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依法管理 按规办教

作者:胡诚林




  西安市万寿八仙宫属全国道教重点宫观,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宫观总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住观道士38人,外聘员工35名。八仙宫一直秉承道教传统的丛林管理体制。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八仙宫根据自身的特点并借鉴其他宫观和兄弟教会的经验,在宫观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现将有关做法采撷成文,诚与同道们交流。
  
  一、确立管理思路
  
  严谨正确的管理思路,是把握正确管理方向、实现良好管理目标的基础与前提。
  (一)明确管理宗旨:以人为本,提高自我,团队效能,济世利人,服务社会,形神统一。
  管理的核心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管人的工作上。人既是完成工作的主体,又是一切工作都最终为之服务的主体。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求管理者能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问题。
  第一个层面是处理好团结、教育、组织、调动和提高每个人的外在与潜在能力问题,使之更好地在一个集体或团队的目标下,尽情创造努力奋斗,形成团队精神,达到团队效能。
  第二个层面即处理好那些为工作目标付出劳动和创造的人,如何保证其在工作劳动之后而获得分享正当、合理的喜悦与利益问题,即管理学中常讲的明确责权利。
  第三个层面则是境界提升问题,即如何能使人生的境界由一、二层面提升到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幸福、带去快乐,使三者合而为一。更具体地说来,就是如何使每个人都能实现由个人需要到集体目标,由集体目标到个人权利,再从个人权利升华到他人、社会与国家的利益,最后从他人、社会与国家利益的完全实现,最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我个人称这一管理过程为:个群互利、形神统一的链接式提炼过程。这是我们在考虑确立管理宗旨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明确管理目标:塑造“服务型、教化型、圆融型、和谐型”的当代宫观新形象。
  “服务型”,即一方面要认识宗教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要求宗教教职人员必须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信众、游客服务的思想,改变传统的“我是出家人,你就应该供养”的习惯,做到慈爱众生、恭敬一切,在服务中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教化型”,是指宫观必须能以静态或动态形式把积极向上的道教义理思想展现在众人面前,用丰富多彩的道教宫观文化引人为善、止人为恶、和谐社会、完善人生,给人以智慧,使人受益。用睿智的道教义理,产生向善的社会影响。
  “圆融型”,即强调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发掘、整合、弘扬道教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等融合在一起为现代文明服务。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做到传统的东西现代化,抽象的东西通俗化,粗俗的东西文雅化。同时也要把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好的、能适合的东西融入到道观中来,为我所用,共促发展。形成无碍的和谐。总之,强调圆融就是避免走极端,使道观真正成为感化万物和个我人生,体现真、善、美的重要窗口。
  “和谐型”,即宫观要通过组织、制度、教化等管理手段,促使宫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努力构建和谐、自然、人文、发展的宫观新格局,更好地服务社会,利乐众生。
  (三)明确管理模式: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相结合。
  八仙宫长期以来一直延续了全真派传统的十方丛林体制管理。方丈、监院、都管之下的客、寮、库、帐、经、典、堂、号等执事体系,非常完整。这种传统的丛林体制一度为八仙宫的振兴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这种老的管理形式,有的已不能适应现代宫观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脚步,在保持好传统的同时,进行必要的、适时的创新,如此方才符合管理宗旨,实现管理目标。八仙宫今天的管理模式就是在继承传统丛林体制好的、适用的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管理的模式。
  (四)明确管理主体:管人、管财、管物、管事。
  在宫观的管理工作中,除了管好人并依靠人去实现管理的这一核心环节外,还要管好与人交织、关联的经济、物资、事务(包括政务、教务)这三个重要方面。如何让有限的经济、物资发挥最大效能、价值,怎样使宫观的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如法如仪的进行,此乃管理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问题。
  (五)明确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决策民主化、办公自动化、服务人性化、宣传网络化、形象统一化、环境生态化。
  管理理念,简单的讲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大目标而制定的一种于这种大目标之下的具体管理思路,或者叫管理小目标。因此,管理中的每一个小目标,就是我们实现大目标的必由途径。正如老子所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确定管理理念,能有效地维护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有序性、互动性,避免工作中盲目性、随意性。它与管理模式。管理主体等一并构成了实现宫观最终管理目标的几个重要手段和方法。
  
  二、制定管理措施
  
  有了管理思路、明确了管理方向,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步步去接近目标,达到目标。八仙宫近两三年来,主要从以下方面措施着手:
  (一)加强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道观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八仙宫目前从组织机构上主要设立了以监院为首的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道观政务、事务和教务。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道场法事、外联接待、财务管理、学习教育、房产管理、防火安全、采购、内勤、督查、经营服务、卫生管理等十三个工作组,各个组由组长、组员构成。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工作程序,实行逐级负责制,各小组组员对所在小组组长负责,组长对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对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责、职、权到位,德、能、勤看绩。
  (二)重视制度建设
  由于历史传统,丛林道观在管理中大多习惯于用嘴管理,即当家住持口头言令替代了制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随意性强,个人主观意识强,最后导致管理松散,越管越乱,严格制度的落实,坚持执行制度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有力地防止了工作的随意性,维护了工作的有序性,使各项管理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先后建立了《八仙宫管理委员会组织建设规程》、《八仙宫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八仙宫财务管理办法》、《八仙宫会计制度》、《八仙宫食堂管理制度》、《八仙宫殿堂管理制度》、《八仙宫聘用人员制度》、《八仙宫道众、职工福利侍遇实施办法》、《八仙宫道众、职工请假制度》、《八仙宫外聘工作人员考勤制度》、《八仙宫经乐团管理制度》、《八仙宫学习制度》、《八仙宫会议制度》、《八仙宫卫生管理制度》等二十项管理制度。
  (三)坚持决策民主化
  正确的决策乃事情成功的前提。为避免决策失误,多年来我们管委会在作重大事项决定之前,必须召开管委会全体委员会议,对决定事项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多方交换意见,必要时还要召开全体道众的会议,听取全体道众的意见,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后方作决定。对于一些日常工作上问题,一般由有关工作小组召开小组会讨论决定。小组决定不了的形成的小组会议意见后,提交管委会办公室研究决定,办公室决定不了的形成办公室会议意见后,提交管委会研究决定。这样就使得整个事项在决策过程中,大家都有机会参与,集思广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也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合理规范的工作程序保证了正确的民主决策。
  (四)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古老道观新管理。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数字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几乎已成为衡量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近年来,八仙宫已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在宣传方面已建立起自己的网站(www.baxiangong.com),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形式来介绍宗教政策,弘扬道教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保护文物、防火安全工作上还采用了防火、防盗电子监控系统,有效地维护了庙院的安全,减轻了人工管理负担。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