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4期
浅论《道教义枢》的层累性特点
作者:金 祺 张 艳
由于《玄门大义》过于浩大广博,不宜于学者研究。因此《道教义枢》在《玄门大义》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整理,从而形成了一部新的、简约的道教教义。《道教义枢》的各义首先用"义曰"来概括《玄门大义》各义的内容,接着以"释曰"的形式来节略《玄门大义》。其具体方法是以科段的形式简化《玄门大义》,将其主要内容进行缀合,在连接不顺的地方补充若干连词,使文章从整体上更严谨完整。这便是文章里所说的"芟夷繁冗"的具体内容。至于所说的"广引众经"只不过是对《玄门大义》所引用的经证,又做了若干补充而已。因此基本上可以说《道教义枢》是忠实的节录了《玄门大义》的。
从《道教义枢》本身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是吸收了南北朝末期至唐初以来开拓了《老子》解释新境地的重玄派教义学精髓,经过孟安排本人的加工、整理、补充而形成的一部简明道教教义。因此,《道教义枢》中的许多教义、概念并非该书所独创,而是以往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道教理论家进行教义创作、整理、加工、完善,进而在孟安排那里被系统化、一元化的结果,所以《道教义枢》中所记载的教义、概念很多是以往概念、观点的演变,是不同时代的概念、观点一层层积累起来或并列起来将它们平行的造成的。以下,将通过对三一义、位业义、三洞义和七部义等的构成的分析,来证明这一观点。
一、三一义的构成
三一义的"释"是这样说的:精神气三,混而为一。精者,虚妙智照为功。神者,无方绝累为用。气者,方所形象之法也。亦曰夷希微。夷平、希远、微细也。夷即是精。以精智圆照,平等无偏。希即是神。以神用不穷,远通无极。微即是气。以气于妙本,义有非粗。
把精神气的三一同《老子》第十四章的夷希微结合起来的这种解释,最早见于梁朝臧玄静《老子》解释。臧玄静还说三一交混而成圣人。即,三一构成天尊的法体。臧玄静的这个说法被成玄英《老子开题序决义疏》继承下来,但是它在这个说法的基础上,又引《九天神章经》的玄元始三气成圣人法体之说。因此,它似乎主张精神气的三一与玄元始的三气,并同《老子》的夷希微互为关系了。另外有关以玄元始三气来考虑圣人(天尊)的法体的解释,在以陆修静为首的南北朝中后期的重玄派道士之间也是广为流传的。但令人费解的是,被认为是同出于重玄派之手的《玄门大义》、《道教义枢》的三一义为何没有采用玄元始三气同三一的对应说。可以说从刘宋的陆修静起,与夷希微的解释相关联,精神气同夷希微便对应起来了。根据《老子》本文的"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也"的说法,把精神气叫做三一,接着又在追究道(天尊)的法体的过程中,出现了臧玄静的《老子》注里所说的三义一体的解释。
《道教义枢》的"三一体义"这一项里,有下面一段论述值得一提。在引用徐法师"三一是妙极之理,大智之圆。圆神不测,布气生长,贷成靡弃。兼三为义,既为一体"这一段话后,规定道:"精之绝累,即是神。神之妙体,即是气,亦神之智照,即是精。神之妙体,即是气。亦气之智照,即是精。气之绝累,即是神也。"这就是说,它是在智照、妙体、绝累这三项的媒介下把精神气的关系视为三位一体的关系。这些事实也可以说:道教教义学的发展同《老子》解释紧密相关,是无法截然分开的。
三一的意义既然是像上述所分析的那样,由东晋时期的咒术性、身体神性的东西,发展到宋以后同《老子》解释相结合,变为思辨性抽象化了的东西,那么,《道教义枢》是如何处理三一里所包含的新旧两层意义的呢?综观《道教义枢》三一义的构成可知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把以《老子》解释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的思想层置于前半的核心部分,而在后半的修养方法中,给旧思想安排了位置。在解说修养法的"三一修守义"这一项里,规定三一实践教义上的宗旨在于得到精神上的静定。其具体的方法是方便、正观、转缘三条。方便配以鸣鼓、咽液、拘魂制魄等最古老的咒术;正观则配以存三守一之法,即《抱朴子》阶段的体内三一神的存思这种关于三一的旧思想;而转缘则配以由气观转向神观的观法,这种教义的构成方法,将各个历史时期的观点---由开始时的咒术,发展为哲学性的解释,把它们平行的并入一个教义中加以体系化。《道教义枢》这种兼容并包的编写方法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色。
二、位业义的构成
位业义是阐述修行证果的阶位和转生的境土的阶差,也就是论说道教所描绘的宗教性世界影像的部分。位业义是《道教义枢》的重要部分,这里着重探讨一下位业义里的天界说的形成过程。
位业义中的天界说主要集中在感生位的叙述中,所谓感生位,是指由得道证果而感生的所生土。感生位又大体上分为人中位、界内有欲观感生位三十二品,界外无欲观感生位二十七品。界外意味三清天,界内意味四民天、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欲界六天。界内三十二品则又进一步分为三界中间四民天位和界内二十八天位。这种对天界的认识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典的天界说虽说是含有朴素的九重天的概念,但基本上是五方帝的祭祀以及九天领域说结合起来的、与方位观念无法分开的平面式的构造说。这一结论可由《礼记·月令》及《淮南子·天文训》等证明。被认为是南北朝初期的古道经《太上灵宝五行符序》以及《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经》等等,提出以五方说为基础的平面式的十方天说,仍然维持古典的天的观念。而《九天神章经》从生成论的立场出发虽然提出一个时间序列的天界说,但似乎也不认为天是多重的。《度人经》的三界二十八天说另提出一个三十二天说。但这个三十二天说,若按齐严东的解释来理解的话,则是一个以八天配四方的平面性的东西。但是《三洞珠囊》卷七所引《玄门论》却说:"(《度人经》的)三十二天并在空无之中,周回十方,起自东北扶摇台,羊角而上。"把《度人经》的三十二天理解为螺旋式上升的构造。对于这种解释上的差异,《三洞珠囊》卷七引宋文明《灵宝杂问》说:"三界三十二天,依如《灵宝内音》,分置在四方。《定志经图》正作三重。今《义疏》中解释云:如羊角而上,与二事并远,何邪?答曰:此乃所二事两通也。羊角者,犹《庄子》之意也。"这段话指出:《灵宝内音》同严东《度人经》注一样,认为天是四方各配有八天的平面式的构造。与此相反,《定志经图》却主张天为三重的多层构造。为了通融这种主张,宋文明依据《庄子·逍遥游》里的"鹏……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在《灵宝经义枢》中又提出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构造说。
通过以上的引证可知,在《度人经》、《诸天内音》提出三十二天说的时候,与《五符序》和《赤书玉篇真文》一样,按中国传统的天的观念,认为天是一个四方各配八天的平面式的结构。到了梁的宋文明,为了消除两说的矛盾,便又提出了螺旋式的构造说。与此同时,随着北魏时代的种民说的盛行,又出现了与北方的四天相当的种民天说。更有把《三天内解经》、《三天正法经》、《九天神章经》里的三天→九天说的三清境(天)加到三十二天,形成了一个以大罗天为顶天的、具有多层构造的三十六天说。《道教义枢》无论是在位业义还是在三界义部分,都没有螺旋式构造的说法。但综上可知《道教义枢》继承了上述的天界说,同唐初的教义书中所主张的多层天界构造说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
三、三洞义和七部义的构成
三洞义和七部义的内容可以说是表示道教的教相判释的内容的部分。三洞义中洞真、洞玄、洞神三洞的教法,都是引凡令圣之说,最终为一大乘之教。其教法各有本迹。三者分别对应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这三位宝君分别居于玉清、上清、太清这三清境内。三洞、三宝君、三清境原来都是同一的气,是由应感赴缘而化生的。其法体都是大道的智用,是精神气的三一。而辅佐三洞经法的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四辅,并与三洞合为七部。四辅之中前三者与三洞对应,唯正一部贯通三部全面辅佐。在对三洞四辅这种对应关系作了叙述之后,接着便对七部义这种定位的理由作了如下的说明:所以太清辅洞神者,洞神召制鬼神,必须太清,存守太一,服御金丹,助成此道,神用乃伸。洞玄和天安地,保国宁民。太平宗教,亦复如斯。洞真变化无方,神力自在,故须太玄明空,道成此行。重玄之心既朗,万变之道斯成。故《三十九章》,号无声之说,《西升》妙典,示善入无为之宗,无为之果。既体(重),斯致无生之道,即洞潜方成。正一便陈三乘者,以其精通明三乘之致也。……末俗根钝,迷于三乘。正一便申明也。又三洞总为一乘之教。故《正一》云:三洞虽三,兼而谈之,一乘道也。太玄为大乘,太平为中乘,太清为小乘,正一通于三乘也。
《道教义枢》就是按着这种理由综合三宝君、三清境、三洞、四辅、三乘等关系的。然而这些概念,是整个南北朝时期,由站在各个立场上的人提出来的,并非开始就构成这样一个系统。首先,三洞的概念初见于宋的陆修静所修的《三洞经书目录》,而且,在《九天神章经》等经籍中,三洞的名称为大洞、洞玄、洞神,而没有洞真这个名称。所谓的大洞,也就是上清派所依据的
《大洞真经三十九章》里所说的大洞,后来为了与洞玄、洞神的说法保持体例上的一致,便改称为洞真。由此可以想象,把以《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作为主要经典的洞真部放在首位,这种三洞的分类,原是表示来自于上清派的教相判释的内容。而把这个三洞又同三宝、三清天、三元三气等结合起来,说明世界以及人的生成,道教教义的渊源等等的经典,则是《九天神章经》。但是在本经里却没有谈到四辅。我们知道先于《道教义枢》把三洞配于三乘的是《玄门大论》,《道教义枢》作为经证而引用的是《洞真太上仓元上录》。这个《仓元上录》也是取三洞、三清、三乘的对应说,并谈及了十二部,但也没有涉及到四辅。把四辅配三洞的七部概念,其出现要比三洞说晚的多。《道教义枢》中所提到的孟法师的《玉纬七部经目录》,可以说是按七部进行分类的最早的书目。由此可以断定,七部的构想在梁代就成立了。再者,《道教义枢》在七部义里,专门把《正一经》作为重要部分的经证来加以运用,特别是认为正一部遍申三乘立于一乘这一主张,则又是完全依照《正一经》。从而可以推定,以正一部为统一内核的这个七部的构想,可能是把《正一经》作为其理论依据的天师道一派所提出来的主张。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道教义枢》中的三一、位业、三洞、七部各义构成的分析可以看出,该书中的众多教义、概念并非一时一地所成,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各个派别的道教教义观点融和在一起,加以一元化和系统化。《道教义枢》对已经存在的道教教义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出现的种种状况,不是予以否定,而是全部地囊括进来,为己所用,从而丰富、发展、完善了自身的教义,为道教教义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可以说《道教义枢》的教义研究,必将成为唐代道教教义研究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