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张三丰与崂山道教

作者:王 驰




  古老的中国道教,自其创始以来便不断追求着超越世俗的神仙理想。而遍布于华夏大地的名山大川,多有为道教“洞天福地”者,从而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道士们在实践长生成仙道路上坚实而又凝重的足迹,并以大量的古迹遗存成为道教文化的天然博物馆。在山东半岛西南部的大海之滨,有一座被人们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的道教仙山——崂山。虽然它由于“僻于海曲,举世鲜闻”,并未被纳入道教正规的洞天福地谱系中去;但其悠久深厚的道教历史文化以及《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香玉》、《成仙》等名篇的广泛流传,使崂山逐渐成为享誉天下、众所公认的道教圣地。
  早在道教创立之前,崂山地区便萦绕着浓郁的仙家云气,是方仙道的发源地。据说秦始皇曾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从距崂山不远的“徐福岛”出发,为其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汉武帝亦曾登临崂山,眺望蓬莱仙岛。而自汉末道教日趋形成之后,崂山地区更是上承仙家之风,成为道教流传、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崂山道教也在整个中国道教史上书写了精彩的篇章。自《太清宫志》中所载汉代张廉夫来崂山开山建庙宇以来,千余年而下,经历了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不知有多少抱道高士、真人宗师在这座海滨仙山上用自己的智慧、修证与道德传承弘扬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并推动了崂山道教的不断发展。在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元时期全真道创立之后,以“全真七子”中“长春真人”丘处机为代表的一批高道大德纷纷来到崂山“讲道传玄,宏闻教义”。自此后,崂山各道观很快接受了全真道派“内炼真功,外践真行”、“不娶妻室,不食腥荤,注重清修”的教义,全部皈依了全真派,从而使崂山逐渐成为道教全真派的“天下第二丛林”。世间所传“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美誉更是道出了崂山全真道备极一时之盛。所谓“积水成潭,蛟龙生焉”,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必然孕育出超凡脱俗的道教大师。尤其是在元明时期,崂山道教中先后出了几位修行有大成就的高道,其中首推在中国道教史和武学史上开宗立派、名垂千古的一代侠道张三丰。
  作为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教“隐仙”,一代宗师张三丰留给世间太多的“谜”。他的生卒年月、他的名号、他那高深莫测的丹法武功以及词玄意奥的道学著作,都使我们后人在了解认识这位千古奇道时如入云雾之中。但有一点是为世人所公认的:张三丰之所以成为谜一般的人物,很大程度上与他终生浪迹天涯,遍游天下名山大川而行踪无定有关。可以说,张三丰能够取得震古烁今的道学成就,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四处参访道山,不懈地学道修炼。而据历史文献和方志记载,张三丰身为全真龙门派的道士,曾多次来崂山修炼、传道,与崂山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张三丰被《太清宫志》称为崂山道教祖师之一。他修身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对崂山全真派道教有很大影响。
  张三丰的名号籍贯向来众说纷纭,按照现今较为流行公认的记载,他名通,又名金、思廉、玄素、玄化、君宝、全一,字君实、玄玄、三峰、元一、铉一、三丰,道号元元子、玄为子、玄玄子,还有一个世所共知的别号“邋遢”。张三丰祖籍江西龙虎山,于南宋淳祐丁未年(1247年)生于辽阳懿州。他自幼聪敏颖悟,骨器非凡。但五岁左右时双目失明,多方求医而无效。幸有全真龙门派碧落宫主持云庵道长收他为徒,并携其出家。在这期间,云庵道长一面给幼年的张三丰医治眼疾,一面以道学相授。很快地,三丰不仅双眼复明,而且以其超凡的悟性博通道经,深有所得。七年之后,云庵道长已尽授己学于三丰,遂命其回家。张三丰回家之后复专攻儒经,并于十四岁时参加乡试而高中。旁人皆视其为神童,谓荣华前途不可限量。但张三丰自幼便深结道缘,不慕名利,立志不于宦海中沉浮。终于在后来机缘成熟时他便继续出家修道,云游寻访明师高人。
  张三丰龟背鹤形,仪表神异。而他云游的去处也多是具有悠久仙道传统的名山大川。据其所著《云水集》中《东游》一诗所述:“此身长放水云间,齐鲁遨游兴自闲。欲访方壶圆峤客,神仙万古住三山。”在东游齐鲁仙境的过程中,素为海上仙山的崂山自然成为张三丰寻访的一个重要目标。
  1277年,张三丰第一次来到崂山。他在明霞洞后山的洞中修行了十多年,之后便开始西行和南游继续寻师。他浪迹天涯,历尽艰辛,为的就是能遇到真正的道门明师给他以指点。尤其在宋元以来道教内丹学兴盛的趋势下,得承内丹养生的秘诀大道更是当时张三丰所尤为冀望的。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1314年张三丰67岁时在全真道祖庭所在地——陕西终南山,得拜“希夷高弟子”火龙真人为师,蒙其授修真要道。终南学道四载后,三丰复奉师命出山隐世修行。在这期间,他精研勤修内丹养生之学及武学技击之法,并能将此两门绝学融会贯通,自成体系,从而使其道家内外双修功夫达到出神入化的高超境界。特别是他在武当山面壁九年,开创了丹武合一的崭新的道教派别,为中国道教史和武学史写下了光耀千古的篇章。
  伴随着一身的仙风道骨,已经成为一代宗师的张三丰于1334年第二次来到崂山。他先后在太清宫前的驱虎庵、玄武峰下的明霞洞等处修行多年。在这段时间中,他的道学修为更加超俗,甚至可以达到“散则为气,聚则成形”的境界。而这时的张三丰也开始留心著述,今天我们看到的《张三丰先生全集》中不少论著都是在崂山的庵、洞中完成的。以《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玄要篇》、《无根树词》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道学著作对后来的道教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载后,张三丰再离崂山而赴青州云门山等处云游。自此后,高超的道家功夫,侠肝义胆的作为和来去莫测的行踪,使张三丰在全国各地留下了大量神话般的传说,既而声名远播天下。以至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几次下诏敦请“神仙”张三丰出山。但张真人岂是为富贵权势所动者。他闲云野鹤般地赋诗给当朝皇帝:“流水行云不自收,朝廷何必苦征求。从今更要藏名姓,山南山北任我游。”从此更是四海为家,令人难料其行止。但明朝皇帝还是对张三丰十分敬仰,又多次派人访请张三丰入朝,却也多被三丰巧施以“元神脱壳”之术遁去。结果当时有好几位钦差都因妄言张三丰去世而犯“欺君”之罪。是以有明一代,张三丰在朝野上的地位和威望于道教史上是罕见的。明朝廷屡次敕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玄妙真君”;他也是历代崂山道士中受皇帝敕封最多的一位。
  据云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三丰第三次回到崂山。初时住在山民苏现家中,后入深山埋名隐居。这一时期张三丰通过移栽花木对崂山道教宫观的园林建筑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他移植了“耐冬”山茶。据明代崇祯年间御史黄宗昌编撰的《崂山志》记载:“永乐年间张三丰者,尝自青州云门来于崂山下居之。邑中初无耐冬花,三丰自海岛携出一本,植于庭前,虽隆冬严雪,叶色愈翠。正月即花,蕃艳可爱,龄近二百年,柯干大小如初。”这株植于太清宫三官殿的耐冬山茶,至今犹存。它高近7米,合围近1.8米,专家估算树龄约600余年,与史志记载张三丰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所植,在时间上完全吻合。现在国内植物学界的学者对这株山茶树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山茶之乡云南,像这样的树龄和长势也是非常罕见的,更不要说在冬季冰封千里的北方了。可以想见,内丹养生功深的张三丰真人当年植下这傲寒长生的“耐冬”山茶,很大程度上正是象征了道教哲学及修炼中所主张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以及“道在养生”、“仙道贵生”的深刻思想。而此山茶怒放之时,又似落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的雪,其美景又给文人墨客以灵感。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在崂山居住时即受此山茶花树之启发,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名篇《香玉》。文章中身着红衣,令人见而忘俗的花神“绛雪”,其实就是蒲老先生对张三丰手植的这株山茶花树所进行的艺术塑造。而随着《聊斋志异》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崂山山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今天,崂山及青岛各处都有“耐冬”山茶,实在是张三丰真人的一大功劳。而自张三丰以后,崂山各道教宫观也开始大兴栽植名贵花卉之风:太清宫除山茶外陆续从南方引栽了桂花、梅花、灯台花、银薇、小叶黄杨等;上清宫则引植牡丹、玉兰、紫薇、芍药等;其他玉清宫、华楼宫、明霞洞等亦均各有名花引植入院。所以,张三丰当年在崂山移栽树木花卉,为中国道教宫观园林增添了意韵深远的哲学底蕴和美学内涵,对明朝以后的道教建筑文化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当时全国各地较著名的道教宫观,都非常重视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卉树木的栽培,而且不同派系的道观长期栽种象征本派特色的花卉。例如全真道华山派的道观中多栽植紫薇以象征门派,这是为了纪念五代时华山道教中杰出的养生和数术大师——陈抟老祖。据传他著有奇书《紫微斗数》,乃是与奇门、六壬相比肩的数术绝学。这种以花卉象征道派传统的方式,其实也正符合了道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思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