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3期



略说“净明”之来历

作者:郭 武




  “净明”是宋元净明道用以名教之词,有关其来历可谓众说纷纭。只是,诸家之说皆有可商榷之处。今试对诸说作一评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祈望大家教正。
  近有学者认为:“净明”一词之由来,乃是受到了唐代佛教禅宗心性本净本明之说的启发①。这种说法,似乎忽略了唐代佛教其他宗派关于心性的论述,且未重视日本学者秋月观的研究成果。唐代以清净圆明来描述、比喻“自性”的佛教宗派并不只禅宗一家,如华严宗即以为:
  〔性〕虽复随缘成于染净,而恒不失自性清净。祗由不失自性清净,故能随缘成染净也。犹如明镜现于染净,虽有染净,而恒不失镜之明净。祗由不失镜明净故,方能现染净之相。以现染净,知镜明净。以镜明净,知现染净……②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后无始际,妄相翳之,不自觉知,但认凡质故,耽着结业,受生死苦。大觉愍之,说一切皆空,又开示灵觉真心清净,全同诸佛。③
  此外,秋月观先生曾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翻检六朝以来的文献而发现:至迟在唐初道士黎元兴、方惠长造作《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时,“净明”一词即已出现于道经中,如该经曾提及“净明真人”,并言“复愿众生出烦恼城,离于爱狱,成就天尊净明光智,入于海空秘秘宝藏”④。也就是说,早在以“日月常明”喻“自性常清净”的唐代禅宗兴起之前,“净明”一词即已为道教使用过了。更何况,唐代道教中司马承祯与杜光庭等人亦曾对人之“心性”进行过很多讨论,如司马承祯以为:“原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日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若净除心垢,开识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归根”⑤。而杜光庭亦以为:“禀道之性,本来清净,及生之后,渐染诸尘,障翳内心,迷失真道”,“修行之人,闭其六欲,息其五情,除诸见法,灭诸有相,内虚灵台而索其真性,复归元本,则清净矣”⑥。司马承祯的“净心”说与杜光庭的“复性”说,对后世道教思想的发展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⑦;故若要说唐代诸家思想曾对净明道之“净明”说有过影响的话,则来自道教内部的影响可能要更直接一些。
  不过,秋月观所发现的唐初《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中的“净明”说离宋元净明道兴起的时代太远了点,似较难产生直接的影响,故后来黄小石著《净明道研究》曾试图将佛教的影响说成是在宋代,以为自《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后,宋代佛教禅宗临济宗的“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等说法也对净明道的“净明”说产生过影响,并多引《坛经》为证⑧。只是,黄著虽欲以宋代禅宗影响说来对秋月之说有所发展,但其有关佛教的认识却颇多不足,如《坛经》实为唐代的慧能所说,而“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之说实亦属唐代禅宗。
  笔者对此问题的看法是:唐代佛道二教有关“心性”的说法对于宋元净明道之“净明”说有可能产生过影响,但这种影响应是非直接的;净明道之最初提出“净明”说,当与其崇拜日月二神有直接关系。
  这个看法之所以会产生,系与笔者读到的《净明忠孝全书》中刘玉所说一段话有关,其文如下:
  性犹日也,身犹月也。……日之所寓为月,性之所寓为身。人性之灵明知觉,非父母之灵,乃自性之灵也。其未生以前,精爽游扬太空,去来无碍;才出母胎,则此性?然感附,而身命不相离者。亦犹月之生魄,必先与日相会,谓之合璧,此?然感附之时也。月本无光,附日以明;日之光明,即我性之灵明也。⑨
  这段话颇值玩味。首先,其是用以说明人的"自性"之本来状态的,即以为"自性"本来是"净明"的⑩ 。其所谓"自性",当即唐代道教心性学所讨论的栖于"心"中之"性"或"神",明显有与肉身相对之"灵魂"的意义 [11] 。刘玉认为,人之"自性"虽本来净明,但却会因纵忿恣欲而暗昧,以至令人死后堕入地狱中受苦,如言:"人之一性,本自光明,上与天通,但苦多生以来渐染熏习,纵忿恣欲,曲昧道理,便不得为人之道";"本命元神蒙在黑暗之乡,所以一瞑目后便堕幽关,长夜受苦万状"。是故,需"惩忿窒欲,明理不昧心天" [12] 。也就是说,"净明"乃是人"自性"之先天本来状态,但这种状态却极易丧失,以至会令人死后堕入地狱,故它也是人后天所追求的终极理想状态。作为一部用以教化人群的宗教经典,《净明忠孝全书》中所用的"净明"一词,应该说多是在"追求"而非"本来"的意义上使用的。
  其次,刘玉在这里将人之"自性"、"身命"与日、月相连,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比附,而是有其特殊的神学寓意。唐代佛教之言"心性"清净、无染、光明,实多属于一种描述、形容和比喻;而刘玉之言"自性"清净光明,实是欲赋予"自性净明"以宗教之"神圣"意义--因为日神(太阳上帝孝道仙王灵宝净明天尊)、月神(太阴元君孝道明王灵宝净明黄素天尊)乃是净明道崇拜的大神,而人之"自性"与"日之光明"相联,则不仅令人的生命有了神圣的意义,且令其自性清净光明之说有了神学根据。刘玉的这种作法,还表现于其借儒家理学的"无极"来释"净明"之上,如其曾言:"寂然不动是无极,感而遂通是太极。无极者,净明之谓。" [13] 这里所将"净明"说成是"无极",令"净明"具有了世界终极根源和本体之义,也有着深刻的宗教寓意。宗教现象学大师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在其《神圣与凡俗--宗教的本质》一书中,曾运用"神圣"(sacred)与"凡俗"(profane)这一组对立的概念来说明宗教人与"神圣"相遇的宗教经验,以图通过分析这两种经验模式而归纳出宗教的一般本质。伊氏认为,凡俗的存在是指一种脱离了与神圣世界接源的存在状态,而当宗教人经验到与神圣相遇或感到神圣显现〔hierophany〕时,其便可从凡俗的存在状态过渡到神圣的存在状态;在神圣的存在状态里,宗教人可以经验到再与万物的根源、终极的本体或神圣的世界连接与契合。这一看法,对于我们理解净明道为何将"净明"状态视为是回复宇宙根源之"无极",有着很大的帮助。净明道的这种追求,实与各种宗教现象的一般本质有着共通之处。
  由上可知,净明道最初以"净明"为名,最直接的原因应与其本身崇拜日月二神有关。笔者之所以使用"最直接"一词,乃是因为唐代佛道二教乃至宋代理学也确曾对净明道有过影响。例如,南宋净明道曾提倡"心定神慧是为净明"[14] 的实践工夫,此说即可能受唐五代道教的"净心"和"复性"这类修行之说影响。又如元代刘玉所言"明理不昧心天" [15] ,则明显多受理学的"明天理" [16] 说影响。至于上引刘玉"人之一性,本自光明,上与天通,但苦多生以来渐染熏习,纵忿恣欲,曲昧道理,便不得为人之道"及"惩忿窒欲,明理不昧心天"[17] 之言,除"人之一性,本自光明"可能多为净明道本有外,其余皆多有诸家影响之痕迹,如"多生以来渐染熏习"之说实本于佛教,也多见于唐以后的道教经典中,"上与天通"及"惩忿窒欲,明理不昧心天"之说则多见于理学经典,而其整个思路在实质上与司马承祯的"净心"说及杜光庭的"复性"说也并无二致。也就是说,虽然净明道所用"净明"一词在开始时系直接与其崇拜日月二神有关,但后来的净明道徒在阐释它时却也借用了其他诸家的说法。
  对上述看法,或有人会以南宋时何真公等人已以"净明"名教,而以为元代刘玉之说不足为据。而笔者则以为:许逊教团崇拜日月二神至迟始自中唐,如唐胡慧超撰《十二真君传》中即有关于许逊教团崇拜日中"孝道仙王"与月中"孝道明王"的明确记载,这已为南宋何真公等人以"净明"名教提供了可能;况且,南宋净明道经《太上灵宝净明法序》曾明确释"净明"为"无幽不烛,纤尘不污",这实即光明、清净之意,与刘玉所释在本质上并无二致。此外,南宋净明道经《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言:"所以日有光明,月有辉耀,人禀乎静(净)则性达,得乎明则心通,性达心通,故交感于日月之宫。"[18] 更可证明净明道所用"净明"一词与其崇拜日月二神有直接关系。
  
  注:
  ① 孙亦平:《论净明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2期,70页。
  ② 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③ 《原人论·直显真源第三》,见《大正藏》卷四十五《诸宗部二〔三〕》。
  ④ 秋月观:《中国近世道教の形成—净明道の基础的研究》东京:创文社,1978,123页。
  ⑤ 《坐忘论》,《道藏》本。
  ⑥ 见《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十五、卷二十三,《道藏》本。
  ⑦ 详请参阅拙文《隋唐道教“重玄学”之宗教意义略论》,载《道家与道教——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道教卷》,广东人民出版 社,2001,299-312页。
  ⑧黄小石:《净明道研究》,巴蜀书社,1999,88-90页。
  ⑨ 《净明忠孝全书》卷五《玉真先生语录别集》,《道藏》本。
  ⑩ 宋元净明道所推崇之“净明”,一方面是指人自身“自性”之理想状态,另方面则是指宇宙世界之终极境界。
  [11] 如吴筠言:"夫心者,神灵之府,神栖于其间","神者,无形之至灵也。神禀于道,静而合乎性。人禀于神,动而合乎情。故率性则神凝, 为情则神扰。凝久则神止,扰极则神迁。止则生,迁则死"。见《宗 玄先生玄纲论》,《道藏》本。
  [12]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
  [13] 《净明忠孝全书》卷五《玉真先生语录别集》。
  [14]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道藏》本。
  [15]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
  [16] 如《二程遗书》卷二十四言:"灭私欲则天理明"。
  [17]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
  [18]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九老帝君神印总论》,《道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