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试论《太平经》“三一为宗”思维模式及其意义
作者:戴传江
一、"三一为宗"的宇宙现
在宇宙观上,《太平经》继承了道家的天道观并结合《周易》的阴阳观和汉代的元气说来阐述宇宙的生成化育。道家首先提出一个"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德经》上篇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太平经》明显地继承了这一思想。卷一百十七《天咎四人辱道诫》说:"夫道者,乃大化之极,大化之师也,故天下莫不象而生者。"(《太平经合校》662页,以下仅注明页数)此处的"道"明显是超越物质、精神二相的本体。对于道与万物的关系,《道德经》下篇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对于道家的宇宙生成论,《太平经》结合阴阴学说、元气学说对它作了深化。提出元气作为形而下物质世界的本源,元气由道化生但又依道化生万物。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法》中说:"夫道何等也?芽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16页)"夫物始于元气,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万物"(305页)。此处的"道"既是化生万物的形而上本体又是形而下万物存在、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内在规律性的道的性质,卷十八《合阴阳顺道法》中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11页)《太平经》进一步指出,道的阴阳二分性是事物存在的普遍现象。"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春有秋,自明有冥,自男有女……此道之根柄也。"(728页)事物内部阴阳二方面的统一构成了事物的完整性。但阴阳二方面的统一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双方相互斗争相互转化达到的新的平衡,此动态的平衡称之为三、中和。卷三十六《守三宝法》中说:"正使一阴一阳,夫阳极者能生阴,阴极者能生阳,此两者相传,比若寒尽反热,热尽反寒,自然之术也。"(44页)"天道常有格三气,其初一者好生,名为阳;二者好成,名为和;三者好杀,名为阴。……无阳不生,无阴不杀,无和不成。此三者相须为一家,共成万二千物"(675页),阴、阳、中和三要素普遍存在于更多领域中。"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者,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优,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18页)三要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并处于动态平衡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故成物不生者,失在太阳;生而不养者,失在太阴;养而不成者,失在中和。故生者,父也;养者,母也;成者,子也。生者,道也;养者,德也;成者,仁也……故生者象天,养者象地,施者象仁。此三者天地人之大纲也。"至此,"三一"已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天地人合于一理,此理就是"三一为宗"。
结合儒家的中庸观来看,儒道两家都存在一种"三元"的思维共性。而《太平经》"三一为宗"思维模式最有代表性、系统性。它不仅是古代中国人重要的认识论,而且是重要的方法论、实践论。其运用于社会政治,无为而治,自然与道相合而实现理想的"太平"世界。其运用于内养,以求精气神合一而成神仙。
二、"太平世道"的社会政治思想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道家倡导无为而治。《道德经》上篇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汉初"黄老之学"极力发扬了这个政治策略。《太平经》明显地继承了这一思想。卷十八至三十中说:"天地不语而长存,其治独神,神灵语而长仙,皆以内明而外暗,故为万道之端。"(26页)道家"无为"思想并非不为,而应是"无为而无不为",即顺道而为方能无所不为。所以,《太平经》不仅设想了一个"立平立乐,灾异除,不失铢分"的理想社会,而且从"三一为宗"思维模式出发,提出君明、臣良、民顺"三气悉善"作为实现太平盛世的根本条件,对君、臣、民三者分别作了深层次探讨并对三者互动关系作了概括。
1.明君。明君当效法天地,以道莅天下,实行道德仁治。从君之本位上讲,君内含阳、阴、中和三才,阳主生,象天,故君王当效天以仁心爱育人民。"为人君者,当象天而行,乃以道德为行三统。"(712页)阴主杀,故君王之治当有刑罚为辅。但本着阳尊阴卑及三才合一的观点,明君当"上道德而下刑罚"(230页),即实行德治为主,刑罚为辅的统治策略,维持德治、刑罚二者于适当的平衡状态。在社会政治层面,君、臣、民三才中,君属阳,象天,主生;臣属阴,主杀;民属和,主成,又本着"三一为宗"的思维模式,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无和不成,故明君首先得以德立国,行道不懈,崇尚无为。"上君以道服人,大得天心,其治若神,而不愁者,以真道服人也。"(32页)其次,明君当尊重臣下,举贤任能,君明臣贤,同心合力,则太平可成。最后,若真正得成太平,明君若必须以民为本。"故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151页)即认同君臣民利益的一致性。"故天之法,常使君臣民都同,命同,吉凶同"(151页)。
2.良臣。在君臣民三才中,臣属阴,象地,主杀。因为阳尊阴卑,孤阴不长,良臣当甘居辅位,助人君,行教化。《太平经》卷二十五《和三气兴帝王法》中说:"臣者地通谭,地者常欲上行,与天合心。……故忠臣优常在上,汲汲不忘其君,此地使之明效也。"(19页)又因阴主杀,相对于君之无为而治,臣下之责重在定法度,制礼仪,谏人君,使君明民顺而致太平。《太平经钞》辛部从臣子对君主的态度出发,以"七事"详细探讨了忠臣的标准,但臣对君主的忠并非愚忠,而是顺乎天道,忠于人事。
3、顺民。民于三才中属和,主成。作为君明臣良的自然结果,民当以顺为先。"人生之时,为子当孝,为臣当忠,为弟子当顺"(408页),"子不孝,弟子不顺,臣不忠,罪皆不与于赦"(406页)。民于其家,又有父、母、子三才,父当以慈为本,母当以忠为责,子当以孝顺为先。"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敬事其君,不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405页)民顺实为天之道。
《太平经》以君明臣忠民顺作为太平治世内在的必要因素,明、忠、顺并不是静态的规则,而是君、臣、民三者相互辅助、相互促进所达动态平衡之最终理想。其理论于当代民主社会仍极具意义。任一社会领域都存在君、臣、民之职位区别,三者职责既相互明确又能适当互动方能使事业健康发展。个人于不同环境可能会分别为君,为臣,为民,角色的转换为提高个人素质提供了前提,它能促使个人以君臣民为特征的"三一为宗"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最根本之处还在于个人的自觉,在于能否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中细加参悟进而把握"天人合一"的真谛。
三、"爱气、尊神、重精"的内养观
《太平经》的内养观不仅在于内以致寿而成神仙,而且在于以自身身心为实验,外以致理,把握天人真谛,再用以治世。从"三一为宗"思想出发,《太平经》提出人身为精、气、神三元,神主生,精主养,气主成,人之内养在于精气神合一。"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三合一,久则彬彬自见。……内以致寿,外以致理。非用筋力,自然而致太平矣。"(739页)精气神都是人禀受于天、地、中和而得,故内养当爱气、尊神、重精。"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728页)即在精、气、神三者关系中,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精居其中联系气与神。后世道教内丹家言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关修炼,于此并无矛盾,盖前者所言乃先天化育,后者为后天修道归真,顺序自当不同。故修道当由重精为先。
《太平经》认为精当为人体内与形体相对的精神实体。"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常存也。"(716页)即形神合一而有生命。精神非人专有,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故天地之道,据精神自然而行。故凡事大小,皆有精神,巨者有巨精神,小者有小精神,各自保养精神,故能长存。"(669页)在保养精神的众多道术中,"守一"法最为重要。"守一"本来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芽"和《庄子》的"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思想,但《太平经》对它作了深化。
修炼"守一"法,首先当选择一安静清洁之地。"始思居闲处,宜重墙厚壁,不闻喧哗之声。"(740页)次当调整心绪,摒弃外缘,制心一处。"夫欲守一,喜怒为疾,不喜不怒,一乃可睹……安贫乐贱,常以自求,一乃相见,知非贵贱"(742页)。姿势以盘坐、跪坐均可,唯以自然舒适,便于入静为宜。守一功夫由浅而深,循序渐进,由小静、中静而至小成、大成,神足光明现,照彻身内身外,自然与道冥合而得悟天人之理,内成神仙,外以治世可至太平。"守一明之法,未精之时,瞑目冥冥,目中无光,守一复久,自生光明。"(739))"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子知一,万事毕矣"。
"守一"法以得道为终极,修道者不仅要有道术的训练,而且要有效法天地之心,即养生与积德并重。故修道又重在修心,修心须以执善为本,清静自居,外不妄求,返观内照,最终与心王相见。"人心之为神圣,神圣人心最尊真善。"(678页)"凡人能执善,清静自居,外不妄求,端正内视,自与腹中王者相见,谓明能还睹其心也。"(688页)"心神已明,与道为一,开蒙洞白,类如昼日"。此处之心具有贯通道体的意义,已含心体之义蕴,故称心王。
《太平经》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内丹学的雏型。结合其政治观来看,其修炼之路非出世非入世,而是出世入世相结合,入尘而不染尘。以入世来修心、立德,以出世来修炼、悟道,再入世以求济世,即将立世与修道结合起来,反映了道教思想积极的生命关怀。在当前宗教修炼热中,无论是在解决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上,还是在具体修炼方法上,《太平经》应具指导意义。
四、"三一为宗"思维模式之现代意义
"三一为宗"天人思想给人们提供了整体性的思维方法。它把个人放到天地人合于一理的大氛围中,以自身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出发点,进而延及治世之术,从而实现天地人的阴阳和谐,创造一种自然无为的社会秩序。
《太平经》的内养观、政治观对于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也有着重要意义。在纷杂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又要有一颗积极进取之心,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及集体利益统一起来,个人智慧增长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即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从天地人合于一理出发,于修身、齐家、治世的互动中体会天人合一思想的真谛,促进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协同发展,使社会不断地向更高的平稳态跃进而终至太平之世。
注:
①《太平经合校》 王明编 中华书局出版
②《中国道教史》 第一卷 卿希泰著, 四川人
民出版社96年版
③《中国道教史》 任继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90年版
④《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 牟钟鉴主编,齐鲁书社
⑤《〈太平经〉与阴阳五行学说、道家及谶纬之关系》 李养正著,《道家文化》第十六期89页
⑥《〈太平经〉--内丹道的成立》 张广保
著,《道家文化》 第十五期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