果往往都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就向阳生涯丰富的职业咨询经验来看,几乎有近80%的人对“毁约”的效果并不满意,甚至会陷入“毁约”的恶性循环。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大学生的这种做法,使许多公司 对大学生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毁约”也毁掉了他们母校的声誉,甚至对他们的学弟学妹的就业造成影响。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表示,这些影响如同“毁约”的后遗症,很可能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为什么如此多的大学生频繁“毁约”,即使超过八成的“毁约”者都以跳槽失败告终。那么,“毁约”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向阳生涯职业咨询专家,通过多年的经验揭示出大学生群体“毁约”现象背后的三大问题,即“毁约”的主要原因。其实,“毁约”不仅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更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

  1、职业定位不清问题

  随着大学生求学成本和求职成本的上升,不可避免地,大学生及其家人对工作的期待值也在不断上升。在这种高期许的状态下,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难免走进误区:职业定位过高使他们把目标纷纷锁定大公司甚至500强企业。而现实情况却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越来越不好找,又造成大学生都有“骑驴找马”的心态。即,先找一个“保底”的工作,然后再伺机“毁约”跳槽。“毁约”成为他们达到“理想”的手段,但因“理想”过于不切实际,使得大学生们纷纷在“毁约”中耗费着自己的青春。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建议:

  大学生应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找到明确的职业定位,然后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只有这样才从根本上避免“毁约”的现象。因为它从根本上消除了大学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可使他们摆正心态,认清自己。

  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特长等均千差万别,所选择的职业道路也各不相同,是否已经有清晰的职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确立了职业目标,才可以根据职业目标选择职业。当然,职业目标并不是凭空创造的,要建立在充分了解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弱势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就能最有效快捷地实现职业目标。

  2、心智成熟度问题

  大学生的毁约现象实际上是他们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在进入社会之前,大学生们一直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学校与家庭是他们的避风港,老师与家长是他们的保护伞,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依然保持着“天真烂漫”的本性,“孩子”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这些都体现了他们责任心的缺失。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建议:

  “毁约”的当事人的心里并不清楚签订“就业协议”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更不明白即使“先就业再择业”也需要认真规划。不成熟的心智是促使他们产生“就业协议即使毁了也可以再签”的思想。责任心是一个成年人所必备的要素,现在频繁发生的大学生“毁约”事件,这与他们不成熟的心智有直接的关联。作为一个马上就要走入社会的人,学会去承担责任就是他们的社会第一课。

  3、诚信意识薄弱问题

  近日有报道称: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以“债务催收公告”的形式将1200余名拖欠助学贷款的违约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公布于众。这是工行首次公布这些学生的个人信息。也是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又一次警示。协议是一份合约,更是一份承诺。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于承诺就一定要遵守。因为它衡量着我们做人根本准则。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建议:

  “毁约”所毁掉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信用口碑,更会引发整个社会的信誉危机。当一个学生迈出了学校的大门哪一刻起,他们就应具备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做人准则,包括:独立、自信、责任与诚信。而诚信是其中的基础。社会是一个大集体,工作的本质是与不同的人,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合作,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罢了。只有在相互的信任下,这种社会机制才能够顺利运转,相应的,每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学毕业生是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一代,他们精神面貌应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但如今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早已让大学生们不堪其累。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大学生只有制定好专业的生涯规划、树立社会诚信观与责任观才是赢得未来发展的根本之道。面对众多的机遇,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是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许多大学生缺乏自我独立培养意识,并且大都没有能力为自己制定出一个专业、科学、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此时就需要借助专业的职业咨询机构的帮助了。因为具备专业资质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不仅拥有科学、系统的测评和分析工具,更拥有经验丰富的职业规划咨询专家,可以帮助大学生朋友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并且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导航。

  四、大学生找工作:求职?选秀?

  眼下正是大学生求职的高峰,相关的新闻在各大报章上铺天盖地。有北大女硕士倾囊而出,破费万元买了套求职服装,一周内就有20余同学排队借穿,以求带来好运气;有某女生把求职失败归咎于长相,用刀架在脖子上威逼母亲花钱给自己做高价美容手术;更有美女大学生在网上公布性感视频简历,为博招聘人员“芳心”;而作为权威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向阳生涯近期也频频接到大学生电话及来公司面对面的咨询,询问是否需要在简历上张贴“性感照片”,或是否需要整容;等等……凡此种种,让人感慨,大学生找工作,是求职?还是选秀?

  CCDM职业规划师认为,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找工作中的市场意识很强,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因为如今的人才市场是买方市场,求职者处于劣势。在学历和工作阅历等资本之外,赢得HR经理的第一印象也很关键,大学生在求职照片、装扮、美容上对自己做适当的修饰,是求职必须,然而,如果把找工作变成了参加选秀,那就是走到了极端,本末倒置了。

  万元求职装和一千块的服饰有几个HR会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HR也许还会皱眉,这是大学生还是暴发户?事实上,职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陌生人之间的初次接触中,过于华丽的服饰让人产生距离感,不利于融洽和睦的交流;不仅如此,过度的包装修饰扮还容易引发自己的紧张情绪,反而在面试时处于被动。而在简历和面试中展现自己性感的一面,目的又何在?想要吸引怎样的招聘人员?

  面对求职中的各种“潮流”、风气,CCDM职业规划师建议职业人士恪守中道,切忌走极端。服饰打扮不能太过随意,也完全没必要太过奢侈、过度,整洁、合适、得体的服装比什么名牌都好。更深一步来说,求职不是选秀,如果只停留在合适、得体的服饰打扮上,没有升华到个人整体职业形象的层面,也还是不够的。服饰打扮仅仅是职业形象的一个方面。CCDM职业规划师认为,成功的职业形象远不止于服饰打扮,还包括简历设计、肢体动作、语言谈吐、气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周恩来斡旋于国际外交舞台上,他优雅大方的举止,亲切而又富有激情的语言,不卑不亢的态度,让西方所谓的大国领袖不得不折服,可是他穿着永远是这样朴实无华,其风度远远超出了服饰所能发挥的功用。北大女硕士为什么就要靠一套华贵的名牌服饰来表现自己,北大的学术内涵,未名湖的醇厚,硕士生的才华,难道这些都抵不上一套万元装?

  当然,在职场中也往往存在着另外一个极端,比如有一些“男子汉”不修边幅,蓬头垢面,潇洒地去面试,大摇大摆地到才市里去投简历。在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类似这样的咨询者也不在少数,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除了为他们进行职业定位、规划方面的咨询,还要帮助他们重塑职业形象。这样说来,如何在职场中展现出一个成熟、得体、优雅的职业形象,不管是万元置装的北大女硕士,还是不修边幅的“男子汉”,都值得好好反思和规划一番。

  五、简历面试有何难,看我“三板斧”

  大学毕业快半年了还没找到工作,吴小姐别提有多烦了,天天跑东跑西,疲于奔命。可是,不知为何,就是每次面试都名落孙山。在网上看到北大女硕士万元求职装的新闻后,吴小姐心里一动——莫非我的形象太差?于是她赶紧去商场花6000元换来了套世界名牌套装。自此,吴小姐信心大增,每次面试都抬头挺胸,志气昂扬;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 公司都喜欢有工作经历的,自己刚毕业,什么都没干过,而且还有好几个月是失业期,简历上该怎么写呢?思考再三,吴小姐只能在简历上做点改动,把自己描述成非常能干、样样都会的多面手。她的想法是,应届生都没什么经历,也许自己的“多面手”能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

  然而,在面试过程中,一旦人事经理谈到具体的工作技能,吴小姐还是答不上来,每每这种情况,吴小姐都支支吾吾,面红耳赤,不知该如何应对。昂贵的职业套装变成了一付空壳,连自己都脸红。

  可是,求职还是要继续。尽管每次面试都是石沉大海,吴小姐还是把简历再彩印了一百多份,继续“疯狂地”广播“种子”。

  在经过了连续5个多月的求职失败后,小吴决定放弃“海投”,她来到了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寻求求职失利的原因所在,并希望在CCDM职业规划师的帮助下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倾听了小吴的求职历程上,职业规划师发现,小吴在简历、面试上的毛病几乎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的“通病”,而且也是相当部分在职人士经常出现的问题。事实上,个人外形固然重要,但这只是简历与面试中的一部分。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认为,准备简历和面试虽然是“技术问题”,但却对个人求职有之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其中有很多的学问,向阳生涯专家组将之归纳为简历面试“三板斧”。

  第一板斧:职业形象不可或缺

  在浮躁而快速的现代社会,形象非常重要。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人事经理对求职者的形象十分看重,而更有甚者,只看看照片就进行第一轮的简历筛选。所以你再有本事,形象这一关过不了,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应该用什么样的形象来打动人事经理?

  简历上,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认为,应该简洁、大方、鲜明。从范围来看,包括简历的外表、简历内容、简历照片。简历外表,不需要太花哨,过度的包装设计没必要,主要是让人一目了然;简历内容,必须在最显要的位置摆出人事经理所关心的东西,废话少说,详略得当;简历照片,让人感到可爱、亲切为佳,切忌不要搞什么艺术照——除非你应聘的是艺术性的职位。吴小姐把简历搞得富丽堂皇,还加了一些水分,自然得不到人事经理的好感。

  面试时,要穿着得体,表现热情、恳切、诚实。吴小姐刚走出校门,却花哨装饰自己,丢掉了大学生应有的清纯、朝气。哪个人事经理关心你的衣服花了多少钱,是什么名牌的?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还特别指出,吴小姐在简历里“注水”,而又在面试中被HR一语问破,这样的状况在求职中是万不可犯的“大忌”,再优秀的人,一旦被HR发现了这样的纪录,结果也只有一个——OUT!

  长得困难的,怎么办?除了用得体的服饰弥补之外,就要用谦卑、诚实来打动人事经理。如果一个人长得丑陋,而又自负、狡猾,可就糟了。相反,一个人表现得朴实、真诚,即使难看了点,别人也会接纳。

  第二板斧:求职资本决定胜负

  求职资本是最关键的,也是人事经理最重视的取舍依据。求职资本主要包括两部分:学历专业;工作经验、能力。因此,成功地简历和面试,就是成功地展现自己的求职资本,并获得HR的认可。

  如何以最佳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资本?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认为,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真实性。比如每次求职的简历都要有个性化,要针对职位的需要来表现自己那方面的特长与能力。可惜,现实中很多人像吴小姐一样把一份简历复印上百份,大把地撒简历。注水则更是“低级错误”。

  求职资本太少,缺乏工作经验,有什么办法?这是许多应届生和跨行跳槽者遇到的最大难题。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提出两个技巧:

  第一、扬长避短。在简历与面试过程中,吸引人事经理注意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比如学习能力、专业理论等等,避免讨论自己的缺点,无形中影响他的心理判断天平。当然,根据面试的情况,你最后还可以坦诚说一句:虽然我少了点经验,但人无完人,只要给点时间,我会很快改变的。

  第二、表现相关的经验与阅历。比如,你应聘从来没干过的教师岗位,那么以前你做的讲座培训、演讲、咨询、甚至家教、实习等都可以摆出来,说明这些经历中你获得的相关经验,锻炼了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这些都对教育很有帮助。

  第三板斧:性格潜力锦上添花

  对于求职资本不够的人,在自己的性格、潜力上做文章,是增加机会指数的重要方法。现在的HR一般都会在面试时考察你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潜力,以判断是否合适岗位的需要。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对大量咨询客户的分析发现,和吴小姐一样,很多求职失败的人都忽略这一道关口。事实上,根据职业规划中经典的人职匹配理论,只有个人的性格、气质、爱好、天赋等符合职位的需要,工作上才能进入最佳状态。

  因此,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提醒求职者,不断暗示人事经理下面这样的信息会对求职致胜非常有帮助:我的爱好正好是这样的职业,我很想在这个职业上发展下去,我的天赋潜能恰恰适合这个职业。具体怎么办呢?简历里面,在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栏目里,多发挥一下。而面试交流的时候,要善于用语气、表情来表达你对该职业的兴趣,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明白这个职业的特点,以及它的需要。

  也许有人会问,我既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性格、兴趣又与所应聘的职业又不一致,有什么面试技巧能搞定这份工作呢?可以假装有兴趣吗?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的回答是,赶紧离开,别浪费时间,去找更加适合你的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份你不喜欢、并不合适的职业,即使通过“佯装”来获得,也是赶鸭子上架,做得了一时做不了长久。

  最后必须要着重强调的是,获得一份好职业,简历和面试仍然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简历再漂亮,面试再完美,没有足够含金量的职业资本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一切都是空谈,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你的成本!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专家认为,如果你已经连续失业超过2个月仍在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那么,你该检讨的或许不光是简历和面试技巧,而是你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这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所在!

  六、大学专业选择与就业方向

  YOYO 在留言说:

  您好,我是一个二流学校行政管理专业06届的毕业生,虽然是莫名其妙撞进这个专业的,但在大学期间我还是努力学习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来打算考个研究生做个大学老师的,于是去考一个一流学校的研究生,但却没有考上。我去招聘会看了看,对招我们专业的工作(行政助理什么的),实在一点兴趣都没有,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当大学老师的,于是又考了一年,也不是很理想,我不知道下面应该做什么,找工作不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也不知道以后要往哪方面发展。其实我一直对跟绘画摄影方面的东西感兴趣,也有一点基础,做了职业测评适合做建筑师,但是我觉得那行专业要求高,现在开始学已经太晚了。我又想往教育或心理学方面发展。总之现在处于迷茫期,请老师指点,期盼您的回音!

  回复:

  我们进入大学读什么专业,目前来说,许多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能够考上大学是第一步,其次才是考什么专业。但往往是考上大学读什么专业并不完全由自己决定。这样导致许多学生读了一个自己并不了解或是“不喜欢”的专业。不过,对YOYO在校的表现来说,还是值得欣慰的,毕竟没有放任这种“莫名其妙撞进这个专业的”情绪。

  从我们高校专业的一般描述来看,我们仅仅从字面上并不能够看清楚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一般专业描述也不可能详尽的界定某个专业的就业领域,若干个同学读同一个专业,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质是并不相同的,毕业之后他们的职业之路也会有很大差别。同样是读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可能有人去从事销售工作,有人选择考公务员,也有人可能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因此,若就如此将自己的就业之路界定为大学老师,显然是不明智的。

  我们在做每个选择前,都要清楚自己的这个选择对自身可有何助益,你选择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当老师,是否也是对目前就业压力的一种逃避?在前面你也说过是莫名其妙的撞到到行政管理专业的,若是继续读此专业,会否更加深你的厌倦感,你明白教师工作的除了学历以后其他所要具备的条件吗?对这个职业可以进行过了解?而对于你说行政助理工作不感兴趣,还是如前面所言,其工作内容了解吗?对于招聘这个职位的公司调查过吗?是否有发展空间?是否有很好的培训学习环境?对于刚接触社会的毕业生,相较来说一开始要多累积些社会、工作经验。

  至于你所谈到的其他你感兴趣的东西,都一时的想法,建议可以从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里对一些职位的描述和能力要求着手,了解他们所需具备的条件。明确自身的优势,从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擅长等等去挖掘,给自己职业定位好了,接下来就是行动,这个行动不管是继续找工作还是接受相关培训,都是有的放矢。

  另,测评只是作为一个认识自己的依据,不可全倚赖之。

  七、求职大课堂之简历篇 简历制作的三大误区

  写简历,往往是每个人进入职场的第一课。然而据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分析发现,即使有着数年从业经验的人,能在此门功课中交出优秀成绩单的也寥寥无几。想要应聘成功,面试是少不了的。而面试的机会90%都来自那份小小的简历。简历写的好,能为你创造机会;相反,如果不得要领,装帧得再精美恐怕也会让你求职无门。

  向阳生涯咨询案例:

  阿灿是今年7月毕业的本科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毕业前几个月开始,他就是招聘会与各大招聘网站的常客了。投出的简历足有两三百份,得到的回复却只有寥寥数个,还都是一些他不喜欢的岗位。在十分沮丧的情况下,阿灿走进向阳生涯咨询室。经过职业规划师的了解与分析,我们发现阿灿其实是一个各方面素质都不错的年轻人。

  相对于阿灿,Jane算是很有求职经验了,但结果却更不幸。Jane工作快四年了,期间换过三份工作,最近又要准备求职。最让Jane苦恼的是,每次都是工作不爽了,想换份好工作,结果每次找工作都显得那么难,每次都是简历大把大把投面试机会却很少,最后往往迫于生活压力只得先随便找个工作再说。

  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通过对他们实际情况分析, CCDM职业规划专家发现:很多朋友都陷入了写简历的误区。不仅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求职时间与成本,更是错失了很多好工作机会!

  下面我们就列举职场中人最容易陷入简历编写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词汇描述 缺乏量化表达和独创性

  在自我评价一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活泼开朗、外向大方、勤奋努力”等词汇。千篇一律的风格很容易让你的简历落入“不通知面试”的行列。在文字中无法突出自己的个性,是这种简历最失败的关键。

  那么,简历需要如何突出自己的特点呢?将你的成果和业绩进行量化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成功的简历在制作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以“为雇主带来的价值”为线索,可以通过量化过去实践中的成果来强调自身价值。对于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朋友而言,可以列举出自己曾经的业绩。如曾为公司赢来几万元的订单或为公司创造了几十万元的效益等等。如果你的工作无法为公司带来直接的效益,那么我们也可写出你的工作成果。但是注意,一定要让HR明白你的价值所在。切忌用笼统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绩。

  简历不像文学创作,词汇越丰富,就越会赢得HR的青睐。简历更像数学问题,需要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是好简历的几大特征,此时的论据就需要量化的表达了。当量化的论据丰富了,简历自然也会与众不同!

  误区二:言过其实 对于自己的描述水份过多

  简历写得漂亮,并不是意味着不切实际地把自己表扬一番。造成现实中很多人的简历水分过多,丢失了诚信分数。尤其是一些学生朋友,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就猛对自己大学期间的表现做文章,学生会的干事成了学生会副主席,做过两份家教也变成了社会实践丰富等等。此举一定会让阅人无数的HR产生怀疑。

  简历的真实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诚信品质,而这往往是HR对于求职者的基本要求。在自我评价一栏的发挥确实可以为自己增彩不少,但是坚决不要言过其实。此外,即使是自我夸奖也要有针对性,与职位不相关的部分大可删除。因为与应聘的岗位相关经验与技能才会有价值,如果是不同的领域或职能,再丰富的经验也不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向阳生涯建议大家在简历或面试过程中,尽量让人事经理关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比如学习能力、专业理论等等,作为一个新人,你也可以坦诚的加一句:虽然我缺少经验,但相信时间可以证明,我会是你优秀的员工。若是在简历的最后能够附上班主任或学校领导的推荐信,会显得更客观、公正一些,避免王婆卖瓜之嫌。

  误区三:无针对性 用相同简历应聘不同岗位

  一份简历闯天下是当今求职者的一种常用手法。然而这也是应聘失败的根源,同一份简历无法相对应不同的公司、不同职位,即使是相同职位,如果不是同一家公司那么简历也一定要区分对待。

  简历需要有针对性,所谓有的放矢即是如此。不同的公司或岗位需要不同面貌的简历来应对,每一份简历都有自己的特点,也会有针对某特定公司与岗位的文字。从阿灿投递简历的情况来看,他虽然投出了上千份,但是成效却不明显,症结就在于此。他没有分析好所应聘职位和公司的特性,并按照这个特定来突出自己简历的特点。

  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建议大家,根据所应聘的岗位要求来写自己的优势,所谓对症下葯,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祝愿所有的求职者都可以顺利地找到自己称心的工作。当然,单是避免了简历撰写的误区还不够,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理解:想要获得一份好职业,没有足够含金量的职业资本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一切都免谈!如果有些求职者的性格类型与所应聘的职位并不符合,即使简历写得再精美、应聘再成功也只会对未来的职业之路造成阻碍。所以,洪向阳还是建议大家在写简历之前务必先确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这才是简历成功的根本所在!

  八、专业选择,人生规划的第一块奠基石

  ——高考专业选择解析

  专业的选择,不仅是选择未来从事的行业,按中国传统说法也叫一技傍身,更是选择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个攸关发展前景、就业方向、兴趣爱好的选择。

  专业选择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就业的严峻形势,让许多高考生及其父母在大学专业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希望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合乎社会需要的专业,不仅在大学学习时得心应手,将来工作更是水到渠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与未来职业以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是直接相关的。大学专业的选择,就是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然而,据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对上海10所大学在校生的调查显示,有65.8%的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表示后悔;此外,在对100个工作0.5-3年的职业规划咨询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其中有高达75%的人多多少少是由于大学专业选择的失误导致职业定位不清或发展瓶颈。那究竟该如何正确选择专业呢?

  专业选择三大误区

  1. 缺乏了解。不仅对自己的不了解,还有对专业不了解,从专业名称表面去理解其涵义,觉得自己很喜欢,而真正进入大学攻读之后却发现,所学的东西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曾就有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专业的案例,咨询者很着迷于中国的命相学,也想以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报考生命科学专业之前一直以为应该是学习像易经、命理之类的东西,没想到真正开设的课程却是有关人体、基因、解剖方面的,为此非常失望。由于前期对专业的不了解,从而导致自己进入了一个不喜欢的领域。试想,大学刚刚接触专业就了无兴趣,如何能够把它学好?又如何能喜欢与之相关的工作?如何能够在未来把工作做好?

  2. 惟命是从。听从家长的安排,家长由于各方面的考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从事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专业,从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爱好。向阳生涯在调查中上海某高校浙籍的一位女学生说,她的理想是做一名伸张正义的律师,在高考填志愿时因为她舅舅是浙江某金融机构的高管,遂父母帮她选择了上海高校的金融专业,希望她在以后的发展中也有个靠山。律师只能成为她心目中萦绕的梦想。

  3. 跟风现象。在高考填专业中,盲目跟风的现象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这几年哪个专业吃香,报考的人数就呈直线增加,不管是父母还是自己的选择,都没有考虑适不适合自己,四年大学读完后的市场前景会怎样?单就前几年非常火的财务专业,现在已是趋于平静,但就业市场上仍是供大于求。

  如何避免盲目选择

  针对专业选择失败的众多案例,向阳生涯职业规划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要避免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高考生和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关键点:

  1. 了解高考生的真正兴趣所在,并对这些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可以登录相关专业学校的网站,了解一下专业培养的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内容,以及毕业生的大概去向。这样就对自己要选择的专业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确认一下这些课程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对于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是不是同样有热情。如果觉得没兴趣,千万别勉强自己,毕竟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兴趣不复在,大学四年会过得很有压力。

  2. 高考生对于家长的建议既不要轻言不顾,也不要盲目听从,要有取舍地全面把握。家长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一个“现代人”自己的建议,不可避免地常与孩子想法产生冲突,但是,要明确,最终面对大学四年的,还是考生自己。因此,考生要深入想一下,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如果听从父母的建议,自己是不是能够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一直走下去呢?

  考生可以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当然,考虑到自己的阅历尚浅,也可以在老师或者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取舍性地采纳家长的建议。最重要的是,无论你最后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还是“屈从”了父母的想法,都要先让自己爱上未来相伴四年的专业,才能“心甘情愿”地努力下去。黎同学家境富庶,父母独自经营一个企业,所以特别希望儿子能够学习管理方面的专业以便毕业后回家继承家族事业。然而这个同学内向文静,喜欢摆弄些机器小玩意儿,羞于与人沟通。上大学后与同学间交流少,对父母也一直有抵触情绪。期间职业规划师与黎同学及其父母深入沟通,大二转到软件开发专业,大四时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他设计的身份证识别系统获一等奖。当然,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3. 跟风是最不明智的。如果是在没有考虑自己兴趣的情况下跟随大流,一旦“大势已去”,很容易被大流摒弃而落下。“当时”的风潮只能说明“当时”的现实状况,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形造成的,而你面对的是未来,你就要带着一个发展的目光去分析:这个专业是不是自己兴趣所在呢;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呢;按如此情形膨胀下去,会不会出现饱和现象呢;自己可不可以另辟蹊径,找到一个随社会情形发展而踊跃而出的“黑马”型专业呢……

  职业规划从专业选择开始:

  今年高考填报志愿即将开始,考生和家长要科学选择专业,职业定位和规划是根本。如何把职业定位和规划的意识运用到专业选择上,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方向,如果将来希望留学,或者做研究型人才,选择基础学科更合适一些。考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职业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一样,选择的专业就不同。

  其次,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报考时要注意“冷”“热”结合,集中选择几个热门专业,然后搭配几个冷门而且个人又比较感兴趣的专业。

  第三,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热门专业。热门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太突出,最好避“热”就“冷”。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了解热门专业的行情。由于热门专业有时效性,并非所有的热门专业都会一直吃香,考生在报考前应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情况及就业形势,

  当然,进入大学后也要认真思考设计自己大学阶段的生涯规划,针对社会环境就业形势不断对自己的选择和个人情况进行完善补充,加强自我的拓展实践,从而使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发展、自身潜力和将来职业发展共频共振。专业选择还要注意机变性,所谓机变性,就是一旦在确定了一个你认为正确的专业时,经过一段时间,当发现这个专业与初衷违背时,可以凭借自己的适当的争取和努力进行及时的修正,譬如换专业等。

  专业选择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份规划,它不仅仅是学一门专业的问题,而是决定未来四年我们要面对什么,甚至关乎我们一生工作的问题。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希望所有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慎重对待专业选择,必要时不妨请专业的职业规划人士出谋划策,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九、新人入职“三大坎” 如何安全迈过?

  十年寒窗苦读,终得一朝顺利入职,特别是自己心仪已久的offer,除了喜悦,恐怕就是对未来无限憧憬和十足的干劲了。可是,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尤其是在初期,纵然入职时信心满怀,也会有“卡带”的时候。

  对于去年顺利就业的毕业生来说,时至今日,已近一年;在今年踏入职场的新人,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是近段时间,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却接待了很多为入职所困扰的“职场新人”,仔细聆听并分析了他们的所急所烦所需,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三大坎无法顺利迈过。

  1、交流坎

  对于久适校园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总是习惯了对父母的“没大没小”,习惯了对同学的直来直去,也习惯了对老师的百依百顺,慢慢形成了一种未经世事特定的交流方式。一朝踏入职场,首先表现出来是交流的不适应:见到领导只会点头“say yes”,或是过度紧张到“哑口”;也有说话很没轻重,无论是在领导还是同事面前,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说了一堆;更有甚者,虽有幸在外企任职,面对常来常往的“国际友人”,即使一口流利英语,也无法正确运用自如到一点一滴;特别是受到了领导或是同事的“冷板凳”时,一是很莫明其妙,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二是明白自己失误在哪里,却又苦于无法寻找到更好的交流方法。

  CCDM职业规划师建议:

  善于观察,懂得沉默

  刚进入公司时,应尽量做个善于观察、懂得沉默的人。善于观察,就是要学会观察“老同事”是如何和领导沟通的,同事之间又是如何交流的,而且人各有异,面对不同的老板和同事,需要有差异性的交流方式。可能A领导喜欢慢条丝理的交流,B领导喜欢活跃开放的沟通,可能A同事家里正好遇到变故而心情不佳,而B刚刚受过领导的责备而不愿多说,要多留心这些细节,先学会前辈们的交流方式,再融入自己的方式;而善于沉默是指:要学会适当少说话,当然绝对不是不说话。因为无论是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新人,还是作为刚进入公司的新人,你对周围都是不熟悉的,不熟悉社会的语言环境,不熟悉公司的语言格调,很容易不小心就说错了话:比如部门里忌说某件事,公司忌员工讨论工资等,与其多说多错,倒不如先少说点,等摸清了情形再“说”也不迟。

  2、能力坎

  入职初期,每一位新人都年轻气盛,踌躇满志,立誓要有所作为。一接受工作任务,开始信心百倍,干劲也是十足。可是,工作进行到一半,通常会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Lia来咨询前就在电话里诉苦,她的offer是在一家外企做食品采购,本想自己英语六级、专业知识扎实外加善于沟通,对自己需要达成的工作指标很有信心,但却在一些基本技能操作屡屡遭遇“卡带”:一是无法正确运用Excel表格来处理自己的事务,虽说自己曾经接触过,但是对很多用途还是一知半解;二是刚开始接触供应商,由于社会阅历浅,无法立刻了解和适应行业内的“游戏规则”。虽然内心很急,可是行动却难以跟上节拍。由于迟迟不出成果,领导虽没有明确表示责备,但自己内心已是有所变化。相比早先的抱负,开始还会安慰自己加油、继续努力之类的,时间长了却仍未有进展,不仅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了想放弃的想法。

  CCDM职业规划师建议:

  放低期待,正面暗示

  工作之初,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期望值是很必要,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一个职场新人来说。由于之前所积累的毕竟限于“纸上谈兵”,运用到实际中,的确需一段时日的思考和摸索,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在心里上,给自己“能力有限”的负面暗示和压力。各位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给自己正面的鼓励,继续学习!以前在大学所学,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只是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参考,而相当大比例的参考,则来自现有工作中的学习。你得虚心向你的领导请教,当你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或者该去向谁寻求帮助;你得虚心向你的同事学习,多听听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多汲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在自己遇到相同问题时,加入自己的思考,这样就会慢慢获得自己独有的工作思维和方法,成果自然而然就会显现。

  3、定位坎

  时下应届毕业生的主流当属“80后”一代,这一代也是世人眼中“浮躁”的一代。而来向阳生涯咨询的“80后”一代,常常向我们表露的是他们在入职后的困惑:有的觉得工作太简单轻松,不够自己施展才华;有的觉得工作太繁复沉重,不断加班很是辛苦;有的埋怨领导太苛刻,自己做什么都要受到批评;有的无法适应Office内战,处处碰壁;有的不满当前薪水福利,自己觉得可以拿到更好的报酬;有的……;总之,大家在这种浮躁情绪的影响下,开始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想法:“跳槽!”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的履历中有着一次甚至多次并不妥当的跳槽经历,更有甚者,背上了“跳跳族”的“美名”。

  CCDM职业规划师建议:

  辩证看待,理性抉择

  面对定位,建议新人们要辩证地去看待。如果这份工作是你之前就一直期盼得到的,当遇到上述问题时,你最先考虑到不应该是逃避似的“跳槽”,而是沉着冷静地面对。之前期盼,说明你内心衡量过,这份工作是符合自己专业和兴趣的,纵然你在这家公司遇到了此类问题,即使换别的公司,同样会面临到其他大大小小的相类似问题。所以,既是你心仪已久的,经过审慎选择后的第一份工作,你就要想办法克服困难、摆脱“浮躁”,这不仅是对自己的磨炼,也是最快让你积累职场经验的机会,待到“厚积薄发”时再选择“跳槽”,你才比别人具备更强的竞争实力;而如果这份工作并不是你最初满意,可能是迫于种种原因而违心选择的,那你可以适当选择“调剂”。毕竟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很多就业初期的新人,想得更多的是“就业”而不是“择业”。在合适的时机,你可以再去为自己的理想去继续选择,但是,切不可盲目频繁“跳槽”,跳到最后可能自己也迷失了——结果一无所获!

  职场风云,变幻莫测。享受任何一次成功,都要经历一番考验,尤其是对于芸芸初出茅庐的众生。我们一贯鼓励每一位职场人士敢于坚持和追求自己的理想,也更相信每个人的潜力与实力,期待着——大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