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道教劝善书中的伦理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作者:安 荣




  实际上,尽管道教善书是以行善获福的利益来引导着人们遵循各种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但它所宣扬的这些伦理规范在任何社会都具有普适性,如为官的要操守廉洁、经商的要童叟不欺等规范仍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所大力提倡。
  
  4.慈心关爱的生态伦理观
  道教自创建时就继承了老庄的“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3}及“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34}的思想观念,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同生共存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为一个生态共同体。因而,人与之打交道时也应与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时一样,必须恪守一定的伦理道德,“我们不但要考虑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同伴,而且要考虑到所有可能由于我们的行为而感受到(不论多么间接地感受到)快乐和痛苦的低级动物;还要考虑到宇宙中存在的所有其他的存在物(如果有这样的存在物的话)——只要他们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受到影响”{35}。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要怀着对生命的敬重与热爱的心情,珍惜和善待宇宙万物。
  道教善书同样继承了这一“天人合一”的观念,劝化人们以慈爱之心关爱自然万物,“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人能关心于物命之微,方便救护,则杀机自泯,仁心渐长矣,有不永享福寿者乎!{36}”“利物利人,修善修福。”{37}也就是说,福运会在慈爱万物的行为中得以实现。因此,道教善书有关生态伦理的教育思想亦相当丰富,制定了较为详细的人与动物、植物、生存环境等相处的行为规范。如劝化人们“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坚决反对“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用药杀树”、“春月燎猎”等恶行,而极力倡导人们“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虫蚁,禁火莫烧山林”{38}等。并且,道教善书对人对待万物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功过量化,如规定:“救有力报人之畜(马、牛等)一命为十功,救无力报人之畜(猪、羊等)一命为八功”。或者是,“故杀有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十过。误杀为五过。故杀无力报人之畜、飞禽走兽之类一命为十过,误杀为四过”{39}等等,累功过而记,年终总帐,功大于过,则预示着会有好运到来,而过大于功,则会有恶运降临。
  总之,道教善书劝化人们以慈爱之心关爱并善待万物,通过敬重所有生命体并进而完善人类自己的生命,这不仅是符合生态原则的,而且是极富价值的高见,其合理之处完全可以为我们现代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道教劝善书伦理思想的教育方法
  
  道教善书伦理教育思想的内容涉及面甚广,但无论怎样庞杂充盈,其所要达到的中心目的是明确的,即劝化广大信徒及民众积德成仙,安己利人,稳定社会。为了使所宣传的伦理思想为广大受教育者接受并践履之,道教善书采用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
  1.神道设教法。道教善书把神灵视作人伦的最高主宰,认为神都是有意志、有目的、能主宰人间一切的具有人格的神。神无处不在,如人头上有司过之神,身中有三尸神,家中有灶神等。这许许多多的神能够监察人间的一切,时时刻刻都在监视着人的言行举止,而且根据人的言行举止的功与过进行赏善罚恶,“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40}。此外,这各种各样的神灵对人的监督,不仅仅是人的言论和行为,还包括人头脑中的念头,如“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41}等。
  既然人的一言一行乃至一动念头都逃不过神灵的法眼,因此,人无法瞒着神灵有恶端邪念,而只是时时处处告诫自己不要胡作非为,应诚心持善做好事,“行时时之方便,积处处之阴功”{42}。唯有如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43}。因此,道教善书的这种神道设教法,比任何法令都来得严厉和见效,它能深入人心,涉人魂魄,从而使得广大信徒和民众面对神灵的巨大威力而不得不自觉地弃恶从善,尽力地修善积德。
  2.榜样示范法。道教善书为了使其所宣扬的积善得福的观念更易于打动人心,吸引人们弃恶从善,从而促进其伦理教育目的的实现,往往通过榜样的道德行为来供人们学习效仿。如《阴骘文》开篇就是文昌帝君的现身说法,“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因文昌帝君是道教崇奉的神灵,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学问、科举士子等的典范代表及守护神,所以,他本人的献身说法即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带头作用。此外,在道教善书里出现了好多道教所奉祀的神祇,其中有好多都是我国古代的伟人和圣贤等,道教善书通过这些无以数计的榜样人物的高尚的道德行为而无声地教育了世人。
  3.动机引导法。道教善书劝人言善行善,并不是单单地一味强调个人的支出,而是在“善恶福祸”的生命伦理观的指导下,强调“德福一致”,认为只要你“行时时之方便,积处处之阴功,利物利人”,那么,就会“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也就是说,只要你行善积德,就会得到一定的物质的、特别是精神的满足,就会有福报回赠,即行善的结果,并不只是对人有利,利己在利人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而正是因为利人的同时也利己,才从而激活、唤起了受教育个体内在的道德需要,引发起了强烈的道德行为动机。道德行为动机对道德行为能起到支持、鼓励、推动的作用,是道德行为力量与持久性的来源。由此,受教育个体在其道德行为动机的促使下,不但从心理上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善书所宣传的伦理规范,而且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能够长时间地笃行它。因此,通过引导受教育民众的行善积德的道德动机,道教善书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也就实现了。
  4.理想与实践相结合。道教善书劝化广大信徒与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一心一意地远恶近善,其手段是使人们拥有最终会得福去祸、长生久视的美好理想。为了便于人们一步步循序渐进地践行之,道教善书为人们详细规划了不同层次的理想目标,如“人有善则心定安,十善则气力强壮,二十善则无诸疾病……一万善则为太上玉皇帝”。只要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心怀理想,孜孜行之,成神成仙的最终理想就会实现。即便是在现实的社会中善行没有得到善报,人们丝毫不会怀疑善报的到来,而是会以为自己的努力不够,需要自我更严格地要求和实践,坚信在自己虔诚的笃行过程中一定会有福报。
  总之,道教善书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从而使其所宣扬的伦理道德深入人心,收到了切实有效的教育效果。
  
  注:
  ①②④⑤⑨⑩{15}{16}{17}{20}{24}{26}{28}{30}{40}{41}{44}《感应篇》。
  ③《关圣帝君觉世真经》。
  ⑥⑦{27}《关圣帝君觉世宝训》。
  ⑧《关圣帝君救劫宝诗》。
  {11}{25}{29}{37}{38}{42}{43}《阴骘文》。
  {1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128页。
  {13}《感应篇集注》。
  {14}{18}{19}{23}《文帝孝经》。
  {21}{22}《文昌帝君功过格》。
  {31}《关圣帝君显应戒士子文》。
  {32}《劝世归真》。
  {33}《庄子·齐物论》。
  {34}《老子·六十四章》。
  {35}乔治·爱德华·穆尔著,戴杨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6月。
  {36}《感应篇图说》。
  {39}《太微仙君功过格》。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学院教育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