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武当山道协筹资4000多万元积极抢救修复古建筑群

作者:袁 源




  在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宗教事务局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怀重视下,近年来武当山道协共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对所管理四宫一观的殿堂、丹房、遗址进行了维修保护,不仅使武当山的古建筑得到了修复和保护,也大大改善了旅游环境。
  据武当山有关史料不完全统计,宋、元、明、清时期,武当山曾有宫、观、庵、堂、祠、庙、亭、台、桥、坛等500多处,其中宫23处,观37处,庵39处,庙院、楼阁98处,祠25处,岩庙72处,亭26座,坊27处。其余为仓、厂、桥、坛、城等。这些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已大部坍塌毁废。今仅存的较为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庙房1182间,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自1993年第三届武当山道教协会理事会成立以来的九年中,道协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向外争取资金435万元,维修了紫霄大殿、父母殿、东西宫道院,新建了紫霄宫东宫坤道院,完成了对门前的禹迹池改道和建设,并对东西御碑亭进行了加顶和油漆工程。在金顶太和宫,翻修了皇经堂的屋面,更换了皇经堂地板,对灵官殿及磴道进行了翻新和加固。对朝拜殿、太和宫、万圣阁等殿堂重新进行了彩绘,对部分神像贴金保护。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贵宾接待室。解决了各宫观的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加大了环境绿化整治,扩展了绿化面积,新增了绿化面积35亩。同时对四宫一观的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并办理了土地使用证。1998年“两宫一观”移交给道协管理后,又筹措资金700万元,新建了中观两座道院,三清殿正在复建中。对五龙宫旧庙房进行支顶加固,保证了庙房不塌不漏。同时,加固、翻修了分金岭到小道场,三天门到朝圣门的古神道近4000米,2000多级台阶,保障了游客登山的安全。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现存最为完善的宫殿之一,也是珍藏文物众多的宝殿之一,始建于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明永乐10年(公元1412年)又大规模地扩建,庙房达806间,后大多坍塌。现存庙房230多间,建筑面积8600多平方米,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历史上紫霄大殿曾进行过两次大的修葺,但年久失修。1993年进行了第三次大修,这也是建国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大的修复。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政府、丹江口市人民政府、武当山风景管理局等先后拨款120万元,武当山道协自筹500多万元,用于紫霄大殿及两侧的东西配房的维修,基本上达到了“整旧如旧,维修复原”的要求。
  紫霄宫龙虎殿至朝拜殿的东西两侧,有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建的御碑亭,置有巨石雕凿的御碑,通高9.03米,碑总重量达100多吨。石碑上刻有明成祖和明世宗有关武当山建造和道宫规管等圣旨,碑文书体隽永圆润,碑额浮雕蟠龙,矫健腾舞,造型稳重遒劲,其石雕艺术为海内外罕见,极为珍贵。因旧时战乱破坏,年久失修,屋顶皆无,四周墙上杂草丛生,使亭内御碑风吹日晒雨淋。为保护好这一文物古迹,省财政厅拨款50万元,武当山道协筹资80万元,海内外捐款30万元,合计160万元,经武当山古建维修所精心修复,使两座御碑亭古色古香,重放异彩,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