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道教义理之学的基础、结构、枢论与亮点(五)

作者:李养正




  六、道教义理学五部类中的五大重点
  
  道教义理之学,在宏观整体内容结构框架上虽可按其内涵分为天道、地道、人道、神道、仙道五大部类,各有侧重与特点;但部类之间又具备有机的密切联系,多有相互交叉、呼应、映衬、衔接之处,亦即有着共同强调、环绕、阐发的聚焦重点。我以为,其共同关注的重点有五:一曰重道(宗元),二曰重德,三曰重生,四曰重和,五曰重术。
  道教经书甚多,内容融摄广泛,包罗万象,揆叙万类,诸如义理哲言、科仪规范、灵符神咒、修养方术,粲然靡所不载。但虽云丰湛,却也颇显庞杂。要对其义理规范进行清晰明辩,则务必先进行一番大致地梳理、归纳,使能对其主体内容重点,有所了解、把握。我对道教义理五大部类内容的重点,浅见如下:
  (一)重道(道教宗元):它既是道教最高、最根本的信仰,也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中心。一切理论、修养、规范、科仪皆是围绕这个思想中心运作,即阐发、延伸、融摄。一切道经道书,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论证“道”的永恒常在与创造、支配宇宙一切的无限权威和力量。一切运作、行持,皆以尊道、循道、法道、证道、与道合一为圭旨。道教的信仰与文化体系,就建筑在这个基础之上。而“道”这个字,从文字解释的角度来说,却不是一个单义词,而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因所论课题之别,而含意便有别,各有所宗,亦各有所指。道教思想,渊源于我国殷商时代的鬼神崇拜,战国时代的方仙信仰,两汉的黄老道。它所说的“道”,除具有本原、运化规律、理念、道路、方技等意外,更具有灵性、悟性、善性、神性、阴阳变化、五行生克等宗教性含意。道教宗仰的“道”,信者认为外能创造、支配宇宙一切,维护宇宙和谐与人世社会安宁,内则能主导人的心性、形体的安适和康健,总之,认为“道”是精奥的“真理”,最圆满的精神追求与归宿。
  (二)重生:重在阐发和论证“生”与“道”的关系,“仙道贵生”,生道相依相守,有道则生,失道则死,生道合一,则长生久视;重生轻死,务生为乐;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更主生态平衡,珍视一切动植生命。其所含主要论点为:1.强调“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道教首要宗旨,认为人生是珍贵的(载《灵宝度人经》)。2.重生轻死,生生死死,乃自然事(人寿应是180岁)。在生乐生,生活宜丰,死后祭祀、供献宜简(载《太平经》)。3.强调“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个人生命年岁的长短,全赖自身的修养和锻炼,并非“天命”所决定,能同自然灾害、疾病及衰老抗争,自然保健长寿(载《西升经》、《抱朴子内篇》)。4.人生品格价值是多层次的,上品之人,毕生为真理、为正义、为公益事业而献力,效忠祖国,济世利人;中品之人,能接受教化,清静自正,向善行善,受人尊敬,进而可修仙道;下品之人,仅有动物属性,缺少人性、理性,顽劣作恶,不接受教化,为恶人,天理国法必惩之。(载于大量道教仪范、规戒、传记、灵验记之中。)这启发人们在人生观方面要树立自尊、自爱、自重观念,无愧人生,珍视人生价值。5.为追求长生久视,发明和融汇了很丰富的古人养生保健的方术,注重肢体运动、心性修养,也重视医药卫生,为我国传统的养生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载道教《道藏》方法、众术类中)。
  (三)重和:重在阐发和论证“道法自然”则宇宙和谐。反对战争,反对以强凌弱,则社会安宁;内求阴阳调和,则体安人寿;处世“和光同尘”,则谦虚受益,自然和谐,社会和平,世人祥和,无水旱虫兵疫之灾,是人类幸福、社会发展的关键。其所含主要论点为:1.宗仰、阐扬道家“道法自然”、“冲气以为和”之说。认为大自然最为完美、最为和谐,世人应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热爱自然,勿践伐一草一木,维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最佳状态。自然和谐则风调雨顺,万物繁盛,天无灾异,地多祥瑞(载《太平经》及《戒律》)。2.反对人世间发生战争,“兵者不祥之器”,“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反对社会动乱及一切不安定因素,主张世界和平,使世人安居乐业,竟其天年(载《道德经》、《太平经》)。3.处世接物,谦和为贵,“和光同尘”,“知和曰常”,不炫己德,光而不耀,平易共处乃可益生(载《道德经》)。4.以天地为父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失者死,顺者生,故养生贵在守“和”(《云笈七签·九守》)。清净怡和,人之性,顺物不逆,自然之性,“神静则心和,心和而神全”,怡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其心,则不诱于外,自然心身康泰(《云笈七签·七部语要》)。
  (四)重德:重在阐发和论证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与人之间和善相处的纲纪。修养道德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修证成仙的阶梯,劝善规过,勉人为善,功德圆满,必获吉庆;善恶报应,如影随行,天道承负,无可逃慝;醮仪祭祀,解厄度亡;慈心于物,济世利民;地狱五道,警人为恶;清规戒律,严谨修持;功过宝典,检束自律;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天有司过之神,世有惩恶之刑,不履邪径,不欺暗室,其所含主要论点为:“道德”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制衡和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用伦理准则、行为规范,维护社会安定的纲纪。我国的传统道德,儒家以“天启说”为思想来源,阐发而为名教纲常、四维八德。道教出现后,融摄世俗传统道德的内容,而与道教信仰相结合,使道德宗教化,宗教道德化,宣传“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子)降授《道德经》,启迪道德纲纪,“老君”即道德的化身,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楷模。认为道德原起于“道”,其后宗“道”之士,以戒、规、斋、仪、愿念、百药、百忌等形式,营构了道教的道德规范体系,成为“宗教道德”中之一系。以“道”的威严,“神”对善恶的鉴察和奖惩,用鬼神的威慑力量,遏恶扬善,定为修善证仙的途径。道教的道德规范,实质上与我国传统道德在基本内涵、社会功能上是一致的,不过更以“神”的诫命,加于信道者与社会,并逐渐使其“善恶观”、“天道承负观”、“因果报应观”融入我国的传统道德。如《初真戒说》中说:“出世于入世之中,达身于省身之内,实有佐于王化,绳人于众善也。法中之戒,即正心诚意之学;戒中之法,即治国齐家之化,不过欲人循文归正,借此知玄,……道律治己,王律治人,二者表里,以扶世教。”道教的道德规范,对信道者以及通过道教文化影响社会道德风气,扬善遏恶,从而维护社会秩序,消弭动乱,是有着明显功能的;特别是在它所维护的社会安定,在客观上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时,它的积极效果则更是不可否定的。道教道德诫条,针对社会人的禀性素质的多层次性,其规范方式与目的也相应是多层次的。认为:上品之人,身先无犯,是道德楷模;中品之人,心有上下,观境即变,施以教化,可塑从善;下品之人,恶心万般,有的尚可禁制,有的身同禽兽,有人形而无人心。(见《初真十戒》与《说十戒》)道教注重对中品人施以“善恶观”、“因果报应观”、“天道承负观”的教化,对下品人则重警告与禁制。“思量作恶,化为地狱恶鬼;思量修善,化为天堂善神”、“邪淫化为犬豕,仁慈化为圣贤”(《初真戒》)。《智慧上品大戒》甚至向信道者及社会发出庄严呼吁:“宁守善而死,不为恶而生?选”白云观《清规榜》说:“身命为本,廉耻为重?选”道教可以说是道德型宗教,它制订的戒、规、仪、斋、愿念、百药 、百忌等诸种道德教条,在《道藏》经书中收载十分丰富,我以为其中基本内容不仅仍在广大道教徒行持中存在,而且对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也是仍有一定教化导善价值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