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正一之法”与“上清之法”
作者:张敬梅
一
潘师正(586-684)字子真,是隋唐时期著名道士,也是高道司马承祯的老师。据《旧唐书》记载,潘师正曾对司马承祯说:“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潘师正和司马承祯都是上清派的宗师,为什么史书说他们传的是“正一之法”呢?这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将“上清之法”误作“正一之法”。陈国符在《道藏源流考》中明确指出此说有误:“据引日唐书》,本作正一之法,盖误,当作上清法。”很多学者支持这种观点。但是,无独有偶,据《旧唐书》记载,吴筠也曾“乃人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土,传正一之法,苦心钻仰,乃尽通其术。”这段话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它以唐礼部侍郎权德舆所作的《吴尊师传》为蓝本。该《传》称:“吴筠,字贞节,鲁中儒士也。……乃人嵩山,依体玄先生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苦心钻仰,尽通其术。”权德舆的说法值得深思。众所周知,唐代是道教极盛的时期,许多文人对道教都有浓厚的兴趣。权德舆身为礼部侍郎,又为吴筠的文集作序,对道教及吴筠本人都应当有一定的了解,为什么他说潘师正传给吴筠的也是“正一之法”呢?
另一种观点与陈国符等人截然相反,认为《旧唐书》中“正一之法”之说是完全正确的。卢国龙指出:“从《道门经法相承次序》看,潘师正虽有所因习于陶弘景甄别整理的上清经法,但不外乎洞宫及神仙谱系等内容。他所得传的,主要是《正一经》创例的七部经法,其述道书道教源起等,盖与《玄门大义》同一渊源,其书卷下并列有七部名目及卷数,此法无疑自臧矜、王远知传授而来,至于他条列诸名数以申述教义,更是宋文明、臧矜重玄一派的学术遗风。潘师正授学司马承祯时称传‘正一之法’,盖是实非误。”此说的侧重点在于王远知曾以臧矜为师,而臧矜本人正是天师道领袖。作为王远知的弟子,潘师正受到天师道的影响远大于其受到的陶弘景所传上清经的影响。
第三种观点为日本早稻田大学道教研究所所长小林止美不久前指出:“上清派不仅不是唐代道教的主流,而且到了唐代上清派根本不存在,唐代道教的道士都是天师道的道士。”这种说法否定了除天师道以外包括上清派、灵宝派等一切其它道派。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认为有一个上清派存在,是因为人们把天师道传授上清经篆的系谱误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上清派的系谱。潘师正、司马承祯等人不是上清派道士,而是接受了上清经篆的天师道道士。虽然这种观点较难为大家所接受,但此说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说潘师正传给司马承祯的是“正一之法”而不是“上清之法”。
还有很多学者持一种相对折衷的观点。他们认为,唐代的茅山宗吸收、融合了正一派的思想,《旧唐书》中关于潘师正传“正一之法”的记载就是证明:“这表明,陶弘景时正一法已为上清派吸取,上清派演化为茅山宗后对正一法的传承不断。……自陶弘景以来到唐代,正一法一直是茅山宗传授经教的内容之一。正一法已溶人茅山宗。”
对于同一个问题,学者们的回答明显存在重大分歧。这说明,关于唐代道经与道派的关系,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潘师正向司马承祯传授了哪些经典?是上清派经典,还是正一派经典?亦或二者兼而有之?唐人卫阱与司马承祯年代相近,又是司马承祯弟子,所以他所作的《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一直被当作是研究司马承祯的最可信的史料之一。据《庙碣》所称,潘师正曾为司马承祯传授符篆、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并“以《金根上经》、《三洞秘篆》、《许真行事》、《陶公微旨》,尽授于我尊师。”《金根上经》全名《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是早期上清诸经之一。据陈国符在《道藏源流考》记载,早期上清诸经“今大部尚存于世;但多误入正一部。”《金根上经》目前正是存于《道藏》正一部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存神、服气、念咒、佩符等法。《许真行事》是关于上清经的造作者许谧的传记。《陶公微旨》应不是特指某一经典,而是包括《真诰》、《登真隐诀》等在内的陶弘景著作的总称。上述经典都属于上清经体系。《三洞秘篆》指洞神、洞玄、洞真三洞法篆,如正一派的盟威篆、高玄派的紫虚篆、异玄派的异玄篆等。在唐代,三洞法篆之间只有高低层次的区别,而没有门户的隔阂,上清法师传授三洞法篆本在情理之中。所以从所传经法的内容上看,潘师正传授给司马承祯的经法主要是上清之法。《庙碣》中还说司马承祯:“天锡奇表,神仙正性。老庄大旨也,引而申之;杨许内学也,默而存之。”所谓“杨许内学”,指的就是杨羲、许谧一系的上清经。上述史料足以证明,潘师正所传的经法主要是陶弘景一系的上清经。
三
那么,潘师正等上清宗师是否也传授正一经呢?答案是肯定的。上清历代宗师不仅传授上清经,还传授包括正一经、三皇经、灵宝经等在内的三洞真经。
对于茅山宗所传的经法,唐代史料中多称其为“正法”、“大正真法”、“三洞法”或“三洞真经”。《旧唐书·司马承祯传》是以唐代李渤所作的《真系·司马承祯传》为蓝本,二者在文字上几乎别无二致,只有一处明显不同。据《真系》称:“(司马承祯)事体玄先生,传其符篆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体玄先生特相赏异,谓曰:我自简寂先生传授正法,至汝六叶矣。”《真系》中的“正法”与《旧唐书》中的“正一之法”,文字差别不大,含义却大不相同。什么是“正法”?文中的简寂先生是指南北朝时期以“总括三洞”道教经典而著称的陆修静。虽然他曾分别了三洞经法的晶级,排定上清、灵宝、三皇的次序,但他在整理、传授三洞经法时却以兼收并蓄为原则,所以后世许多道派如上清、灵宝等派都以他为祖师。因此,陆修静所传的“正法”就是“三洞真经”。
陆修静之后的上清历代宗师也兼传“三洞真经”,其中包括以收集、整理上清经著称的陶弘景。陶弘景所传的经法以上清经为主,但同时也兼习三洞经法。据《茅山玄静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所说:“初,隐居先生以三洞真经传升玄先生(王远知),升玄付体玄先生(潘师正),体玄付正一先生(司马承祯),正一付先生(李含光)。自先生距于隐居凡五叶矣。皆总习妙门大正真法,所以茅山为天下道学之所宗矣。”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上清派不仅“总习妙门大正真法”(即兼习三洞经法),还把这一点归结为上清派之所以能够“为天下道学之所宗”的重要原因。关于上清派所传经法的内容,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作了更详细的说明:“《上清经》的问世及传布,在道教内部开创了一个新的派别——茅山上清派。这一派除传授上述上清系经典外,也传《太平经》、《太清金液神丹经》、《三皇内文》、《灵宝五符》及某些天师道经典(如《正一法文》、《洞渊神咒经》等),而以《上清大洞真经》的传授为主。””因此,对于上清派所传经典,称之为“三洞真经”是最全面的;考虑到上清经是其传授的主体,说上清派所传经法是“上清之法”也是完全可以的。
四
《旧唐书》将《真系》所称的“正法”改为“正一之法”,即使不算作是错误,最起码也是不准确的。众所周知,正一经是天师道的主要经典。早期的正一经主要包括《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等。这些经典既因袭汉末天师道张道陵的道统,又吸取了魏晋神仙道教的旨趣。但天师道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从南朝陆修静的南天师道开始,三洞经典就逐步成为各个道派共同的理论基础。这种融合的趋势在唐代尤为明显。唐代道教类书《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指出:“正一遍陈三乘者,以具经通明三乘之致也。陈者,申也,言末俗钝根,学于三乘,正一遍申明也。又三洞总为一乘之教,故正一云:三洞虽三,兼而该之,一乘道也。太玄为大乘,太平为中乘,太清为小乘,正一通于三乘也。”此说反映了唐代道教试图综合道教各派主张的愿望,也反映了道教各派经论相互融合的趋势。正一经作为早出道经,可以说是灵宝、上清等后出道经的基础,被视为三洞经典相互融合的理论基石,这就是《道教义枢》所说的“遍陈三乘”的含义。但是毕竟上清、灵宝等后出道经包含有许多早期正一经所没有的新内容,因此权德舆、《旧唐书》等将上清派所传的三洞经法称为“正一之法”是不准确的。
如果要为权德舆等人的说法提供一个解释的话,那就是在唐代,上清派并没有被当作是与天师道等量齐观的独立道派,而是在天师道内部、在传承三洞经法的基础上,偏重传授上清经法的一个分支。丁培仁指出:“作为经教派别之一的上清派,既有别于唐宋以后道法派别,亦非严分门户的宗派。这一点从创立者(即造经者)原出天师道,并传《灵宝五符》、《三皇内文》;陆修静兼传正一、灵宝、上清经教;被视为上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茅山宗”的实际开创人陶弘景亦习天师道法(参《登真隐诀》);以及《真诰叙录》提到的传写《上清经》的人员构成的复杂等方面可以看出。”“上清派”只是后人对以传承《上清经》为主的道团的一种称谓,他们在当时仍被视作是天师道的一部分,所以有人会将潘师正所传的经典称作“正一之法”。一方面,我们不能把上清派、灵宝派看作是与天师道并列的独立的道派;另一方面,也不必说上清等派根本不存在。上清派有自己的经典体系,有明确的传承系统,有鲜明的理论特色。隋唐时期,上清派作为道教中的后起之秀,其地位与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以传承正一经为主的传统天师道。在天师道内部,由于各支系所传经典各有侧重,从经教相承的角度对其进一步分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