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儒道生命观比较研究

作者:奚刘琴




  可见,在生命的产生上,儒家认为皆是“天命”所赋,是天道自然之体现;道家则将生命产生的终结根源归结为“道”,体现了一个“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论。尽管二者的表述不同,但都将宇宙万物的产生看作是自然而然的“天命”或“道”之周流与显现,具有了生成论与本体论上的意义。在对生命过程的看法,儒、道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两者都以生为劳,以死为息,都能对死抱有不忧不患的平静态度。所不同是儒家一向秉持“乐生哀死”的传统,以对生的关注来回避对死的直面,并认为死是当哀的,十分注重丧礼;道家对此的思考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智慧,反对繁文缛节、重丧厚葬,以因顺自然来守住生命的本然之“道”,此根源在于儒家重视社会性、道德性的人生,而道家重视自然主义的人生。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儒家追求“孔颜乐处”的道德人生价值,此是一种不为环境屈服的姿态,一种洁身自爱、傲然而立的“士君子”性格。道家则将“自然朴真”做为最本然、最应当追求的生活状态,反对一切刻意的雕琢与伪饰,此是一种质朴无华、云淡风清的超凡脱俗。这也造就了其后几千年中国人所追求的两种生活理想。在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上,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但在极端条件下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追求精神的永存,此在于儒家把人的生命价值、生死意义都系于道德一身,认为追求仁义道德比保全个体生命还重要;道家则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重身、惜身、厚生、爱生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此在于道家把人的生命价值系于自然,认为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状态。最后,在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上,儒家秉持“积极入世”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道家则提倡清静淡泊、卑下守弱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柔弱的姿态处世,甚至避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隐退,实际上相互补充而协调,表现在古代士子身上则为“得意则尊儒入世,失意则崇道避世”。
  一言以蔽之,儒、道两家尽管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有诸多的差异,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儒家的社会理想、道德价值是其生命观的主要支点和终极指向,而道家的自然主义是其生命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旨趣。两者互异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主要内容。
  
  注:
  ①《诗经·大雅·烝民》,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75页。
  ②《系辞·下》,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65页。
  ③《易经·乾卦》,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页。
  ④⑤⑥⑦[13][14][15][16][21][22][23][29][30][31][32][33][34][39][40][41][42][4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7-188页,第72页,第88页,第157页,第105页,第112页,第112页,第92页,第59页,第70-71页,第168页,第166页,第161页,第39页,第190页,第71页,第163页,第50页,第163页,第91页,第137页,第82页。
  ⑧⑨⑩[11][12][17][18][19][20][24][25][26][27][28][35][36][37][38][45][46][47][48][4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页,第163页,第232页,第261页,第85页,第87页,第342页,第157页,第188页,第96页,第309页,第261页,第163页,第194页,第239页,第109页,第295页,第257页,第212页,第134页,第350页,第178页,第357页。
  ③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岳麓书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