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6期
在发展中崛起的崂山太清宫
作者:崂山太清宫管委会
崂山的发展得益于我们的总设计师
1979年,崂山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那时崂山刚刚开放,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邓小平连连赞叹,说很美很美,并对随行的省、市领导语重心长地说:看看,这里的路,面对青山,前有大海,后有青山;路窄路孬,危险不安全。是进山的必经之路吧?如果这里的路没有修好,谁还敢来?不适合搞旅游,更不能接待外宾。当他看完太清宫的参天古木时,又说:这个地方很好,单凭这么几棵大的古树,就可招引很多的人,有条件安排开放,发展旅游事业。目前崂山这个状况,搞旅游显然不够条件,尤其是连道路都没修好。崂山要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崂山这座没有雕琢的美玉,沉睡了多年之后,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把先前崎岖不平的石头路变成了水泥路,游人坐在车上观看着青山和大海时,心旷神怡。也许人们并不清楚,这平整的路面还是在我们的总设计师的亲切关怀下修成的。
崂山的崛起得益于历代道长的美化
崂山太清宫一年四季花儿不断。不论是草木凋零的秋天,还是大雪纷纷的冬天,在这里你都能看到花的艳丽、嗅到花的芬芳。这与太清宫的历代出家人对宫观的绿化和热爱是分不开的。如独具一景的山茶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据崂山志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三丰来崂山后,他常乘木筏来往于沿海诸岛采药,见长门岛上山茶花成片,花大而美,花期又长,又能在冬季开花,遂陆续移植数株栽在太清宫各殿堂的院子里。现太清宫三官殿院内已有六百余年的山茶,就是张三丰移植的。
在现任住持刘怀远道长的带领下,崂山太清宫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短几年的时间,新植树栽花两万多株。每年都在绿化,并不断地改变着崂山太清宫的面貌,用花和绿色点缀着太清宫的美丽。几年前的绿化已经给太清宫的景观增色不少,尤其里面那些大量的在北方极少见到的花草树木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绿树和花的衬托中的崂山太清宫已不满足于过去的建筑规模,它要展示现代的国泰民安和繁荣昌盛。从崂山开放的那一天起,它就不断地变化着自己的面貌。以前崂山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东王公、西王母殿、救苦殿和长老院等170余间组成,规模较小。今天把先前的殿堂全部重新翻修,且新增丘祖殿和元辰殿,并建有大的石牌房和道德经壁。其建筑规模是崂山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它展示了祖国的富强与昌盛。
崂山的崛起得益于道友们的勤学苦练
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太清宫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和关注,每年接待游客一百多万。
崂山道士素有练武的传统。在太清宫的历史中,有不少高道武艺超群,如刘若拙、李哲玄、刘处玄、孙玄清,以及曾在此栖身的丘处机、张三丰等,他们都身负武功,艺压群芳。现在,为了使道友能够更好地练习武艺,太清宫花巨资买来一整套的健身器材,并由专人管理。道友们看着那些先进的健身设备,他们练得更加卖力。
他们不单注重身体的锻炼,还加强学习。每天晚上,道友们都聚在一起,把自己一天的修道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受益之处与大家一起分享,使之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地提高素质。通过学习,使道众充实了宗教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道众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道众的学识水平和修养提高很快。道众常常在一起谈玄论道,以虚明混成无物为体,无为自然为用,慈俭不争为行,柔弱谦下为应物,无欲无事为治理,以抱朴归真为修行之目的。
崂山太清宫在发展中,一直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放在对道众教育的首位。发扬道教慈悲利人的光荣传统,抱着“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宗旨,积极参与教育和慈善事业,为希望工程、赈济灾民以及孤寡老人累计捐款近二百万元。
在发展中崛起的崂山太清宫,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