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拥有宽容

作者:蒋理滢




  众所周知,净明道渊源于东晋许逊,以“净明忠孝”为核心,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为“垂世八宝”。愚生仅对“垂世八宝”中“宽容”的肤浅理解略作阐述。
  老子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宽者广之极,容者和之极,大海因为具有容纳百川的谦下之性而显波澜壮阔,从而源远流长、终古不忒。
  有容乃大,森林包容了鸟的鸣唱,有了鸟语花香;山川包容了草木的生息,有了郁郁苍莽;天空包容了星星的闪烁,有了幻漫的星空;“道”化生万物并包容了万物的多样性,才有生机勃勃的景象;不同领域的学科因为包容了每一次前人创新的失败,才推进科学技术步步向前发展;道教也因为融摄百家思想之所长,不断创新,才使其在教理教义的思想上不断完善,从而陶铸了无数的高道大德。
  宽容是一种理解和体谅他人的豁达大度,它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清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其主人是张英同朝共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回复曰:“手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英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深受感动,命家人也把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结为友好之邻。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使“将相之和”流芳百世,因为蔺相如的宽容,才使廉颇负荆请罪,使强秦不敢轻意加兵于赵,宽容竟产生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宽容是深厚的涵养,它需要一颗慈悲、谦下、无欲之心及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一种人生境界,需要我们用透彻的心灵去认识和感悟。
  《庄子》云:“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唐太宗作为一位国君,不妄自尊大,不目无天下,而是英明地接纳魏征之直谏,也包容了许多大臣的谏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只有心常处于无欲之静,才能容人、容物,不但容志同道合之人,还更应兼容意见不同者,特别是反对过自己的人。
  老子云:“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不仅要宽容待人,还应审时度势,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谨言慎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别人不经意冲撞了你,内心一定会不安,若你以一颗宽容之心待人,就会增加彼此的信任,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力。它包含了宽容的民主性内核,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宽容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人愿意团结在你的周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以勾心斗角、相互中伤取代了宽容,使人与人心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之迷其日固久矣”,因此,人的心灵要时常进行涤荡。
  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那么,人与自然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呢?各种颜色之间如果不相互融合,就不会调出奇幻美丽的色彩。宽容可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宽容的结果会使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唯宽可以得人”实属至理名言,可见真正拥有宽容才不会四面树敌而使自己陷于窘迫之境,宽容可使你减少纷争、嫉妒的欲望,无论对你的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都大有裨益。人人都需要宽容和被宽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宽容别人,也宽容了自己,给别人一些空间,自己获得的将是一片蓝天。
  当然,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容,要有个“度”,要有自己的主见,对那些良心未泯、幡然改过之人可以宽容,但对那些穷凶极恶之人不能宽容,否则就变成纵容,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老子云:“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汲身不殆。”如果人人都能宽容,以诚相待,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加融洽、祥和,多年后,你会发现人生的道路上,你留下的是令人陶醉的风景。
  中华民族正以宽容博大的胸襟屹立于世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学院坤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