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促进道教的自身建设

作者:本刊评论员




  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胜利闭幕,今年的两会意义不同寻常。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蓝图,鼓舞着人们奔向新的征程。而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保证这一宏伟计划的完成,也成为会议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议题。胡锦涛主席2006年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胡锦涛主席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为此,胡主席提出了“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语言精辟,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切中了当前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关乎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安宁和人民的永久幸福,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今天,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宏伟的“十一五”规划蓝图,振兴中华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实证明,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社会风尚,才能凝聚人心、提高思想境界、自觉妥善地对待和处理社会各类矛盾,激发人们向上和奋斗的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努力去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进程。如果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前,以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准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对于我们道教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八荣八耻”不仅是对今天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同道教的优良传统相一致的。我们坚持爱国爱教的立场、加强道教界的自身建设,自觉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都应把“八荣八耻”作为实践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现在全国人民已经行动起来,各行各业都提出以“八荣八耻”来指导和规范社会道德,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标志和主要内容。可以想见,这必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股强劲的推动力,促进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国道教协会于4月18日发出通知要求道教界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行动起来,我们道教界首先要在各级道教协会、各地道教宫观和道教院校中认真学习和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把“八荣八耻”作为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遵纪守法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次,要宣传“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在教内营造一个“知荣辱、明是非”的良好舆论氛围,以此促进道教的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第三,要本着反对空谈、勇于实践、重在实效、不断提升的精神,积极倡导“从我做起”和“从现在做起”,把“八荣八耻”切实贯彻到每个人的日常行动之中,使道教界的素质和工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维护社会的安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