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他们领到了打开山门的钥匙

作者:公子白





  恍惚记得这样一个传说:曾经有一个勤劳的老山民,有一天,他在梦里得到了一个启示:在他经常劳作的一块石头下,压着一把山神奖给他的金钥匙。第二天,他翻开石头,果然得到了这样一把钥匙。他依照梦里的提示念起了口诀,山门在他面前洞开,他得到了深山里深藏的珍珠、玛瑙和金子。
  江西武宁县新宁镇石坪村的成家林、成家经兄弟俩就领到了这样一把传说中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就是他们盼望已久的江西林业改革。
  江西是有着丰富森林资源的省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60%,是典型的山区省份,全省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在山区,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山区,85%以上的森林资源集中在山区,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因为自然、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山林归属、权责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普遍存在不少问题,长期以来,林业并没有能够成为江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2004年9月,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江西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这对山林资源丰富的江西人民来说是一场重要的变革。国家林业局原政策法规司司长陈根长这样评价这场改革:“江西的林改是林业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是全面贯彻中央9号文件的一次伟大实践,是基层民主政治的一场重大运动!”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首先以七个林业县为先行试点县。其中就有武宁县。
  武宁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全县国土面积350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总面积364.5万亩,占国土面积69%。而新宁镇石坪村,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山林村,走进村子,目光所及,除了山还是山。几块薄薄的水田,在山林之间,并不茂盛地长着水稻。全村每人平均只有1亩多水田,却有10亩之多的山林。
  2005年8月29日,我随江西林业改革文学采风团来到了石坪村,就林业改革对成家经、成家林两兄弟进行了采访。
  
  成家经:这是从没有过的好政策
  
  成家经今年45岁,正当壮年,可头发白了好多。他的头发看得出锔过油,用的是劣质的锔油材料,洗过几次后,白发依然彰然若揭,并且因为失去了原来的本色,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而成家经似乎毫不介意。当我问起他头发怎么白了,他笑笑说是因为遗传。成家经精瘦,中等个,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就眯起来,显得有些未老先衰,可依然让人看起来觉得轻松,愉快。这是一个朴实、直率甚至有些憨厚可爱的农民。
  成家经家庭四口,他和妻子,还有一对儿女,女儿在浙江打工,在一个珠宝行卖首饰,儿子还在西安欧亚学院计算机系读书。
  成家经过去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是四亩只能种一季的山间薄田,每年养四口猪。“因为在山里,水凉,光照不长,所以水稻只能种一季。从田里弄不到钱,只能弄到口粮。”成家经这样解释他们的经济状况。
  两个孩子的读书费用成了成家经天大的经济负担。他和妻子起早摸黑侍弄着四头猪,指望它们出栏后能为孩子交学费。可是四头猪的收入远远抵不上孩子特别是儿子昂贵的大学学费。他除了将过去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一万多块钱贴进去之外,还欠了一万多元的债务。
  俗话说,靠山吃山。可是,在林改到来之前,石坪村的山林归集体所有。漫山的树木满山的竹子,没有一根是成家经的。成家经因为山林带来的收入,就是村里每一年会组织壮劳力上山砍树,砍下的树归村委去卖,当然卖的所得归村委所有。成家经上山砍树,得到的是每年2000来元的工钱。
  当然,很多年前,大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成家经是靠山吃着了山的。他曾经跟着自家的几个兄弟出外跑码头,将本地的树木贩到江苏去卖。几年下来,赚了一些。当初他的一万多元钱存款,就是那时候积攒的。可是后来他不再去了。
  干吗不再去?“咱读书少,只念了小学三年级,与外面的人打交道很困难和吃力。时代越来越发展,人心越来越复杂。咱怕搞不过别人吃亏呢。”成家经这样解释。成家经说这话的时候显得有些害羞。
  为儿女读书欠下的一万多元债务对成家经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女儿在浙江卖珠宝一年的全部收入也只有一万来元,除去她自己的花销剩不下多少。他真不知道要还到哪年。即使儿子毕了业也是指望不上的,他要交往,要恋爱,哪样不要花销?他刚刚毕业会有多少收入?这一点成家经非常清楚。崽有崽世界,这句俗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钱还是要自己来还。他自己依然要过好长时间的苦日子。除了到了晚上喝上两碗黄酒,他几乎没有其他的爱好和乐趣。他住在一栋老房子里,并且准备就这样住下去。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富起来的载歌载舞的农民,他总感到与自己是完全在两个世界。
  然而林改来了。开始是省电视上的林业改革会议报道,接着村里来了调查组。电视台上的林改消息,让成家经和村民们感到遥远,仿佛是电视剧里的生活。调查组的同志的到来,开始让成家经隐隐感觉到林业改革会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同时他与村民们又心存犹疑:这会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少的闹剧吗?让林农拥有山林,那村委的山不就没了?村委会同意这样的改革?林业部门那不就都喝西北风去?
  后来县里发来了关于林改工作致林农的公开信。成家经和村民们意识到,眼前的山林将不再是过去的山林。他们看着眼前的山,就开始有了温情。
  林业改革像一场飓风刮到了石坪村。成家经和村民们不断地去参加各种会:全村的林改动员大会、村小组会。说起当时开会的情景,成家经依然显得有些激动,他说,会上热闹得很,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会议经常开到深夜两点,有的时候到深夜三四点。这种在大集体时经常出现的事儿,近二十年都没有过了。
  分山的工作出奇的顺利。成家经和村民们都感叹,省里出台这么好的政策,真正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把胡锦涛总书记的“以人为本”落到了实处,咱乡亲们也要理解政府,有点什么事咱们自己解决,就不麻烦政府了,这点觉悟咱们还不应该有?
  成家经一家分到了毛竹林30多亩,木头林20多亩。他的儿子考上大学,户口也已经迁出去了,但村里按照老规矩,还是分给了他一份。村里规定,不管谁考上了大学,都按一个人头分田分山,这是村里对考上大学者的奖励。
  成家经开始忙起来了。作为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人,他知道该怎样去照料自己的林子。一分到山林,他就上山去,把自己林子里没用的灌木砍掉,对毛竹林里疏密无序的毛竹进行移栽,按村里人的话说,就是把山林整得“跟一本书似的”。
  成家经没事时就喜欢上山转转,看看他的林子,给林子里的树拔拔草、松松土什么的,有时候甚至用身子去抱抱,看看树长到了多少工分,就像照顾自己的儿女一样。或者拍打拍打竹子,就想要跟老朋友说话似的。那个亲,那个甜,那个醉,和过去自己没有林子就是不一样啊!
  今年成家经就开始尝到了林改的甜头。他在自己的林子里砍下了两方六尺多的树木,和村里其他几个林农一起将竹木装了满满一车,按县里的保护价卖出去,他今年的纯利润就是六千多元。光这个就比往年多了四千多元收入。嘿嘿,发财了!
  有了林子的成家经对生活重新有了安排。他现在只养两头猪,再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侍候四头畜牲了!每年夏天,他都是喝自家酿造的米酒。可是今年夏天,他改喝上了啤酒。他说他现在都爱上了喝啤酒了。过去穷,夏天喝米酒那是没办法,酒劲大还发热,容易上火,现在,提来啤酒用村里的井水浸上一浸,喝上一杯,全身通体舒泰,那个才叫舒服啊!他还打算还了债后再积蓄点钱造一新房,真正为自己的后半生考虑考虑了!拿成家经的话来说,就是过去都是蜷着腿过日子,现在到了伸伸脚的时候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