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大足南山道教醮坛造像
作者:李小强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南面约五里处,现编号15号,其中以第五号三清古洞、第15号龙洞最为著名,这两窟的开凿时间皆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
醮坛造像
作为南山道教醮坛中心的三清古洞,在洞窟形制、造像内容上无不体现其所处中心位置的重要性。
首先,在洞窟形制上,体现出道教仪式中旋绕一法的运用。据南宋王契真集的《上清灵宝大法》卷31《威仪章》称:
今之斋法,登坛朝奏,步虚旋绕,盖取于玄都玉京也。
太上三尊居玄都玉京之山,七宝玄坛,紫微上宫,十方世界,上圣高尊,一日于寅、午、戌三时旋行朝谒,执符把,建节持幢,吟咏洞章,烧香散花,奏钧天广乐,鸟唱凤舞,万真称庆,三界庆欢。
可见三清古洞中心柱窟的设置是与道教斋醮仪式相符合的。
其次,我们从该窟造像的内容中就能体会到当时斋醮活动的宗教氛围,其神像有三清尊神、六御尊神以及黄道十二星宫、三百六十位天尊等这样一个庞大的道教神灵体系,在布局上,为整个石窟造像三壁拱围着尊神“三清”。
三清古洞石刻造像的研究,历来受到大足道教石刻研究者的关注,其主要为对该洞造像的“三清六御”的考证1。“三清六御”神系是道教在宋代时期尊神变化发展的产物,是向道教定型化的“三清四御”神系的一个过渡神系,其作为尊神出现在三清古洞之中,显示出该窟造像应当受到道教仪式的影响。该窟造像的一些具体造像内容,也显示出该窟造像作为醮坛遗迹的特征。现对该窟部分造像在其中的内涵和意义做一番浅析:
在中心柱外的两侧门柱,各开有四个长方形小龛,从该处的造像人物特征、数目来看,应为两组造像内容。在左右两侧的上三龛像为一组,左右两侧的最下面为一组。左右两侧的上三龛,笔者以为当系道教信奉的神仙,从上至下,分为三个等级,道教神仙信仰中,历来就对神仙的等级有所划定,如晋葛洪在其《抱朴子》一书中将神仙分为三等:“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在六像中出现有仙鹤、龙,以示神仙驾鹤驭龙降临南山醮坛。
在上组造像的最下层,左右各有两个造像,均头戴幞头,身着便服,腰系软带,左侧造像中,其中内侧一像身后背剑,正双手向中心柱龛内道教主神递呈章表,外侧一像则双手毕恭毕敬捧表册;右龛二像,内一像仰视中心柱龛道教尊神像,手捧表册;外侧一像腰侧挂刀剑,手扶刀柄。此四像似为道教中小神四值功曹,即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神。“功曹”本为古代郡县的书吏,在道教看来,在上天众神下,须设立有此等书吏,凡是人间“上达天庭”的表文,在焚烧之后,即由这四位神负责上递。因南山为道教醮坛,经常在此进行各种道教法事,焚烧各种表章符咒,所以在龛内设立四值功曹像。
在中心柱正面龛下部,竖刻有石条,共有37根,此图案与道教斋醮法事的传统有一定的关系,在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七中对道教建法坛言:“……随坛广狭,设之竹木,为之束茅,表像亦可,为延真之所也”2。因南山三清古洞是对道教传统坛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在石刻图像上仍保留了传统的遗迹,以竖刻直线条作为“竹木”的象征,而这种以“竹木”为构建道教坛场的做法,在南方一带中较常见,如唐张万福在《道门定制》中,记其游历江汉一带时曾见:“所在宫观,皆筑土构木作坛,建立纂榜,并皆如法”3,从该处可看出,三清古洞作为道教坛场的痕迹。
在三清古洞中心柱外侧左(东)壁有造像。这组造像在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论述中,分为两个部分,上为天尊巡游图,下为春龙起蛰图。笔者认为,这一组图实系表现天尊往赴醮坛法会的造像,即“天尊赴会图”。
一是“春龙起蛰图”,其意有祈求降雨之义,而在南山还有同时期的龙洞,该龙洞造像为国内少见的单独开龛的石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作用当与求雨有关。
二是从图像上表现出了赴会的场面。天尊赴会图的最下层为波涛起伏的大海,在波涛上有一龙,头向南方,身作三折,尾上卷,头面向北回顾昂起,三足踩于波涛之上,一前足举起爪,在爪内捏一宝珠,从珠内冒出几道火焰。火焰上部内容即为前述的“天尊巡游图”。在该龙的前上方,有一男像,双手捧香炉,面向巨龙,作屈膝弯腰状,从其动作来看,正在进行祈祷。在龙所持宝珠上方,有紫色的祥云飘浮,祥云之上,为天尊和随从像,其中天尊装束与帝王像类似,该图中的天尊像头戴冕旒,身穿宽袖袍服,胸佩玉环,双手捧笏,立于祥云之上。在天尊像前方和后方,有随从造像共十九尊,分三层而立,这些人物或举幡、旄、幢等仪仗,或持朝笏、铃铎,捧玉盘、净瓶等器物,皆衣饰华丽,其中一些侍者的动作表现得非常生动活泼,如最上层一侍者,头枕旗杆,微闭双眼,似正在享受这种在天上飞行的快感;再如在后边的一个随从,恐因空中飞行太快,甚为惧怕,而把头埋在其他两位较长的侍者衣裙下,背朝观赏者。这些人物的服饰基本上是以道教所崇尚的紫、青二色为主,更把仙家之气渲染得十分浓郁。
由于南山三清古洞是道教醮坛的中心位置,故雕刻以道教尊神——天尊往赴法会的场面,尤其是天尊及其随从衣裙微微向后飘动,正体现出往赴道教法会的生动情景。整幅作品气势壮观,人物情态各异,构图充实饱满,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无疑,天尊赴会图是最能体现三清古洞雕刻艺术的作品。
在道经中,像这样描绘尊神出行往赴法会的情景处处可见,如:
飞云、丹舆、绿辇、羽盖、琼轮、骖驾朱凤,五色玄龙,建九色之节,十绝灵幡,前啸九凤,齐唱合吹,八鸾同鸣,狮子白鹤,啸歌邕邕。”(《度人经》卷一)
“诸天侍轩,给玉童玉女各三千人,建三七色节,驾紫云飞,十二琼轮,前导凤歌,后从天钧,六师启路,飞龙翼辕”。(《无上秘要》卷二十一《仙都宫服品》)
“十方来众,并乘五色琼轮,琅舆碧辇,九色玄龙,十绝羽盖。麟舞凤唱,啸歌邕邕。灵妃散花,金童扬烟。赞咏洞章,浮空而来。是时,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萨,四众八部,承斯光照,皆乘金碧九霞,流景飞云玉舆、庆霄四会,三辰吐芳,飞香八凑,旋绕道前。雨众妙花,如云而下,遍覆会前。(《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
这些道经的描述,与该处《天尊赴会图》颇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这些道经绝佳的“插图”。
注:
1胡文和《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和石门山三
皇洞再识》,《四川文物》1990年第4期。
2《道藏》第31册,第439页。
3《道藏》第31册,第7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