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情系青山绿水

作者:晓 雨





  用镜头记录心路历程,抒发眷恋乡土之情,通过自己的作品描画家乡美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乡的崭新面貌,是江西省著名摄影家刘礼国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思乡恋土”的传统美德和情结在他连续推出的两部力作《锦绣江西》(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江西·美好的家园》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和最集中的展现。“情系青山绿水,魂牵赣江两岸”是他创作的主导思想和艺术诉求。
  刘礼国先生科班出生,从影多年,加之长期从事图片编审工作且潜心钻研,使他对摄影艺术的发展变革、风格流派了若指掌,稔熟于心。他特别认同由美国摄影家斯蒂格里茨所创导的“纯粹派”摄影: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点和性能,摆脱对绘画的模仿。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细致的纹理表现、纯净的影调、精确的形象刻画”等等。刘礼国先生结合自身对艺术创作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将这一创作理念加以提炼升华,并融会贯穿于他的艺术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视角新颖、场面宏大、气势恢宏
  
  艺术贵在创新,刘礼国先生为了创作出迥异于他人的作品,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在创作中他常常是“不厌其烦地攀上幢幢高楼取景踩点,实在找不到,就租用城建,电力部门的工程车,让他们把我吊上高空……”(作者语),以此来寻找作品新的最佳的视角,描绘景物,营造新意。
  作品《红谷滩新区》(摄于2003年)抓住空间透视最佳时机,巧妙利用顺光利于表现色彩饱和度的特点,结合低色温所产生的暖色调来描绘南昌一江两岸的崭新面貌,画面视角新颖,色彩纯净,赋予“凝固的乐章”以新的生命,作品富有视觉张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好未来的期冀。
  《诚光瓷庄》(摄于2003年)以小见大,通过撷取建筑物最精彩的局部,加以精描细绘,展现了瓷都景德镇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140度全景相机的使用,使作品取景新颖别致,画面优美。
  刘礼国先生擅长运用大画幅全景相机(富士6cm×17cm全景相机,105毫米镜头)独特的宽画幅效果和广角镜头视角大、视野开阔的特点来表现宏大场景,作品气势恢宏。
  《井冈春雷》(摄于1992年),运用B门、多次曝光捕捉闪电,人工闪光照亮主体建筑和山路,燃放烟花增加画面色彩和情趣,营造出静谧壮观的井冈画卷,体现出作者顽强执著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能力,作品表现手法新颖独到,视野开阔,气势恢宏。
  《故乡的河》(摄于1989年),从空中俯拍赣鄱大地,青山绿水,稻谷飘香,画面场景壮阔,色彩纯净,色调统一中又有变化,作品抒发了赤子对家乡的眷恋和挚爱之情。
  
  光影细腻、影调层次丰富
  
  擅长运用光线造型,写生传神,影调层次丰富是刘礼国先生艺术创作的又一鲜明特点。摄影是光的艺术,数十年的创作实践和感悟,造就了他对各种条件下光线的本质和造型特点的敏锐感觉和纯熟把握,作品光影细腻,影调层次丰富。
  《夕照仙女湖》(摄于1998年)夕阳西下,霞光染红天空,湖面波光荡漾,画面中的游艇增添了生活情趣,作品表现出作者对光影纯熟控制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色调凝重,光影细腻,层次鲜明。
  《三清山松云图》(摄于1992年)以遒劲挺拔的苍松剪影作前景,连绵起伏的山峦作背景,结合缥缈壮观、层次丰富的云雾营造出峰、松、石、云独步一绝的三清仙境,作品色彩对比鲜明,影调层次丰富细腻,意境优美。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家乡是刘礼国先生的精神寄托和归依,对家乡的挚爱和对江西发展的企盼是刘礼国先生数十年不变的情结,他拍摄的镜头始终聚焦于江西这方热土,家乡的山山水水、花鸟田园、城市新貌、风俗民情都转化为他镜头中精美的画面,凝聚了他真挚充沛的激情,“真情化景,许心着色”、“尺牍之间,物华斑斓”(洪礼和语)美好家园,在刘礼国先生浓墨重彩的描绘下更显妖娆,画册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画册所选用的306幅作品是从刘礼国先生30多年来所拍摄的数万张精品力作中挑选出来的,是作者无数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记录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艰难跋涉的探索精神和深刻感悟,正如老同志王昭荣同志所赞赏的:“以娴熟的摄影手法,以真挚充沛的感情,描绘了钟灵毓秀的大好河山……”刘礼国先生通过自己丰富的艺术实践、透彻的艺术感悟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实现了他“情系青山绿水 魂牵赣江两岸”的创作诉求,为宣传江西,推动家乡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他热心摄影事业,执著摄影创作的人生增添了多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