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穿越·宫闱 > 新宋·十字② > |
五十三 |
|
"摆钟原理图,你是说利用这个摆的原理,来制造计时的仪器吗?"沈括不愧是悟性极高的人。 "我以为相当的可行,但是需要你制作仪器的经验。"石越微笑点了点道,"你看这,单摆在短弧线上摆动比长弧线上更快,用这个摆线夹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摆线摆动,被这个东西挡住,它就不再走弧线,而走摆线了……" 沈括看着这张图纸,一边听石越解说,一边眼睛都直了。 "我能造出来这东西!"沈括捏着拳头说道。被军器监一案打击的锐气,突然又回到了身上。 石越抓住沈括的肩膀,说道:"我不仅仅需要你造出来,以存中你制造天文仪器的经验,有足够的支持,制成这个摆钟自然不成问题。但是我要你从白水潭学院格物院三年级的学生中,挑出优秀者来,共同制作这个摆钟。要把时钟做得精密,就要做大量的观察与测量,你带着这些学生,让他们也学会实验与观察,学会记录与制作,我希望白水潭格物院的学生,是真正的英才。" "子明,你放心,我必不负你所托。" 在石越在沈府做钟摆试验的同时,集英殿里,文彦博和王安石几乎是针锋相对。 文彦博恨声说道:"陛下,桑充国实在是小人,前者因他而有学生聚众叩阙,无视皇法,现在竟然敢以下议上,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臣以为实在应当封了这种无上下尊卑之分的报馆。"孙固和他私交甚洽,而且政见相合,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这次文彦博把桑充国恨到了骨子里。 王安石却不紧不慢的说道:"陛下,桑充国不过公正的报道事情,虽然在私谊上,自然有不义之嫌,但是在公义上,却也没什么不对。《皇宋出版敕令》既在,朝廷行事,还当依法而来。" 文彦博高声争道:"介甫,难道凡事都要依法吗?圣人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之说,难道圣人的教诲比不上那个所谓的法吗?" 王安石冷笑道:"圣人之义,还有大义灭亲呢。陛下,臣与桑充国并不认识,亦无交情,不过臣知道朝廷法度不轻立,既然订下,就要遵守。桑充国这次被文大人指责,难道真是因为桑充国议论了尊者吗?之前《汴京新闻》议论的朝廷官员多的是,怎么没听见文大人有半句指摘呢?" 刚刚来到京师的张商英,站在一旁,见王安石说话如此不留情面,心里也暗自感叹。章惇经抚地方,所过之处,不可一世,结果几个地方官员把他给推了出来,一席话折服章惇,结果竟被章惇推荐给了皇帝,刚来面圣,就碰上这样火爆的场景…… 文彦博说不过王安石,便跪了下来,顿首说道:"陛下,臣的确没什么才学见识,一把老骨头,不合时宜,就请陛下放臣外郡。" 赵顼皱眉道:"文公,现在西北用兵,枢府岂可无人。桑充国这是小事,不可逞意气。你是国家重臣,岂可轻易弃朕而去?" 文彦博朗声说道:"老臣留在朝中,也没什么用处,而且不合时宜。朝廷说变法、变法,可以不顾祖宗家法;朝廷说立法、立法,却连圣人的教诲都可以不听。上下失常,阴阳失度,这是礼崩乐坏之际。老臣不忍见此,陛下念着老臣忠心为国,就请放臣外郡吧。" 赵顼见他这个样子,也只好温言安慰道:"文公,枢府非卿不可,卿当勉为其难。朝廷委卿之任,不可谓不重。卿欲请外,朕是不准的。这样,今日就议到这里,卿等都先告退吧,丞相和张商英留下。" 待一众臣工都退下后,赵顼打量了张商英一眼,这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长得甚是俊逸,星目如点,炯炯有神。赵顼不由生出几分好感,说道:"张卿,章惇很是称赞卿的学问。" "不敢,那是章大人谬赞。"张商英谦虚道。 "章惇岂是喜欢说别人好话的人?"赵顼笑道,"张卿对于朝廷行新法是什么看法?" "新法本是良法,如果得其人,缓缓行之,则有利于国,如果非其人,急功近利,则有害于国。"张商英看都不看王安石,直率的说道。 "哦。"赵顼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么对于《汴京新闻》,卿又有什么看法?" 张商英略想了想,答道:"陛下,微臣以为《汴京新闻》,于国是有益的。" "何以见得?" "臣听说《汴京新闻》的主事者,是桑充国、程颢、欧阳发,这三个人,桑充国得罪了邓绾,这次连石越、沈括、孙固都一起得罪,由此可见此人是个极有风骨的人;程颢、欧阳发,久负盛名,世人都称为君子。这样的人主事,《汴京新闻》就不至于对国家有害。何况报纸一物,一则可以启发民智,教化百姓;二则可以让贪官污吏惧怕,不能欺上瞒下;三则似臣这等外地来京之人,只要买几期报纸一读,就知道京师最近情况如何,甚是方便,朝廷大臣若每天读读报纸,必不至于与下情相隔。因此臣以为《汴京新闻》于国有益。"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