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江西武宁太平山佑圣宫

作者:韩松涛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中心成立了“江西道教史”课题组,笔者有幸参加。因课题研究需要,本人于2007年8月1日至19日在江西各地考察道教宫观,先后考察了南昌青云谱、太平山佑圣宫、景德镇斗姥宫、贵溪鬼谷洞道院、萍乡横龙洞道院、武功山紫极宫和白鹤峰道观、会昌翠竹祠、赣州玉虚观、宁都翠微峰的金精洞碧虚宫、云台峰云台宫、普道岩紫微宫。其中太平山佑圣宫由于供奉有南宋道士章哲的肉身,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处宫观。
  
  一、佑圣宫现状
  
  佑圣宫全称为天乙佑圣宫,坐落于湖北和江西交界的太平山上的江西一侧。上山后结识了湖北通山县佑圣宫管理委员会的成传友主任,由此了解到了较多现况。
  太平山为江西武宁县和湖北通山县之界山,分属两省管辖,故佑圣宫现由江西九江武宁县和湖北通山县共同管辖,佑圣宫中分设两县的接待处。佑圣宫中现有出家道士二人,其中乾道一名,坤道一名,其余为宫观管理人员。
  宫观内除“祖师爷圣像”(即章哲肉身,当地人称其为祖师爷)、门口的石像、一口古钟外,其余为20世纪80年代新建。正殿供奉章哲肉身。据《江西省志》介绍,文革时章哲肉身被乡人藏于窖中,故幸免于毁。但章哲肉身的一只手仍被掰了下来,所以现在章哲的肉身有所残缺。除此之外正殿尚供奉三清及“天父天母像”(即章哲的生父生母像),当是上世纪80年代新塑的神像。佑圣宫外尚有一处同为上世纪80年代所建的巡山殿,供奉有神像一座。
  章哲在当地的信徒众多,据成传友主任介绍,一年中主要的活动有两个:一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祖师爷生日。那一日宫观人员会为祖师爷洗澡换衣,而有上千人会上山等候分发祖师爷的洗澡水,据称有治病的功效。并从十九日起做法事约五至六天。另一次大的活动被称为庙会,时间是八月初一,自初一起做法事二十余天,由于山上道士人数不足,会请山下道士上山做醮,其中主要是太平清醮。《江西省志》称此为“朝仙月”,信众于此月上山进香,不绝于途。
  
  二、章哲与玄门广慧派述略
  
  据《江西省志·江西省宗教志》、《太平山传奇》及此次考察发现的民国版《太平广惠真君救世佑民宝经》介绍,章哲,字权孙,道号广惠,江西武宁县人。生于宋宁宗三年(1197),幼好神仙,27岁时父母双亡后,遍游名山。后至武当拜真武为师,33岁辞别武当回到武宁,人丝罗山(即现在的太平山)继续修炼传道。《太平山志》记载,章哲曾两次遇到吕祖,并受其传授。后章哲招收郑巡为其弟子,并在丝罗山修建宫观,创立玄门广慧派。章哲称所创立的玄门广慧派,传自武当玄武,又称受到吕祖真传,自称为“武当纯阳大道”。宋理宗二十六年(1250)章哲仙逝,其徒石九模等遵其遗留药方将遗体处理后送回丝罗山,在正殿中建塔供奉,至今仍“双目炯炯,面貌如生”。
  据《太平广惠真君救世佑民宝经》所载,章哲先后受三位皇帝的册封。先是章哲仙逝后,异香簇鼻,数日不息,人皆惊骇,并将此事详告武宁县令,县令将原由上报,宋理宗(1225-1264)于是封章哲为“自然灵应真君”,并“受香火永镇丝罗”。元代,又称章哲化身医太后之病有功,于皇庆二年(1313)加封其为“太天乙佑圣宫,自然广惠真君”。又加封其父母为“圣父圣母元君”。明代,成化丁亥(1467),因章哲显圣助战有功,皇帝改丝罗山为太平山,加封章哲为“仁天教主,太平护国天尊”。北京白云观藏《诸真宗派总簿》载有广慧派的传承字派。据《江西省志》称玄门广慧至今已传至四十代,其三十九代与四十代传人尚健在。
  
  三、关于朝仙月的探讨
  
  《江西省志》称太平山民众八月一日起上山进香为“朝仙月”,但却没有说明为什么民众会将八月作为朝仙月。此次考察了江西多个地方,与萍乡武功山白鹤峰道观的吴道长交谈时,他也称当地也有八月初一日上山进香的习俗,但吴道长不清楚八月初一日上山进香的来历,只是知道是前人传下的习俗。而在赣南的宁都县翠微峰,当地人也称有八月一日起上山进香的习俗,这说明江西各地都有八月上山进香的习俗,也就是说,八月作为“朝仙月”并不是太平山一地的习俗,或者说八月的“朝仙月”并不是章哲的信众所独有的活动。
  《赣州地区志》道教一节中有“真君会”条目,称“真君会是江西特有的庙会,属道教。赣南的真君会始于清代,为纪念许真君(即许逊)而创设的”。“清朝中叶,赣南各县城、墟镇及人烟稠密的村庄,均先后举办真君会,建万寿宫。”“历年农历八月初一(许逊去世之日)定为‘福主日’,家家斋戒奉祀。从初一至初十,信众到当地万寿宫朝拜,并举办庙会。庙会期间,道士前来祝福,乡民前来烧香朝拜、看戏,在农村还举行游村、玩太平龙灯等,此活动一直延至解放初。”
  从上述记载来看,现在江西各地都保留下来的八月初一起的朝仙月,应当是真君会的遗存。自元代以后,由于龙虎山张天师统领天下道教,所以从道教界来看,天师道龙虎宗在江西有很大的影响。但从遗存到现在仍在进行的“真君会”这一民俗所体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我们不能不重新估计许逊的忠孝信仰在民间的影响力。
  
  四、《太平广惠真君救世佑民宝经》述要
  
  此次太平山考察,发现了《太平广惠真君救世佑民宝经》一部经书。此书最后有“中华民国二十六年秋月,武宁太平山属名胜管理会”的署名,故此版本为民国的重印本。关于此经的初作,《太平山传奇》一书称:“宋时,古炎郑真人辑。”此郑古炎当为章哲的首徒郑巡,不过郑巡在建佑圣宫时,先章哲而逝,被章哲封为“头炉香火”,故称郑巡所辑是假托之说。太平山佑圣宫在民国时留有一块古碑,民国版《宝经》在经后的附录中全文抄录了此碑。此碑名为“竺寿翁布施原由”,记录了“大元至正二年春月”老翁竺端向佑圣宫布施田产的事情经过。而《宝经》正文在最后的“上启上奏”中,先是三清四御等仙真,后纯阳帝君、广惠真君,后有章哲各位徒弟的名号,最后有“勒赐竺公寿翁施主真人”,可知此经造作必定晚于大元至正二年(1342)。
  《太平广惠真君救世佑民宝经》前有“持经要诀”、“香赞”、“开经偈”和诸仙真“宝诰”,然后是正文《救世真经》和《佑民真经》。《救世真经》共一篇,为六言诗偈六十四句,内容为章哲自述身世,劝人去恶迁善。《佑民真经》分五章,分别为“法会章”劝人向道、“机理章”述说祸福善恶、“利益章”戒人去贪、“因果章”述说因果报应、“受持章”称受持诵读本经即有功德。后又有《佑民法忏》(共三忏)和《经醮科仪》及疏式例文等内容。
  《太平广惠真君救世佑民宝经》的发现,可以肯定章哲的玄门广慧派是作为一个道团组织而存在的道派,并且在当地的民众中应有较大的影响。
  
  五、散记
  
  由于佑圣宫所处为江西和湖北的交界,由两省管理人员同时管辖,所以在引资开发的问题上不免互有掣肘。所以佑圣宫虽然具有完整地保留着南宋章哲的肉身这一道教界非常少见的情况,但佑圣宫的发展相比与其他各地宫观,还是大为落后。我是坐卡车上山,因为无论从江西一面还是从湖北一面上山,都只有沙石公路,江西一面公路情况较好,小车可以上山,而湖北一面公路年久失修,崎岖不平,只有卡车才能开上山,而车子的时速可能还不到10公里。山上的宫观都于上世纪80年代建造,也亟待更新。
  佑圣宫因为供奉有章哲肉身,所以当地信众较多。但离开通山武宁二县,其影响就远不如九宫山等附近其他名山宫观。此次撰文也有受成主任委托的因素,希望通过此文的流传,让道教界较为罕见的供奉有“肉身章真人”的佑圣宫为更多的民众所知,从而可以促进佑圣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