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3期



从道教成仙修炼看女性之地位

作者:李素萍




  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他们以长生不老、飞升成仙作为个人修炼的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探求了种种健康养生的方术。道教认为女子只要精修勤炼,不论哪个阶层的均可达到这一目标。即修道成仙并非男子的专利,妇女与男人一样具有得道成仙的可能。得道者将是什么样的呢?葛洪认为:
  得仙道,长生久视,天地相毕。……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或可以翼亮五帝,或可以监御百灵,位可以不求而自致,膳可以咀茹华橘,势可以总摄罗酆,威可以叱咤梁成。①
  显然,得道具有非常的诱惑力。现实世界中不论是享受荣华富贵的人,还是挣扎在贫穷线上的人,只要精修勤炼,均可得道成仙。葛洪说:“至于仙者,唯须笃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静,便可得之,不待多才也。”②
  在道教中得道成仙的人,他们是超凡脱俗并有神通变化超能力的长生不死的人。葛洪认为:
  仙人者,或飒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③
  蹈炎飚而不灼,蹑玄波而轻步,鼓翮清尘,风驷云轩,仰凌紫极,俯栖昆仑。④
  以富贵为不幸,以荣华为秽污,以厚玩为尘壤,以声誉为朝露。(同上)
  仙人丝毫不受自然力量的束缚,而且超然于社会权势之上,如汉文帝折于河上公,汉武帝叩头求教于西王母等,都体现了一种身心绝对自由的理想境界,贯穿着道教追求自由的精神。古来女子修仙者多,但无人从理论上整理,后来道教中形成独特的女性丹经。由于妇女与男人一样具有独立成仙的可能,因此在道门中出现了像《女金丹》、《坤元经》、《坤道功夫次第诗》、《孙不二元君法语》、《灵源大道歌》、《樵阳经·女工修炼》等这样一些专论女性丹经的道书,它们都是针对妇女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专为女子修道而作的。据陈撄宁先生考证,宋朝曹文逸的《灵源大道歌》为“历代女真,自己肉体在世间,亲笔所写正式丹经,当以此篇为最古了。”“这篇《灵源大道歌》,就是……在那个时候做给一般学道人看的。”“凡是学道的人,无论男女老少,用这个工夫,都很有效验,绝无流弊,可以算得仙道中最稳妥最普度的法门。”⑤全篇共计一百二十八句。
  在女丹功法的历史上,孙不二的女功内丹次第诗也是非常著名的,可以说,女丹经出自女真之手,且有亲身体验经历的,大概唯此二人。曹文逸的七言绝句《灵源大道歌》毫无隐喻,明白易懂。孙不二的女功内丹次第诗为五言绝句,隐晦艰深,从头到尾,龙虎铅金,天干地支,胎息安神,五行八卦,金丹术语颇多,学人欲学,务必请名师指导,切不可自我瞎猜胡懵,走火入魔。
  清代时,贺龙骧编成《女丹合编》,汇集了女丹功法的宝贵资料,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道教中妇女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修行方法。陈撄宁将女子丹法分为六派:(一)中条山老姆派。此派下手,先炼剑术,有法剑、道剑二种作用,其源流略见于《吕祖全书》。(二)丹阳谌姆派。此派重在天元神丹之修炼与服食,并符咒敕召等事。“丹阳”乃地名,“谌姆”乃人名。谌姆乃许逊之师,许著有《石函记》,吴猛作《铜符铁卷文》,二书皆言天元神丹之事,皆谌姆所传。(三)南岳魏华存夫人派。此派重精思、存想,奉《黄庭经》为正宗。(四)谢自然仙姑派。此派从辟谷、服气入手,以《中黄经》为正宗。(五)曹文逸真人派。此派从清心寡欲、神不外驰、令气至柔、元和内运下手,主要道书为《灵源大道歌》。(六)孙不二元君派。此派即太阴炼形法,先从“斩赤龙”下手,乃修丹工夫,主要道书为《孙不二女丹诗》。陈先生说:“以上六派,将魏晋以来女功修炼法门,概括已尽。此外如调和巽艮,夏姬有养阴之方,肌肉充盈,飞燕有内视之术,以及房中秘诀,素女遗经,此皆言不雅驯,事多隐曲,未便公开讨论。”⑥最近有人将陈先生所说的“此外派”综合起来称为“女子双修派”。(即认为有七种女丹功法。)此派功法复杂,有上、中、下三乘,下乘为房中秘诀,有养阴驻颜之方;中乘有采阳补阴之术;上乘有双修双成之诀。……女子双修派皆称其丹法为吕祖亲传,故亦称吕祖(洞宾)派,有《金丹诀》、《女丹要言》等丹书。另有《西池集》,亦为女丹秘传。此派丹法要知庚甲、辨有无、坐宝龟、着甘露、去浊留香、月照寒潭,骑牛赴月撞金钟,捉得金精锁毒龙,最终达到“救人兼救己,内外两功成”的目的⑦。《丹房须知》有云:“修炼之士,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达阴阳,穷卦象,并节气。”⑧对修道炼丹提出很严格的要求,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女丹修炼必须遵守九大戒律,否则难成正果。《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中把女修九戒作为第一则:
  女修正途,应以九戒戒文为第一则,文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贞静持身,离诸秽行;惜诸物命,慈悲不杀;礼诵勤慎,断绝荤酒;衣具质素,不事华饰;调摄性情,不生烦恼;不得数赴斋会;不得虐使奴仆;不得隐善扬恶;以上共九条,能遵方可受持正。
  女性修道所经历的“静养化NFA29,知时炼形,斩龙立根,采取生药,炼结还丹,会合胎息,调养出神,合道成仙”⑨这一苦其心志、凋形炼骨的过程,使女金丹成为内丹学一束奇葩。陈撄宁先生说:“女子修仙,除天元服食,窒碍难行,人元双修,誓不笔录而外,古今来仅此一门,堪称大道。”并对此予以解说:“外丹黄白术,炼到一二年后,九转功成,只能点化,而不能服食,此种名为地元。由地元再求进步,炼满九年或十二年,此种名为天元神丹,可以服食,因其手续麻烦之极,令人不敢尝试,故曰窒碍难行。人元双修,即夫妇铜锈同证之法,因俗人少所见而多怪,且非生有风慧者不能行,非夫妇二人程度相等者,则必遭对方之掣肘,而亦不能实行。故必遇上上根器,而且夫妇二人一心一德者,方许传授,又须经过一种规定之仪式,及严厉之誓辞,否则不准随便轻传,故曰誓不笔录。”⑩女丹修炼的最高境界乃为“了道成真”。《壶天性果女丹十则》:“女子修行,所贵者在于成真了道。若修行未能成真了道,犹如田中之蛙未出泥途一般,终归是那孽海之物,焉能躲得脱轮回,超得过劫运。”了道成真的关键是有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勤勤恳恳的努力。
  后期道教强调男女同道,可以一同飞升。宋代张君房的《云签七签》称张道陵与其子张衡及孙张鲁3人,与其妻皆白日升天。像孙不二夫妇、刘凝之夫妇、江正合夫妇、蔡冲静夫妇、周霞夫妇,等等,夫妇双修双炼,共证正果也是佳话。孙不二有诗云:“蓬岛还须结伴游,以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民国时的黄邃评价此诗曰:“学者果能悟彻十四首律诗之作用,然后将此七言绝句,熟读而深思之,则弦外余音,当可耐人寻味矣。”11 洛阳发现的西汉卜千堆墓内壁画上有乘三足乌的女主人与乘腾蛇持弓的男主人一道飞升成仙的画面。陈撄宁先生认为中国“古法修炼,皆是夫妇二人同心合意,断绝俗情,双修双证,与孤阴寡阳的制度大相悬殊。刘钢、樊云翘二位,乃夫妇双修最负盛名者。”
  有些神话故事也反映男女双修成仙的风格和特点。传说杨羲与九华安妃结为伉俪,二十二年后两人乘龙驾云,白日升天。其他如羊权与愕绿华、许诺与云林夫人。话说唐代有一书生文萧,游西山时遇见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相互产生爱慕之情,遂结为夫妇。其实少女为仙女吴彩鸾,是大仙吴猛的女儿,她因和文萧相恋结婚而被贬到人间十二年,日子过的清苦,以卖字为生。贬谪期满后回西山修炼,夫妇同登仙境。还有汉朝末年有两位男子(传说叫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了路,闯进仙境,被两位仙女引进仙府殷殷款待。仙府金碧辉煌,这两位男子在这里饮醇酒,品仙桃,食胡麻饭,双双结为姻亲,着实享受了一番仙界欢乐。可是这两位男子与仙女同居半年之后,忽生思乡之情。仙女怎么也挽留不住。两人回到家乡发现面目全非,亲故凋零,子孙已经传至七代了,原来时间已过了数百载之久了。晚唐皇甫松作《天仙子》就有写刘晨与天仙别离的一幕:
  晴野鹭鸶非一只,水NFDA6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
  道教认为夫妻同修、双补双益,也能成为神仙眷侣,也表明道教在世俗化方面有吸引人的地方,这也是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个特色。《周易参同契》谓“道无阴阳,违天背元”,这显然与以儒家为正统伦理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唱对角戏,给予在封建道德重压之下的广大妇女以喘气、透气的机会。
  从神仙谱系“三仙”、“九品”中均有“成仙真”的女子的位置。道教神仙谱系中,女性神仙都占了一定的比例。众多的道教神仙故事和传说,有不少说的都是女性。刘向的《列仙传》、葛洪的《神仙传》,还有《汉书·汉武帝内传》、《太平御览》等就已记载了许多女性神仙的事迹。有宫女(毛女),有弱女(太元女、程伟妻),有蚕女,有龙女,有玉女,有江妃二女,有赤帝女,有炎帝少女。南岳夫人魏华存羽化后在神仙世界成为紫虚元君,负起了统领南岳的重任。《历世真仙通鉴》载九华真妃得道成仙后治理夏盖山。其他诸如天后妈祖、麻姑元君、巢湖太姥、素女、采女、女丸、床婆、厕神(紫姑神)、锦娥、湘君、临水夫人、巫山神女、华岳神女、何仙姑、耿仙姑等,她们或因其修行积善的功德或因其不幸遭遇苦难而被尊崇,在神仙世界享有地位、荣耀。《神仙传》卷七大部分都是描述女性神仙故事的,其中的西河少女、太玄女、麻姑、东陵圣母等的神异事迹后来都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代还出现了专门记载女性神仙的道书,像著名道士杜光庭所著的《墉城集仙录》就是专为女性神仙立传的。全书六卷,共收录了汉魏以来广为流传的三十八位女神仙的事迹,成为道教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女性神仙谱系。宋朝张君房纂辑的《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四、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此三经传都是专门为女性神仙而撰写的,辑录了西王母传、二十五位修炼成仙的女子。而元代赵道一修撰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则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一百多位女仙的事迹。值得注意的是,女仙在道教神谱中并不完全是摆设,并不仅仅是作为男仙的配偶、陪衬而存在的,她们大多具有独立的神格,能独立操作手中的实权,与男仙相比,女仙更具有绚丽的色彩和吸引人的魅力。在各层次的神仙系列中往往也重视男女对偶班列的。如梁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第二等级中,玉皇大帝居中,左有30名道君,右有30名女真。男女班列,共享祭供,这是道教尊神的一个特点,包含了一定的男女平等思想。众多的女仙与男仙并列而为崇拜的对象,这具体而生动地诠释了道教的信仰特征,表现了道教对妇女的态度。
  陈撄宁会长说:“世间各种宗教,其中威仪制度,理论工修,殊少男女平等之机会,独有神仙家不然。常谓女子修炼,其成就比男子更快,男子须三年做完者,女子一年即可赶到,因其身上生理之特殊,故能享此优先之利益。至其成功以后之地位,则视本人努力与否为断,并无男女高下之差,此乃神仙家特具之卓识,与别教大不同者。可知神仙一派,极端自由,已超出宗教范围,纯为学术方面之事。读者幸勿以宗教眼光,强为评判,女子有大志者,宜入此门。”并一再说:“在神仙家眼光看起来,男女资格是平等的。若论做工夫效验,女子比男子快,若论将来的成就,亦无高下之分。至于普通重男轻女之陋习,乃是人为的,不是天然的。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天主教,中国内地种种密教,如某某门,某某堂,某某社,皆是男女不能平等,独有仙道门中,无此阶级。仙道不为陋习所拘,女子亦同样易修实证。”12
  道教重阴阳、等男女的宗教理论和种种修炼功法、符方术为广大妇女提供了追求精神解脱,自由、自主地选择生活样式的机会和权力。汉代以来,在“男尊女卑”这种强大的社会桎梏压力下,女性为争取心身的自由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她们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表现对道教的信奉:
  其一是参与民间道教信仰习俗活动。民间信仰之所以有巨大的市场,就在于有广大的信众。民间妇女“既崇拜天上的玉皇、地下的阎王、海底的龙王,也崇拜东厨司命灶神、看守家户的门神和专司安寝的床婆。”13她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14因为她们往往是天灾人祸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受害者。她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她们最切身的利益,有关吉凶祸福的征兆预示紧紧地牵动着她们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她们中大多受教育的机会不多,文化程度低下,功利目的动机促使她们往往只能从道教神学中简单抓取一些神仙信仰和去恶向善的劝教以及各种符方术。她们求子,首先祭拜送子娘娘,一旦得子后,又要祭拜痘疹娘娘、眼光娘娘,乞求神灵保佑孩子。想发财求财神赵公元帅或求关羽老爷,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到年节祭祀,妇女一般都要参与这类接神祀神,纳福图祥、求吉讨利、送鬼招魂、符咒禁忌等世俗活动,介入到对异常征兆和未来命运的占卜预算,占验吉凶祸福等巫术事务之中。总之,神仙世界的超凡脱俗、长生不死,冥府阴曹的阴森可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妇女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当然,这种民间道教的信仰活动本都具有随行就市的成分,那些具有实用价值功能的鬼神不断得到强化,如对送子有用的娘娘,对风调雨顺有作用的龙王,对发财致富有功能的财神,对航海起保佑作用的妈祖女神,对高中秀才、状元有作用的文昌神或魁星等,愈来愈受到崇拜,而对起居起看守作用的厕神、床婆,几乎越来越淡化。
  其二是加入女道士之列,专一修道成仙。张鲁之母加入五斗米教并成为祭酒首领,大概是女性加入道教并影响道教的有文字可考的最早历史记录了。以后历代都有妇女被度为女道士。到唐朝形成高潮。唐代初期统治者为了神化其统治,宣称自己乃“神仙之苗彝”,将老子尊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并立祀庙加以祠祀。提高道士地位,优宠道士15。唐中后期掀起崇拜狂潮,一再提高道士地位,下令“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僧尼令祠部检校。”16并规定正式度为道士者,不但可以免除课役,而且“凡道士女冠有犯法者,须按道格处分,州县官吏一律不得擅行决罚,违者处罪。……经常召见道士,拜官赐物,甚而亲受法,以道士为师”17 。至于尊《老子》为上经,定为开科考试内容,兴建道观,设置崇玄馆等,都推动了道教的发展。“当时一些公主嫔妃,多有入道为女真者,杨贵妃亦被度为太真宫女道士”(同上),号“杨太真”。睿宗二女出家为女冠,封为金仙、玉真。据史料记载,自睿宗至穆宗8个皇帝就有11个公主入道。五代十国的皇帝亦有多人崇道。隋唐民间女子黄灵微、谢自然、能去尘、胡陈进姑、林九娘、李三娘、何仙姑、成无为、杨正见、董上仙等修道成仙的故事也被四处传扬。
  这里需要提及“女冠诗”在社会上所发生的影响、作用。“女冠诗”即指出家修道的女子写的诗篇。我们知道,汉末道教始创阶段,女子即已出家入道,像前面业已提到的魏华存夫人便是天师道女祭酒。南北朝时,女子入道修行渐成风尚。宋金元时期已经成为规模。孙不二的七首七言绝句可谓女冠诗中有成就的了,其中:
  不乘白鹤爱乘鸾,二十幢幡左右盘。偶入书坛寻一笑,降真香烧碧阑干。
  小春天气暖风赊,日照江南处士家,催得腊梅先迸蕊,素心人对素心花。
  资生资始总阴阳,无极能开太极光。心镜勤磨明似月,大千一栗任昂藏。
  神气须如夜气清,从来至乐在无声。幻中其处真如幻,且向银盆弄化生。
  养神惜气似持盈,喜坠阳兮怒损阴,两目内明驯虎尾,朦胧双耳听黄庭。
  荆棘须教划尽芽,性中自有妙莲花,一朝忽现光明象,识得渠时便是他。18
  写得就很有意境。唐朝公主、嫔妃入道修真,带动了社会上的女子修道之风。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知识女性更多的介入道门,提高了女道士阶层的整体文化素质。像李冶道、鱼玄机、卢媚娘、卓英英、杨监真、郭修真等人的“仙诗”,富有渴望成仙的浪漫色彩,大多收入了《全唐诗》里。
  李冶道的 《道意寄崔侍郎》:“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愁鬓行看白,童颜学可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诗工整对仗,浅显明白,含有劝人修道的意图。鱼玄机乃为多情浪漫、才华卓然之女子,入道后“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其诗大多抒发女子幽怨之情,杨监真的“仙诗”,表达修道可使人解除病痛疾苦的思想。“道启真心觉渐清,天教绝粒应精诚。云外仙歌笙管合,花间风引步虚声。”19反映出修道给人带 的神清气爽的境界,幻想进入道境的至乐。卢媚娘的诗则将浮华世事与出世求仙对比,含有讥讽之意思:“市初开处处春,九衢明艳起香尘。世间总有浮华事,争及仙山出世人。”卢媚娘以吹笙作比喻,以明修道心志和渴望成仙的情感愿望,“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他日丹霄骖白风,何愁子晋不闻声。”20
  宋金元时期道教依然兴盛,全真道等教派兴起。出现了像林默娘、妙明真人、周霞、孙不二、何守夷、訾守慎、董守志、斡勒守坚、曹文逸、杨守和、穆守妙、完颜德明等道界杰出精英人物。其中林默娘被崇奉为“天妃”,据《天上圣母传》,妈祖叫林默娘,福建湄洲屿人。《天妃经》说妈祖在天尊面前立下十四条誓言:
  一者誓救舟船,达于彼岸;二者誓护客商,咸令安乐;三者祛逐邪祟,永得消除;四者荡灭灾屯,家门清静;五者搜捕奸盗,屏迹潜形;六者收斩恶人,诛锄强梗;七者救民护国,民称太平;八者释罪解愆,离诸报对;九者扶持产难,母子安全;十者庇护良民, 免遭横逆;十一者卫护法界,风雨顺时;十二者凡有归向,保佑安宁;十三者修学至人,功行果满;十四者求官进职,爵禄亨通;十五者过去超生,九幽息对。
  可见修道成仙并不是仅仅为了个人,而是以关怀众生为最高价值目标。妈祖崇拜是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道教成仙思想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绝少排他性,对妇女修道成仙不抱有任何歧视、偏见。不仅不分男女性别、贵族阶层,而且不分愚智、美丑,司马承祯在《天隐子》里说得好:“神仙亦人也,在于修我灵气,勿为世俗所沦污,遂我自然,勿为邪见所凝滞,则成功矣。”道教认为不是只有所谓“正经”女人精修勤炼就可成仙。就连妓女也可修道成仙。道教神话传说吕洞宾游化凡间,化度世人,连妓女也要不断用仙诗感化之。《吕纯阳敲爻歌》云:“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悟长生,饮酒戴花神鬼哭”。又云:“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又云:“仙花仙酒是仙乡”。明朝妓女卞玉京,是位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的女才子,清兵攻入南京后,她归依道门,自号玉京道人。还有大名鼎鼎的陈圆圆,本为苏州妓女,吴三桂纳为妾。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被俘。三桂降清,清兵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晚年度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
   道教对弱女子寄予莫大的同情和关怀。如厕神的故事。厕神说的是两个女人不幸悲惨的遭遇,其一是说有一做人家小妾的女子,被正妻嫉妒杀害于茅厕之中。天帝怜悯之,遂命为厕神。其二是说汉高祖刘邦的后妃戚夫人,由于与正妻吕后因太子之争而结仇,刘邦死后,吕后严重惩罚她,作奴尚不解心头之恨,又将其手足斩掉,削光头发,挖掉双眼,熏聋耳朵,灌下哑药,扔进茅厕,称为“人彘”,被活活摧残致死。天帝怜悯之,遂成为神仙。厕神并非主管茅厕之事,而是有先知先觉的能耐,因而道教信徒往往迎祀于家,问休咎祸福,占卜诸事。道教就是这样,更多的是同情、关注现实痛苦、悲惨的一面,希望让其成仙能过上无比幸福的生活。道教成仙理论往往是对过去苦难的否定,是一大解脱,是人渴望平等、渴望自由、渴望健康长寿的满足、回报。
  
  注
  ①《抱朴子·对俗》
  ②《抱朴子·辨问》
  ③《神仙传》
  ④《抱朴子内篇·论仙》
  ⑤《〈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 见《道教与养生》 华文出版社 2000年
  ⑥《朱昌亚医师论仙学书》 见《道教与养生》 华文出版社 2000年
  ⑦《道学通论》 胡孕琛著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⑧《道藏》第19册,第57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⑨《坤元经》
  ⑩《道教与养生》 华文出版社 2000年
  11《孙不二女丹诀诗黄序》见《道教与养生》 陈撄宁 著华文出版社 2000年
  12《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凡例》 见《道教与养生》 陈撄宁著 华文出版社 2000年
  13《中国民间信仰》 乌丙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
  14《美国与美国人》 费孝通 三联书店 1985年
  15《道教史》 卿希泰、唐大潮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4年
  16《旧唐书·玄宗本纪》
  17《道教史》 卿希泰、唐大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4年
  18《道经知识宝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
  19《全唐诗》卷八六三 杨监真《仙诗》
  20《全唐诗》卷八六三 卢媚娘《锦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