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穿越·宫闱 > 夙夜宫声·下 > |
十一 |
|
她扫视着下面,十有八九的人都在她的目光下别开了眼睛,只有数人能够与她对视。而这些人,不是昔日在战场上功勋卓著,就是于朝廷大有贡献,当然,也有大奸大恶的……居庙堂之高就得目光高远,平生第一次体会到这个含义,她却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那漠漠深宫,难道原本就不该是她的归宿? 在群臣的沉默中,太后渐渐恢复了平静,轻叹一声后回归了座位:"如今大军早已将突厥赶出了原来的地盘,突厥不再是我大吴的威胁。但是,大吴周边还有吐蕃,还有正在崛起的契丹,还轮不到各位懈怠!哀家当年能够在先帝大丧的时候下令大军北征,如今也不会因为年老体迈而不敢用兵。所以,那些和各国使节背地接触的人都给哀家听好了!" "--别以为哀家不敢再杀人!" 重重的一句话仿佛响槌一般敲击在众人心头,即使是像鲁豫非这样心头无鬼的人,也禁不住打了个寒噤,更不用说那些背地里小动作不断的人了。只听大殿角落中咕咚一声,竟有人一头栽倒在地,在寂静的大殿中激起了一阵骚动。 "将那个没用的家伙拖下去!"太后面无表情地一挥手,当即便有卫士上来把人拖走。而剩下的人无不清楚,这个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的倒霉鬼,估计是不会再有机会跨进这个大殿了。即便如此,躲避着御座上那犀利的视线,仍旧有人双腿发软。 大殿中人太多,再加上左右两殿中仍有官员,因此,在扫视了一阵之后,太后终于收回了目光:"当初为宁宣郡主加号宁国平安公主的时候,有不少大臣都在背地里有所非议。是,哀家还要维护这张脸,所以很多事情就不便追究了,之所以赏封宁国平安公主,不过是为大家都保全了脸面。那一天如果不是宁国平安公主,哀家能否存身,尚未可知!所以,这赏赐不是太重,而是太轻!自即日起,将宁国二字改作镇国!" 镇国平安公主! 鲁豫非心中大惊,直觉地抬起头看了一眼太后,见太后双颊通红,露在袖子外头的双手还在那里簌簌发抖,顿时生出了一个念头--难道,这一切都是太后在强撑着么?太后若在,朝廷大臣自然是俯首贴耳。但是,倘若太后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封号越高,对于崔夙来说只怕越不是什么好事,除非…… 他一下子醒悟了过来,慌忙低垂了头掩饰眼中惧色。皇帝那一天的罪过已可称为大逆不道,而太后却只将其禁在延福殿,比起以往两次算是极为宽大了。眼下看来,这根本不是宽大,只是太后在等待那两次重要的分娩而已。可惜,陈淑妃不争气,否则……不对,难道陈淑妃的难产也有问题? 脑海中千头万绪,鲁豫非一时根本理不清楚。等到好容易缓过了气,他又听到太后说出的另一件事--开恩科! 恩科一向不常开,唯有在新帝登基或是有莫大的喜讯或吉兆的时候才开。如今大吴上下还处于先前的动荡未能恢复,怎地突然要开恩科? "此番恩科不同以往,在进士科以外,另开制举。"太后平复了一下语气,淡淡地说道,"制举由三品以上公卿举荐应试,哀家也不用往日那些噱头,只取第三等第四等!" 直到各国使节开始逐渐觐见,群臣都沉浸在先前的惊愕中无法回神。开恩科倒也罢了,但是,恩科和制举直接碰头,这却是从来都没有的。而且太后刚刚明言只取第三等第四等,无疑表示考中制举的人会另有任用,可这任用又是什么章程?即便太后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直接将其提拔为宰相吧? 崔夙也听见了有关制举的一些章程,但是,她的心思却渐渐飘到了前面一件事上。封号是什么她可以不在乎,但是,她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身世。倘若自己真的是什么遗腹子,那么,当初陈叔陈婶绝对不会说出什么亲生父亲之类的话,更不会将那柄短剑转交给她。那么,她的母亲当初远嫁突厥时,究竟是否新寡?如果不是,这一切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 望着宝座上淡然接受各国使臣大礼的太后,崔夙心中满是各式各样的疑惑。手中的婴儿蠕动了一下,那双一直闭着的眼睛忽然睁了开来。他没有哭,没有闹,只是直直地瞪着她。一瞬间,一股本能的心悸忽然笼罩了她的心灵--一开始就让一个婴儿坐在御座上,真的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么? 第二十六章 时光难溯 除了崔夙加号镇国平安公主之外,元旦大朝后,朝廷又宣布了不少调令。其中右相鲁豫非迁左相,而魏国公陈诚安迁右相,而这样一道本应被门下省封驳的旨意,居然毫无异议地通过了。除此之外,太后又以江东王请求为由,允许其出家静养,其亲王爵位由新平郡王李明泽接任,改封楚王,而临江王李隆昌亦改封鲁王。就连不在京城的一些藩王,也相继接到了一些改封号的旨意。更重要的是,这些原本在各地出任刺史的藩王,被下令一律回朝。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措施一颁布,不知所措的人自然不少,尤其是最后一条。藩王在本朝已经不像之前历朝历代那样在封地掌握大权了,即使出任刺史,亦不过是一尊摆设,并没有多大实权。以往让他们在各地任职,也有防范京城风波太多的意思在里头。可这个时候太后突然下旨召回这么多人,其意义不言而喻。 如今南北大营和侍卫亲军司全都牢牢掌握在太后手中,只要一声令下,京城自然是固若金汤,在这样的情况下,京城无疑是最最不需要担心的。尽管范志明闹出了那一夜的勾当,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如今的京城,要想再捣鼓出一点风雨并不容易。 在这样的明流暗流之下,各家公卿自然走动得频繁了,尤其是刚刚降爵却出任右相的陈诚安更是成了人们趋奉的对象。想当初魏王爵位最终封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以为陈诚安从此会失了太后欢心,哪知他如今东山再起竟比往日更红得发紫。 不过,陈府宾客盈门的时候,陈诚安并不在家里。此刻的他正在慈寿宫,看着病榻上脸色疲惫的太后,感到阵阵心悸,就差没有直截了当地询问病情了。 "让你当右相,并非全都是哀家的私心。你总算还不是那种愚蠢短视的人,倘若你这一次没有封还魏王爵位,哀家绝对不会让你出任这一职位。不过,那些陈家的人,你也该好好管一管了,哀家不想等到他日夙儿监国的时候,来一个大扫除。这样的话,你的面子不好看,夙儿同样不好做人,你明白么?"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