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谈中国建筑的组合美学

作者:陈 亮





  《览冥训》中说道:“凤皇(凰)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骄)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这里的“宇宙”,难道这是指时空吗?如果是这样,一只小燕雀能够在天地宇宙之间飞翔吗?后来看到汉代的高诱关于“宇宙”的注释,才知道,这里的“宇宙”指的是建筑。宇,是指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宙,是指支撑大屋顶的栋梁。才明白这是一只普通的小鸟,原来是在屋檐和栋梁之间飞来飞去。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受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受到建筑材料,技术水平的制约。中国建筑的功能也是丰富多彩的,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一般不以一个体量巨大的单体来体现,而是由多座布局有序的单体所构成的群体组合来实现。群体组合常使用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山林寺观和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相传炎、黄之战,炎族战败退散,黄族占据的地方就被尊崇为天下之“中”,这就是当初黄帝及其子孙的生息之地,历史上称为中州、中土、中原、中国。在文化意识观念上,“中”是中国空间观念的“主心骨”。没有“中”位,天下及天下的宫室就像一盘散沙。这种空间意识与文化观念,顽强地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
  李允和在《华夏意匠》一书中指出,早在商代与夏代甚至更远的年代里,中国建筑的“中心”在后来就演变为群体组合空间中的庭院。
  “土木之功”这一词作为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和木是中国建筑自古以为采用的主要材料。这是由于黄河流域,作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曾经有茂密的森林,而黄土的土质又是适宜于用多种方法(包括晒坯、烧制砖瓦等)建造房屋。这两种材料的掺合运用对于中国建筑在材料技术、形式传统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影响到结构技术与组合。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墙倒屋不塌”。这是因为建筑的框架为木结构,是榫卯结合,它的优点不但可以拆装,更在于可以调整其内力,以抵抗外力。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国建筑的群体组合形制还非常重视平面布置的技术与艺术。主要体现在以庭院为中心的布局。庭院被围合在四周房屋的中间,是一种典型的平面布局,当然也有其它的平面布局。比如近代江南民居平面布局有的布局为马鞍型,即将原先北方四合院中被称为“倒座”的南面一打顶房子拆除,使平面由原先的“回”字型,变成了“凹”字型。
  以庭院为中心来组织布局,这平面又以中轴对称为基础,它反映了尚“中”意识与建筑土木技术与结构的统一。同时有了中轴线,就以中轴线为基准组织对称型的平面序列,对称型的群体组合平面布局,在技术上的处理自然要比非对称型容易,在力学上它不易倒塌,这是适合古代建筑的技术水平的,所以营造建筑往往是对称型的。后来,由单体建筑之对称发展为群体交互组合的对称。
  山西民居今天成为中国北方民居的典型代表,是因为明清时期晋人富饶而兴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深宅大院。山西现存比较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多达数十处,如晋中的乔家、王家、曹家、渠家、常家等院落建筑群,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大都古朴厚重,高大结实,构成了一座座封闭的城堡,一座座幽深的庭院。一个院子有成百上千间的房屋,院套院、门套门,砖石照壁、高台大屋、牌坊小桥、亭殿楼阁,与周边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许多建筑依山建势,因地制宜,高低叠置,参差错落,门窗间木雕、石雕、砖雕、楹联、匾额沟通传达了众多的人文信息,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山西老宅院中国建筑的群体组合形制还非常重视平面布置的技术与艺术。主要体现在以庭院为中心的布局。
  由于土木建筑比较怕水、怕火,保存的时间不如石材建筑长。所以将不同功能的房屋分开建造,再进行群体组合,如果一旦遇到火灾或损蚀,所毁坏的就是群体组合中的部分房屋,而不是全部,因此群体组合更有利于减少火灾、水灾造成的损失。
  建筑虽然每座独立,但决不是独处的,整体的观念从来就十分强烈,每座建筑之间大多都有庑廊相连,主从明确、排列有序。中国建筑很重视空间问题,比如北京故宫的空间组织就是连续的群体空间组合,让人一眼望不到边,其体量是十分巨大的。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我们从中国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到建筑表现形式分为两类,一为崇大为美,二为崇久为美,可以看到崇大为美的形式,在宫殿与都城建筑中表现的十分明显。秦阿房宫,“三辅黄图”一书说到它由“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这里的“规恢三百余里”相当于整个阿房宫苑区周长约12.42万米,西汉长安宫殿建筑未央宫,群体建筑组合的东西墙长2150米,南北墙长2250米,周长8800米,全宫面积约5平方公里。唐代的长安城,面积为84.10平方公里,为外国古代名城巴格达的2.8倍,罗马城的近6.2倍,拜占庭城的近7倍。明清北京,60.2平方公里。这种崇大为美的风格为中华民族特有,这里的大,不是表现在它的建筑单体,而是表现在群体组合上,是以多座而有序的单体建筑构成的群体组合来实现的。
  西方建筑无论古代的大型神庙,中世纪的大教学以及近现代的摩天大楼,都是以单体之巨大而取胜,以巨大的体量,在同一幢建筑内分隔为不同的空间区域、单元去完成各种各样的功能,是建筑单体内部的“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中国建筑在汉、晋时代接受了主要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外来影响,这些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被融为自身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明清时期,又开始为欧洲所知,并产生了实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