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香港十一小时

作者:郑莞雨





   郑莞雨,女,1991年生,双子座,现就读江西师大附中高二,8岁开始写作,曾在《读者》、《美文》、《青年文学》、《中华文学选刊》、《创作评谭》等刊物发表作品,2004年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2006年获全球华文少年美文大赛“少年美文奖”。
  
  火车摇晃的时候,远处会有看不见的声音传过来,细碎的,略显踟蹰。天色是按捺不住的惊喜,虽然灰蓝,但总期望瞥见金色的光芒。
  这并非是希望的,但总觉得不寻常。
  正如一个梦。
  火车只能到深圳,早茶等了一个小时才上。并非人多———因为在8:00这个时候,深圳的人们都还未睡醒,做早茶的师傅怕是还在做梦吧。
  后于11:00到了香港,喧嚣与动感缓缓就于眼前揭开了,过去与现在交相辉映,宛如未曾粉饰的年华。我坐船入关时晕得厉害,心想海水应该一直平静多好。
  便利店。
  上环的店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味,是冲泡的咖啡,还有淡淡一层三明治和热狗的香气铺在咖啡味的表层,仿佛是游离的。灯光很亮却不刺目,店内一切物品皆干净整齐,有1/3的位置是卖当天报纸杂志和畅销书刊的。竖排架子上还有HK的地铁路线图和旅行指南。买了一份地图,18$(港币),复杂交错的路线直叫人看不懂。
  最便宜的饮料该是纯净水,7.5$两支,这在南昌已经算是很贵了。我们当时都以为这里是中环,但是店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今天天气不算很热,挺好的。你去中环的话向前只走20分钟差不多能到。”她说完便笑了,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结果走不到一半就开始下雨,随之变为倾盆,打着伞也全身湿透。走了很久才看到了写有中环站的汽车站牌,满街的广告牌和道路指示牌都是一行粤语加下面一小行英文。
  香港最繁华的地方仿佛就在眼前了,这天的雨又将这一切轻轻掩起来,有些欲说还休的味道。标志性的高层建筑近在眼前,但是总也走不到那里去,我看着那些精致而大气的楼顶,发现这一切都再简单真实不过。不同于刘禹锡的最爱,他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港虽神秘却毕竟不是莲花池。
  当我发现去维多利亚港还要在尖沙咀坐船的时候,就决定不去了,不如在国贸中心里逛逛。香港的天气,明明下雨却这样的热,太海洋了。
  在国贸中心里什么也没买(考虑到钱包的实力),为了吃顿外卖又折回了天星码头去换港币。好像只在便利店里才收人民币,坐地铁跟买东西都必须用当地的货币。倒霉的是这天周六,银行不开门,问了n个路人甲乙丙丁才找到最近的兑换处。
  他们都很热心,一个女孩说普通话很吃力但还是慢慢地告诉我们:“在这个……天星码头,十分钟……可以到。”她语气轻柔,并且露出十分明亮的笑容,我抬头就可以看见建筑外围的雨水渐渐退去。突然想起《I lay my love on you》里面的一句:“只要微笑,雨就停了。”
  光线明亮且颜色鲜艳的外卖店里散漫着蜜汁叉烧饭的香味,烤鸭就挂在玻璃窗里面。我很讶异在这样宏大的商厦里面还会开有这样简单而有风格的小店。人很多排了两行队,但绝对不拥挤。很快就可以看到酒红色的饭盒被端出来,装着甜稠的蜜汁叉烧肉、烤鸭、青菜、火腿和咸蛋,色泽很漂亮且原汁原味。我看到宣传牌上醒目的字“买叉烧五宝饭加5.5$送鲜果沙冰”,很开心有优惠,所以又要了一杯冷饮,一份共计31$。
  我清楚地知道这种外卖店在香港再普通不过,却有那样新鲜的感觉,原来生活总是在有未知时才会更加惊奇。不见得梦境都要像仲夏夜之梦般神妙,但至少它能带来Amazing and curious.(惊喜与好奇)。
  香港的地铁与上海有点不同。上海地铁通行的铁轨,是可以清楚看见的,如果有人等车时不小心越过安全线,就会跌到下面的铁轨上。而无论香港还是深圳,地铁站周围是封闭的玻璃门,车来后带不起一丝风,等它停后玻璃门才开。当我默默感叹人性化人性化人性化的时候,玻璃门打开了,下车的人涌出来,随之而来的温煦的风和不刺目的灯光。
  这班地铁是迪士尼专线,窗户的形状是米老鼠的头,座位是深蓝色的软沙发,两侧的玻璃橱窗里是白雪公主的塑像。它们都是沉默的,但我却仿佛能听到无声的呓语。
  出了车厢,美国风格的地铁站呈现眼前,墨绿色的顶棚,很高的黄色灯光,圆形的大钟嵌在支柱上,我相信自己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
  雨没有停,人依旧很多,我和父亲母亲三个人一人拿到一张彩色门票,像可爱的圣诞卡,迪士尼人物雀跃在上面。我拿着相机不停地四处拍照,父亲一直低低地打着伞,生怕雨水打湿镜头。母亲直望着旋转木马绚烂的灯光说:“我小时候未实现的梦想,等到现在才实现了。”
  整个乐园里响彻的是欢乐的乐曲,听见这种音乐后感觉忧伤全部逝去了,时光被碎落的梦所雕刻,年龄漂流在繁星的年代,它们已被遗忘。原来泰戈尔写《飞鸟集》的时候,也听见了类似的乐章:
  “黎明一定会到来,黑暗也终会消隐,你的声音将划过,从金色泉涌中倾泻而下……”
  我们排在人群后面,等待45分钟,终于进入了小熊维尼百亩林探险世界,坐在蜂蜜罐形状的小车里,顺着起伏的轨道,打开一扇扇未知的门。
  “……让我设想一下,繁星中有一颗星,引导我的生命去穿越那未知的黑暗……”
  里面有很多奇幻的房间,被四处的灯光和音乐幻化成神秘的世界,灰色的雨落下衣衫却未湿,镜子里跳跃的是魔幻的色彩,黑暗的屋子听见咿呀的暗语,密林深处听见维尼和跳跳虎的笑声。
  进入幻想世界的米奇3D电影,唐老鸭将大提琴朝观众扔来,空中飘浮着金子和宝石,潜入海底会有水洒在脸上,乘坐阿拉丁的飞毯耳边有呼啸的风,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但它真实得如最深密的梦境。电影院里面我听见孩子们的笑声,是的,我也一直笑着,短暂的15分钟仿佛用了一生时间去体验。
  因为童心是永远不会老去的,它只是温存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花园里,要等到下午3点的阳光指向塔尖,钥匙闪烁起光芒,八音盒的音乐忽然停止,才可能打开。
  但是这仅仅是梦的开始而已,真正期待的东西还在晚上。
  坐机场快线到亚洲博览馆———地铁要60$每人!但这是值得的,我看见地铁里许多年轻人,有老外,也有比我更小的女孩,他们和我去的,将是同一个地方。这种感觉是奇异的,当所有人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朝着同一个目标,面带同样欣喜的神色。这并非是神圣庄严的东西,但感觉却那样盛大。
  WESTLIFE FACE TO FACE TOUR,2006.
  我曾看见过无数次的华美突然靠近了,玩转于指尖的只有低声呓语,其他繁华瞬间都销声匿迹,唯一剩下的只有等待。
  他们四个人穿着全套白色的服装,在炫目的灯光下开始起舞。
  尖叫、呐喊,亦真亦幻。
  他们唱起《When you are looking like that》,熟悉的歌声和变调,仿佛重复了一千次的舞蹈。全场沸腾,我却越发地冷静,挥着手,跟随唱着,感受震耳欲聋的震撼。
  他们唱起《Flying without wings》,那些曾经遥远却熟悉的过往,都慢慢朝我走来,恰似沉默,却是夏末永恒的焰火。
  他们唱到《You raise me up》,这是最后一曲,以白色套装出场,以白色西服结束,哀伤却充满希望的曲调,举手投足,恍若隔世。
  一切都仿佛和平常一样。
  身后有一个女孩子站在椅子上尖叫,她的嗓子都喊哑了。
  思想上却近乎疯狂。
  他们说:“Good night,HONGKONG!”
  这时我才恍惚感觉到一切都结束了,才突然想起他们在本土都柏林演唱会结尾时留下的一段文字:
  “Welcome to the reality.”(欢迎回到现实)
  那里就是梦想成真的地方。
  火车摇晃的时候,远处会有看不见的声音传过来,细碎的,略显踟蹰。天色是按捺不住的惊喜,已经瞥见了金色的光芒,灰蓝早已淡忘。
  这很不寻常,也正是希望的。
  正如一个梦,已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