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走进线装书般的李坑

作者:黄家禄





  李坑,是江西婺源的一个古朴村落。走在多雨水多缠绵的季节,走在温润潮湿的青石板路上,一种古香古色的柔美、一种悠远悠长的秀丽韵味便扑面而来……每移动一步都是淡淡的向往,每走到一处都是浓浓的回味。
  逆着由东向西穿村而过的小溪,坐在悠悠摇晃的小舟上溯溪而上,一幅发黄了的画越来越清晰……两旁错落有致的古老民居,在层层叠叠向源头延伸的同时,却又倒映在明净的溪水里,小舟轻轻掠过后,便有规律地歪歪扭扭向四处扩张,辐射出一圈又一圈亘古不变的心、亘古不变的梦。
  弃舟上岸,顺便叩开了一扇斑驳的大门,叩开了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感,那粉墙、那青瓦、那风火山墙,是那么地有韵律、那么地有诗意……站在天井中央,仰望栩栩如生的古戏文图幅,活灵活现的各种人物图案,似是似非的荷花木雕,顿生一种崇敬、顿生一种思绪。所以,置身于这种意境里的激动难以用语言来描摹;所以,置身于这种意境里不敢高声言语。
  古朴的李坑已越过千年的风雨,并继续向前延伸着会成为历史的明天。收起雨伞,顶着头上的绵绵细雨、踩着脚下起伏的岁月……“景圆山溪,卜有条例,鱼河养年,来龙荫木,室不聚赌”的训诫,就像一根根网绳,将整个村落连成一张网,网住了每一个村民,每一户人家的思想和道德。后龙山上茂密的林木,小溪潺潺的流水,还有鱼塘屋那棵存活了800年的紫薇树,都在轻轻地诉说着一个故事、诉说着一段内涵。
  双脚有些疲惫,不得不放慢步伐。抬头一望,一座与周围建筑风格还算合群的茶楼耸立在小溪旁的半山腰、耸立在眼前。进得茶楼,一股茶香便沁人心脾、浸润肺腑。看着杯中跳着优美舞蹈的茶叶,眼前便浮现出《斗茶图》的生活气息。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老夫子的笔墨,泼到了这李坑?从茶碗盖和茶碗边相刮的音韵里,确是可以体味到“天人合一”的哲理。
  天色渐渐已暗,古民居、新民居都换上了盛装,准备展示夜幕下的另一种魅力。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终于亮起来了,照得小溪一片红光闪闪、照得小溪晃晃悠悠……那高高挑起的檐角是在延续着自己的个性、延续着自己的固执吗?要不然怎么会总在静静地守望着这世外桃源、静静地守望着早已逝去的岁月。这时,三三两两的村民终于牵着水牛缓缓走在了青石板路上,前面尽是朦胧起伏不止的青山绿树。那些穿着红衣绿裤的老妪和扎着辫子的小丫头却蹲在小溪边的青石条上,借着自家窗户或对面门缝里挤出的亮光捣洗衣服,高起轻落的棒槌,就像敲击扬琴的琴笕,那美妙的音韵和着几缕在屋前房后袅袅上升的白色炊烟、二三声犬吠随着溪水流潺潺地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