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考研经验 3、考研秘诀

 



  01、考研多快好省方法:重视真题

  一、考研英语

  无论是四、六级考试还是考研,应试英语多快好省的方法就是重视真题(当然,其他科目也是如此)。要做真题的各种题型,唯独作文需要单买一本具有模板性质的参考书。

  本人高考时英语成绩不及格,但后来在通过四、六级考试后,考研英语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随着词汇量逐渐增大,就不会对考研英语感到高不可攀。所以不要将过去的底子薄作为现在不努力学英语的借口。只要肯努力,就会突破别人眼中的一般规律。

  二、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复习没必要过早开始。从上第一期的基础课程开始,按照步骤一步步下来即可,且基本上没必要去背。在首轮细致地复习时,要将全文认真阅读,同时尽量去理解,学一部分内容,做一部分的选择题(大题在冲刺阶段准备即可),及时巩固,并找出题目做错的原因及答案出处,做出标记。

  目前,全国各地的辅导班品牌很多。在考研备考阶段,要选择一个口碑不错并适合自己的辅导班。我挑选了一个较为成熟、授课教材公开出版的政治辅导班,复习起来确实省时、省心、省力。

  三、考研专业课

  学校指定的参考教材非常重要,并且一定要买到历年真题。从真题中往往可以找到出自参考书中的原题或直接相关的内容占多大比例、教材以外需要自己积累的知识有多少、偏重于那些方面等,以了解出题风格,指导复习,并预测当年出题题型和内容。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偏文的专业在应考时很可能会出现题目很偏或大量超纲的情况。即使如此,你也要用自己对此专业的了解、理解与见解,将题目尽量答出来,并且最好能多答些。老师会给分的,因为这也体现着你的观点和专业性。

  02、考研成功需要哪些素质

  我们很多同学对国家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策(即考研政策)以及什么人适合考研、什么人能考研成功,或者考研需要什么素质心存疑惑。前一问题可以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招生简章等相关文件了解清楚,本文收录了考生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并给予了解答或建议。

  下面我们仅从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给出一个考研成功素质的参照系。

  1.身体素质

  考研复习是一场持久战,很耗费体力和精力,因此一定要注重增强身体素质。如果忽视这方面,很可能得不偿失。

  2.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包括你目标专业的专业基础以及本科所学专业的基础。

  本科所学专业的基础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你能否考上研究生,但是它还是反映了我们曾经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专业素质。如果基础不好,一定程度上就说明我们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导师在复试面试过程以及读研过程中对我们的看法。

  如果你本科所学专业与目标专业不相关,你的目标专业的基础就会影响到你考研的结果。如果目标专业的基础不好,你要付出的努力就要比别人多得多。

  3.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态度、方法以及思维能力三方面,并最终反映到学习效率之上。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良好的态度才能认真地学习,加上正确的方法和一定的思维能力,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了。

  4.心理素质

  考研不仅需要学习能力,更需要心理承受与心理调节能力。关于如何强化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态,将在本书第四章探讨。

  5.其他素质

  (1)获得考研相关信息、资料和其他一些资源的能力。

  (2)与人交流的能力。考研过程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应多和别人交流,比如交流一下复习感受,谈论一下各科的学习方法,探讨一下题目的解题方法等。只要你真诚去交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新信息获取能力。考研过程中还应有良好的新信息获取能力,能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有助于对复习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

  (4)社会实践经验、社团活动、科研实践活动等。如果考生科研素质比较高,获得过某些大奖,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挑战杯”大赛等,那么考研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03、过来人经验谈:考研数学考的是方法

  学好考研数学是得高分的必要条件。我认为,考研与其说考能力,倒不如说考方法。并不是说你能力越好成绩就会越高的,因为考研毕竟是个考试。研究近两年的卷子,我们会发现数学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基础,我的推荐是:课本+复习指导书+真题+模拟。

  关于课本,我推荐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用同济大学的,概率用浙江大学的(不管是考数学一还是数学二、三、四),因为它们是公认的考研经典教材,要认真仔细地研读。我认为,每个人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是有限的,这是由每个人不同的能力所决定的,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地给自己定很高的标准。2005年的经济类、2006年的理工类的数学试卷我认为没有任何参考标准,因为感觉太简单,区分度不高。我个人认为,如果2007年的数学卷于出得很标准,那么l20分将会是我们首选的目标。

  对于复习指导书,现在市面也不少,通常以陈文灯等人编的《数学复习指南》和李永乐等人编的《数学复习全书》为主。其中,《数学复习指南》的高等数学部分难度略高于考研(当然也是精华所在),全书的整体不错,注重基础,适合作总结。至于到底选哪本,我认为都可以,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上用的时间少点,我就推荐《数学复习全书》,如果你想把这本书当作重点,准备花充分的时间进行研究,我就推荐《数学复习指南》。

  对于真题部分,很多人都不在意,其实,研究一下2005年的数学三和2006年的数学一,我们完全可以发现,2005数学三的最后四个大题基本上都可以在历年真题中找到原形,2006数学一的最后一个概率题也一样。所以,我觉得应该重视真题,比如你考数学一,我推荐用李永乐等人编的《历年数学一真题》和《历年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试题》(线性代数和概率部分有重复)。要好好研究,要达到一看题目就能写出过程的境界。

  市面上的模拟题更是鱼目混珠了。大家普遍推荐李永乐等编的《400题》和陈文灯编的《15套》,其实,我感觉《400题》的题目很多都偏难了,但是出得确实不错,很有综合性,大家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思考它的思维方法,但是,如果非要说是模拟,我觉得很勉强。这个《400题》我觉得那些基础不好或者复习时间很紧的同学就不要用了。至于《l5套》,感觉可以用用。对于比较有基础的同学,用李永乐等编的《660题》,里面全部都是选择填空,感觉很不错,大家可以参考。我2005年用了东方飞龙的《16套模拟》,是浙江大学蔡遂林、清华大学胡金德等编的(只有理工类),感觉除了蔡老师的高等数学部分题目有点绕外,总体还是可以作为模拟的,2006年数学一的第一个选择题目似乎可以在里面找到原形。不过,用这个书的话,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在高等数学部分尤其是大题中较劲,有选择地理解才好。其实,我认为模拟题的作用,关键是检查你的综合知识是否复习到位而已,如果排开猜题这个因素的话,我认为都差不多的,所以,试题的选择和个人的心态是密切相关的。

  我的计划是,7月前把课本都复习完。11月左右把复习指导书和真题看完,最后花两个月左右时间模拟就足够了。考研数学不是做题越多分数就越高,而是知识点都复习到了,能够很轻松地运用了就可以了。

  04、考研如何选择导师及如何与导师沟通

  导师的选择对于报考某些院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复试中有时起着决定作用。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院校对导师选择是不做要求的。这些学校一般是录取后,通过师生相互间的了解,进行双向选择。当然,如果能够联系上一个看好你的素质和能力的老师,那么必然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即使他/她没法决定录取你,但他∕她在帮助你了解专业科研方向、专业实力、专业报考与录取情况方面以及在复试科目的重点、考查形式等方面给予你的指点都是有帮助的。因此,尽力联系一个好导师(即使最终他/她没有成为你的导师),与他∕她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以下简要探讨如何选择好导师,以及如何与导师进行有效地沟通。

  1.什么时候选导师?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2.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3)与自己性格相符的导师。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主动型、外向型,开朗活泼型的,还是被动型,内向型,沉默少动型的。不同性格的老师有各自行事的风格,喜欢不同类型的学生,而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长的导师有更多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3.如何查找导师信息?

  对要选什么类型的导师有个大致的想法以后,就需要获得所在专业方向的各位老师的信息,根据信息划定一些老师,然后与这些划定的老师进行邮件或电话联系。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列举如下: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4.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当然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的。沟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也是考研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不少人正是由于害怕与老师沟通或担心不会与老师沟通而不敢联系老师。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导师回复邮件之后,可以继续保持邮件联系,也可以打电话告诉导师已经收到邮件,并感谢导师的关心和指导,顺便询问几个相关的问题。除非与导师关系密切,否则应把与导师的电话交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诚恳、虚心、上进、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耍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但是,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不能骄傲。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

  05、考研英语高分经验:现阶段攻破翻译和作文

  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英语一脉相承又大相径庭。一脉相承是因为这两种考试都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大相径庭在于四、六级讲的是速度,而考研英语要求的是精度。打个比方,四、六级英语考试就像是看门诊,看得很快,不对你作详细的检查和问诊,要求也不高。而考研英语就像是ICU,针对一个病人,要求详细地了解他每一个系统的功能状态,把他的每一项指标精细地调到最佳值。所以考研英语有它自己独特的做题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通过考研使自己的英语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从而考出意外的高分。比如说我,80分,我做梦都没想到会考这么高!

  我的考研英语复习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阅读考研单词。7月份以前,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习单词和英语的基本知识。建议参考资料:历年真题详解、朗文英汉字典、英语大纲。这一阶段千万不要搞题海战术。

  第二阶段:考研各题型突破阶段。7月份到11月份,主要攻破翻译、作文。建议参考资料:每周做一次阅读练习。针对自己的弱项如作文、新题型等多加练习。因为这一阶段是政治和西医综合的集中复习时间,所以不能搞题海战术,练题要精,每练一次都要明白成功在哪、失败在哪、学到了什么。绝对不能做完题对完答案就了事。

  第三阶段:最后4周或8周。考研模拟题大练兵,完全模拟真实环境进行练兵,认真总结自己在考试中不良表现的原因,探索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模式。

  最后,考研是非常痛苦的过程,痛苦到考完最后一门时,我甚至不想玩,不想睡觉,不想吃饭,完全就像精神瘫痪。回到宿舍,收拾行囊,当天夜里就赶到自己的实习医院,希望新的生活快点开始。回想起来,考研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孤独。中考高考有全班同学的朝夕同读,有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有家长的关心和温暖。但考研却成了自己的事!我希望大家能结伴考研,相互扶持,共同成功。

  “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这人生四大喜事讲的就是经受困境之后最希望能得到欣慰:辛苦之后的回报、逆境时的转机、家庭的建立、孤独的化解。考研之人,“辛苦、逆境、远离家庭、孤独”这人生“四大悲事”都占齐了!

  但最终,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06、考研择校的误区分析与建议

  许多考生在落榜后会抱怨:“如果当时我报的是XXX大学,现在肯定已经榜上有名了。”这是何等令人惋惜!考研时,埋头认真准备是必要的,但许多人似乎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择校。明智、合理地选择学校,对考研的成功有着直接影响。

  盲目择校三大误区

  考研最忌盲目择校。据跨考辅导老师了解,不少考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准备考研,却因为在择校环节上不加重视,导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一般来说,考生盲目择校存在着三大误区:

  1. 跟着排名走!

  目前互联网上到处流传着各类高校的排行榜,排名方式五花八门,排名结果也各不一样。实际上,名目众多的排名脱离了社会认可与实际水平,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和参考作用。比如那些合并后依靠专业齐全而名次攀升的高校,其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师资数量有限,结果一个导师带20~30个研究生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入学后却得不到充分的指导。当然,一些有着几十甚至上百年历史积淀的名校,并不会因为并校的行为破坏原有强势的专业,这一点还是经得住考验的。

  2. 顽固的名校情结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能够进入名校学习是无上光荣和自豪的事情。许多考生考研也是出于“名校情结”。但是名校真的就意味着最好吗?

  在拥有众多全球名校的美国,哈佛无疑是其中耀眼的掌上明珠。但据调查,哈佛的物理系并不强,甚至不能跻身全美前十,远不如麻省、斯坦福等其他名校。由此可见,即使像哈佛这样的院校,也不可能处处都强。

  国内的名校也不例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和劣势专业,而名校只是强势专业的实力和数量上要更胜一筹。由于名校效应吸引了很多考生集中报考,导致竞争相当激烈,分数线高,录取比例低,调剂情况频繁。假如你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电子类等热门专业,分数又不够高,则很可能被调剂到与你的愿望相去甚远的专业。相反,一些小而精的高校,如北京化工大学,有的专业在国内遥遥领先,如能有目的地报考则胜算的把握更大。

  有不少人认为名校的硕士,找工作等于加上了双保险,但不能忽视一个现实: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未能找到工作的人仍有少数,而一些大专院校的学生却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好工作,这一点是不是值得一心只想进名校的考生深思呢?

  3. 热门专业肯定好找工作!

  考研报考时往往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管理、法律、计算机等学科报考和录取的比例为几十比一,而一些冷门的专业却是少有人问津,甚至连计划招收的人数也达不到。

  很多考生认为热门的专业就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的确,热门专业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市场大、就业前景广阔。但越热门的专业毕业人数也就越为庞大,也就意味着你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当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同时竞争一个职位,而你不幸成为这场比赛的失利者时,这难道是你所希望的?

  干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投入产出,花最少的精力和财力考上研,才是一个成功的投资。

  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关于择校的经验,考生可以就各自的要求列表,并在自身条件限制下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样的选择往往是最为理性的。

  1.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对于任何人来说,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学习喜欢的专业无疑是最完美的。然而在此之前,考生必须非常明白自己适合学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地随大流三年后往往最后只能吃哑巴亏。大家应该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院校。

  2.选择把握大的学校

  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把握比较大的学校。如果要跨学校跨专业考研,一定要从自身能力出发,切不可好高骛远。

  如果考生的专业基础不足以挑战专业强的名校,本校就是上佳的选择。再者,如果考本校也有较大的难度,考生可以尝试比本校低一个档次的学校。这点听起来似乎不太合理,但如果你考本校失败(特别是热门专业),同时被调剂到别的你不喜欢的专业,岂不是得不偿失?

  3.选择就业理想区域的学校

  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钟情的区域,到自己打算就业的区域去读研,无疑为自己留在这个区域存下了一笔不少的本钱。利用读研的时间,多结交朋友,为自己踏上社会搭建关系网,同时熟悉这个城市的文化,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想要在北京谋求发展最好报北京的学校,想要以后在上海工作就考虑上海的学校,要想在华东就选华东的学攻,要想在华中就选华中的学校。因为毕业以后异地找工作很费力,一方面有毕业论文要写,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经济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的住在外地找工作。

  “选择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从自己的实力出发,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07、过来人分享:考研政治课程特点及应试方法

  1. 哲学

  这门学科是我十分推崇的,就算是不考研,我觉得大家也应该学好它。这门学科说小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很有帮助;说大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我认为一个没有学过哲学的人是不完整的人,哲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精华。

  对于考研,哲学要花一些工夫,要理解,不要死背。要理清各章的知识网络,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在脑子里绘出一张图来,比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这就是哲学的全部。你要搞清楚它们都包括哪些基本原理,其中哪些是重点,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哲学部分在考卷中出题很灵活,主要考的是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用哲学方法分析一些平时周围发生的事,这对学习哲学是很有帮助。可见只把那些基本原理背下是远远不够的。

  试卷中哲学的比重较大,单选、多选、大题都涉及不少,所以要重视。

  2. 政治经济学

  说实话,我最不喜欢这门课,但真正学起来感觉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它并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其中的概念。一定要注意,很多重要概念常被用来考辨析题。

  政治经济学在考研中主要是考选择题,大题一般是一道辨析,一道论述。

  3. 毛泽东思想概论

  这门课其实就是中国革命史,其中当然是以毛泽东为线索性人物了。

  这门课主要是靠背,就像背历史一样,特别是毛主席的著作,还有一些历史事件的意义。

  建议在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时,把一些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列一个表,并写上这些事件有什么意义,这样就比较好记了。比如:“l935.2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思想”。

  同时,还要搞清楚一些重要概念,比如“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要保护资本主义?”今年就考了“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要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论述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主要是考选择题,大题今年也考了一道,不过比较简单。

  4. 邓小平理论

  总的感觉是这门课不是很好复习,因为其围绕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政策、讲话等内容。

  我认为邓小平理论的考试重点就是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对党的政策的理解。比如今年考了环保的问题,这就可以和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内容联系起来。

  邓小平理论主要考选择,大题也有,一般考近20年出现的问题以及我们党的处理方法。

  5. 世界经济与政治(只会在选做1中出现)

  这个我没怎么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顾名思义,多了解一下世界局势就可以了。

  6. 形势与政策(只有10分选择题,一定要拿到手)

  多看看新闻联播和《参考消息》(可当平时消遣),在脑中留个印象。到考前再背一些辅导书上的选择题就可以了。

  08、考研政治主观试题必知的四大答题要点

  以前,政治主观题我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写答案,认为只要把相关的东西(考前参照一些辅导书死背的)全一股脑写上就算Ok了,以为老师会挑答案给分的。你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首先,你要研究判卷老师的判卷心理。作为文科老师(注意,是文科),他们在读一段字时怎么评价好坏?

  1、一段话要有条理,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整体上要层次清楚,绝对不能不管题目是什么,一下子把挨边的东西全写上去,这样你让老师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找不着重点,你能得高分吗?

  2、要审题,回答题目所真正问的东西。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点可能很多,但哪个才是真正要你答的,你要想好,如果一气都答上,以为就能得分了,其实不然,这会让老师很反感,会让他觉得你根本就不知答什么,分自然拿不到。

  3、要在答案中分析材料(很多人从来不这样做)。材料所反映的东西虽然是显而易见的,但你一定要写出来,比如“××句话,说明什么什么”,不要不管材料,就开始写哲学原理什么的,这种分丢了,实在可惜。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结合材料分析”。

  4、要有自己的思想。记住,政治考研大题,其实就是考你分析问题的能力,考你是否能把身边的一些问题与原理对应起来,然后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就是政治大题的答案。

  其次,根据个人考试经验,我再补充几点:

  (1)写政治大题其实就是写作文(小议论文)。

  (2)要善于分析问题,作文要条理清楚。比如作答哲学的一些大题:第1段要写原理,第2段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3段再写自己的想法,然后结尾。这样老师看得才清楚,心情才舒畅,就算有一点没答上,也能得高分。

  (3)不要不结合题目材料,而只是一股脑地把比如《20天20题》中的原话写在上面。

  (4)考前分析一下历年真题。有些同学认为,政治不用看历年真题,其实是错的。我这里再怎么写也是比较抽象的,我只想建议大家,真题不用每套都做,但你一定要分析一两套,这样才有一个直观的感觉。看标准答案的答题思路和格式是什么,比如标准答案一般是“(1)(2)”两部分,你最好也这样来答题。

  (5)政治的基础比较重要,所以第一遍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可以看教育部编的“红宝书”,也可以看一些其他辅导书,一定要善于总结知识点,把点连成片。其实这也是复习选择题的好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但如果选择题光靠比如《2000题》之类的书,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6)考前,像《20天20题》这种所谓压题的书要看,但不要盲目迷信。其实,什么是压题?压题就是从考纲的知识点中,把近年考过的题去掉,把一般人一看就知道不考的题去掉,然后得出这么一本书,倒是省得自己总结了。翻开这本书你就会看到,不是一道道的题,而是一堆知识点,所以不用死背这本书,如果前期你复习得好,这本书的作用无非就是帮你找找重点,再强化一下。就算你记忆力好,在考卷上把这本书中写的一字不落地搬到卷面上,也得不了高分,还是那句话,考你“分析问题+写作”的能力。

  (7)邓小平理论有一些车轱辘话,掌握了技巧,答题时就不至于写不出要点了。

  (8)政治很多知识点不需要死背(除了一些最基本的外),主要是把那些东西弄明白,变成自己的话,最后能写出来就可以。

  09、成功考研秘诀:自我激励 释放潜能

  演讲大师齐格勒曾经讲到,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只需在它的8个驱动轮前面塞一块1英寸见方的木块,这个庞然大物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个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这小小的木块就再也挡不住它了;当它的时速达到100英里时,一堵5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也能轻而易举被它撞穿。从一块小木块令其无法动弹,到能撞穿一堵钢筋水泥墙,火车头威力变得如此巨大,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火车头的潜力已经被挖掘出来了。而潜能之所以被挖掘出来,在于它受到了激励,打开了潜能释放的阀门。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然而这潜能却往往惨遭埋没,因为释放潜能的阀门没有激励,无法开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灵感、一次邂逅……都可以成为释放潜能的钥匙。

  然而,如果我们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就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来自外界的激励,而必须学会自我激励,自己开启内在潜能的阀门。这在考研过程中尤为重要,考研往往是孤独的,往往很难获得来自朋友亲人等外界的激励,因此需要我们把自我激励化为生活的一部分,不断激发自己的信心,沉着冷静地扎实前行!

  以下给出两点自我激励的建议供大家借鉴:

  (一)“立足现实,果敢决断,迅速行动,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反反复复地在内心默念这句话,激励自己克服考研中的困难。

  “立足现实”就是不能空想美好的结果,必须看到现实的残酷,务必一切从现实出发制定时间规划;踏踏实实,兢兢业业,静下心来备考。

  “果敢决断”是指综合权衡,迅速决策,不要患得患失,迟疑不决。在时间规划方面应该清楚哪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哪门课的复习还需加强等。还要严于律已,果断舍弃不该做的事情。至于“迅速行动”,则是与“果敢决断”联系在一起的,“果敢决断”以后就应该迅速行动了。

  “无所畏惧”是指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风险,勇于挑战极限,以宽广的胸襟坦然应对一切变数。无所畏惧了,就能勇往直前,耐住寂寞,沉住气,坚持不懈,专注于备考,直到考研结束为止。

  (二)“信心决不动摇,努力决不松懈,策略决不疏忽”

  这三个“决不”可谓是考研路上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之一。第一个“决不”是在信念上坚如磐石,“任尔东西南北风,咬住青山不放松”;第二个“决不”是在行动上勇往直前,“努力才是硬道理”,空有信心必然心虚,只有扎实苦干,才是成功的捷径;第三个“决不”是在考虑问题时决不轻敌,正所谓“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力求认认真真做好考研复习的每一件事情。

  “信心决不动摇”是指不管前途如何,不管现在复习得怎样,都决不能失去信心,决不允许有悲观情绪,决不允许叹息、恐慌。只有坚定信心、稳住情绪、强化心理素质,才能更有效地复习,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才有可能最终达到目标。

  “努力决不松懈”是指光有信心还不行,没有努力做支撑的信心是欺骗自己,是盲目的信心,因此务必要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绝不允许放松自己,更不允许放纵自己,自暴自弃。

  “策略决不疏忽”则是指光有努力还不够,只有方法正确,努力才是有价值的。策略方面还应特别注意饮食和睡眠及休憩。

  考研过程会有很多意外,会有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打击,比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感冒发烧等;或者在考试时填错答题卡,数学答题时遇到拦路虎,复试面试时遇到自己从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不断激励自己“信心决不动摇,努力绝不松懈,策略绝不疏忽”,决不放弃信念,决不放弃努力,决不放弃寻求出路,那么往往会看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总之,自我激励的东西因人而异,大家可以选择最能激励自己的一句话、一段名言、一个目标、一个理想等,以此来不断激励自己,激发潜能。还可以借鉴本章结尾处的案例部分,找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