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论炼度仪

作者:史孝君




  最后,还要谈谈炼度仪的坛场设置。关于炼度仪的设坛,自古说法各异,因此各地有所不同。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五十五说:“或别立一处,炼度与道场了不相关,又有于道场中上帝前行事;又有对上帝前行事,廊筵相对,只加设炼度官将,仍设木公金母,九天诸位道场中皆已有了,故不别设。”(43)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七也有关于炼度坛场设置的记载:“圣位及堂宇之式,难以立为定制。浙中多别立一堂,排列圣位,设醮后方行炼度,与道场中了不相干;江东有数郡,只于道场内,上帝前奉行;又一式,则于道场内,恭对上帝行事,廊筵相对,只列炼度宫,仍设醮筵,径对上帝行事。”(44)可见炼度坛的设置“古无定格”,只有在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才另外设坛施行炼度,一般行于道场内,对外而设坛祭炼。
  古代炼度仪中,都要设置水池火沼。水池火沼是高功体内水火交炼的外在象征。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当今道教已不再设置专门的水池火沼,而代之以高功存想和相关的牒文,通过简短的仪式来请降真水与真火。因此水池火沼的弃用,应该只是外形的变化,而非内在质的改变。在当代道教炼度仪中,基本上都设有“寒淋所”或“六道台”,此举不见古代道书之中。寒淋所是酆都鬼魂待炼之处,常悬挂酆 都大帝或鬼王等神灵画像,并备以斋筵;台前张贴孤魂榜,榜中释生死之理,体幽魂之苦,赞大道之妙,言炼度之功。元虞集有《孤魂榜》称:“我是以广太上之好生,推妙严之济众。酌黄华于东井,荡尔形骸,耀丹冶于南宫,陶其灵质。宿业不存于故想,化机更适合于新成。不溺不焦,尔可以见本真之不昧,能流能焰,尔可以验道气之常行。承兹三景之开明,即诣诸天而受度,更无退转,并乐超升。”(45)孤魂榜是炼度仪中必不可少的道教文检,透过榜文,我们即可了解大意。
  综上所述,炼度科仪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内容丰富,思想完整,意义深远。由于其在漫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充分地融合了道教宇宙生成理论、神仙信仰、伦理观念、内修炼养等多方面内容,因而产生了对我国民族风俗、社会意识、哲学思想、养生延年等领域的重大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炼度仪的内容及表现形式等也可能会产生变化,但因其包含着悯念群生、拯济幽灵、修真养性等思想,所以炼度仪必将长期流传下去。注:①《道藏》,第十册,44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联合出版,1988年。以下同。②《道藏》,第十册,439页。③《道藏》,第十册,440页。④《道藏》,第十册,471页。⑤《道藏》,第一册,3页。⑥《道藏》,第二册,212页。⑦《道藏》,第十一册,209页。⑧《道藏》,第十一册,227页。⑨此据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考证,第三册,794页,1996年修订版,四川人民出版社。⑩(14)(43)《道藏》,第三十一册,217页。(11)《道藏》,第三十一册,441页。(12)《道藏》,第七册,1页。(13)《道藏》,第三十一册,412页。(15)《道藏》,第三十一册,412页。(16)《道藏》,第三十一册,582页。(17)《宛陵集》卷三十三,四库全书本。(18)《道藏》,第十册,145页。(19)《道藏》,第十册,462页。(20)《道藏》,第九册,371页。(21)《道藏》,第三十一册,936页。(22)《道藏》,第三十一册,950页。(23)《道藏》,第十册,448页。
  (24)《道藏》,第十册,440页。(25)《道藏》,第二十八册,655页。 (26)《道藏》,第十册,460页。(27)《道藏》,第三册,955页。(28)《道藏》,第七册,608页。 (29)《道藏》,第三十一册,250页。(30)《道藏》,第三十一册,647页。(31)《道藏》,第十册,398页。(32)江苏道教科本《太上蓬壶炼度法食真科》。(33)《道藏》,第二十八册,675页。(34)《道藏》,第十册,455页。(35)《道藏》,第十册,456页。(36)《艺文类聚》,第一册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37)《道藏》,第三十册,306页。(38)《道藏》,第七册,508页。(39)(40)《藏外道书》,第三十册,367页。(41)《金瓶梅词话》,9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42)《道藏》,第十册,459页。(44)《道藏》,第三十一册,441页。(45)《道园学古录》卷二十六,第240页,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版。
  (作者单位:上海市道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