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穿越·宫闱 > 长恨歌之梦断凤凰阙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十三


  遥遥望去,殿外殡丧仪仗肃穆,大殿上不再人影拥挤,唯余黑白相间,寒风扫过,宫灯幽暗明灭,似有无数黑影晃动,甚为骇人。

  踏进大殿,却见梓宫前站着一人,素白棉袍,高髻上并无任何钗环。昏黄宫灯拉出一道挺正的黑影,似在诉说着什么。

  宁歌跪在棉团上,恍若无人一般。良久,大殿上响起一声久久的叹息,接着又响起一个无限哀伤的声音:“皇儿,你是否怨怪母后?”

  宁歌不语,合眼静气。

  华太后缓缓抬手,示意宫娥关闭门扇。她扶起宁歌,细细瞧着她,“皇儿,你是否以为你皇兄因母后而死?”

  宁歌面无波澜,静声道:“皇兄为何中毒,儿臣心里明白。”

  一幕幕,一件件,宛如一颗颗透明珠子,串起来,一切便有迹可循。卢大人已经证实,皇兄确因《怀沙》琴谱中毒身亡,琴谱定是被人做了手脚,而偷袭徐飞之人,目标便是琴谱。原是要致萧顶添于死地,却没料到,皇兄无意中偶得琴谱,成为替罪羔羊,无辜惨死。

  是谁,一而再、再而三地谋害萧顶添?

  华太后握住女儿双肩的手隐隐发抖,“你以为是我谋害萧顶添不成,继而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宁歌抬眸直视华太后,“母后擅权谋,儿臣敬佩。”

  华太后一愣,双手颓然垂下,“我早该知道你会如此看我……”

  宁歌冷冷讥讽:“既敢做,就敢当,母后不是向来如此吗?”

  华太后走向梓宫,凝视着棺中宁静祥和的面容,“皇儿,母后满手血腥,喋血无数,又何惧多添一人鲜血?”

  母后深居皇城三十载,看遍宫闱斗争与朝堂权术,历经多次血腥宫变与弑杀屠戮,早已满身血污。思及此,宁歌仍是语气淡淡,“不是母后,又是何人?”

  华太后伸手抚摸着宁泽的面容,嗓音倏然冷硬,“我会彻查。”

  宁歌呵呵冷笑,“母后当儿臣愚钝么?这个皇城,没有母后懿旨,谁敢轻举妄动?”

  华太后惊异地瞪着宁歌,“是,没有我的懿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可是皇儿,你该明白,我不是神,这个皇城,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心思,朝上有多少文武官员,就有多少利欲熏心。我临朝治国,亦只有一双眼睛,我能看到多少?能猜出多少?”

  掷地有声的质问,恳切动人,令人嘘歔。

  那一瞬间,宁歌心中柔软,再也不忍逼迫母后,却也只得转过身,缄口不言。

  华太后行至女儿跟前,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国之君,万不可心慈手软,皇儿,你要记住,心慈,意味着圣尊不威,手软,意味着圣位不保。”

  宁歌细细玩味,想不通母后为何说出这番话——母后仍然要致萧顶添于死地么?可是,方才母后不是说她没有谋害萧顶添么?

  华太后轻叹一声,“皇儿,听母后讲一个故事。”眼见女儿神色冷淡,知她已经听进去了,便继续道,“三十年前,一个门阀世家少女被迫嫁入皇家,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然而,她并不想成为深宫凤凰,只想与心上人双宿双飞,可叹命运弄人,心上人成为她最忠诚的臣子。为了家族永葆权势与高位,她忍辱负重,曲意承欢,帝后鹣鲽情深十载,不过……”

  嗓音柔软,面目温润,此时的母后,少有的淡然而端雅。宁歌凝神静听,知道这个故事已至关键之处。

  华太后怅然道来:“鹣鲽情深只是帝后合演的一出好戏,皇后最爱的仍是年少情郎,陛下频顾后宫佳丽,与皇后相敬如宾。十八年前,皇后再次怀上龙嗣,却有一名绝代佳人被选入宫,初封贵人,再晋昭仪,诞下三皇子后晋贵妃。贵妃专宠椒房,贵妃一族成为帝京新贵,结党营私,与皇后兄长一族势同水火。

  “贵妃与皇后明争暗斗多年,不分胜负。初,陛下依然敬重皇后,喜欢皇后的明慧端重、善解人意,贵妃为独邀圣宠,使计陷害皇后,污皇后行巫蛊诅咒陛下与贵妃,陛下震怒,责令皇后幽居崇华殿,禁足三载。之所以只是禁足,是因为皇后兄长官至太尉、权倾天下,掌控朝廷一半兵马大权,朝中势力盘根错节,陛下甚为忌惮。且太师等多位大臣极力为皇后开脱,陛下更无法循贵妃之意废后。

  “陛下忌惮后族势力,多年来韬光养晦、培植亲信,暗中分解皇后兄长的兵权,瓦解其势。皇后兄长虽有不甘,然贵妃一族气势正焰,朝中多为其党羽,大势所趋之下亦无可奈何。

  “十一年前,贵妃再次使计谋害皇后。证据确凿之下,皇后百口莫辩,陛下当机立断,决意剪除后族一党,永绝后患。因太师等三位大臣竭力劝谏,又念于与皇后多年夫妻恩情,陛下最终将皇后废黜冷宫,贬太子为彭城王,贬黜皇后兄长,幽禁年仅七岁的小公主于城郊金镛城。

  “皇后忧心小公主安危,恳求太师帮忙,将小公主送出皇城。次年,贵妃晋皇后,封三皇子为太子,其兄长官拜太傅。然陛下忧心外戚专权重蹈覆辙,将兵马大权紧握在手。”

  寒风穿殿而过,荡起白绫黑幔飒飒作响,似有铿锵之音。

  华太后望着素绢宫灯,怔怔出神,仿佛这个长长的故事倾尽她的一生,“七年前,陛下卧病,前皇后幽居冷宫,很清楚此次若不趁机翻身,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皇后暗中联合太师,约兄长秘密回京。这夜,陛下病危,朝臣候在西殿大殿上等候遗诏,而陛下早已秘密召回前太子。弥留之际,陛下召见太师、前太子与前皇后。陛下驾崩之后,太师宣读遗诏,贬太子为任城王,废黜皇后为庶民,罢国丈官职、流放西南;立彭城王为太子,择日登基为帝。

  “听此遗诏,满朝震动,不敢置信有此变故。太子呆在当地,皇后则是愤恨得咬牙切齿。姜还是老的辣,国丈当机立断,密令部属封闭四个宫门,调动皇城宿卫包围西殿。皇后命人拿下太师、前太子和前皇后,诬告太师矫诏、前皇后下毒谋害陛下,责令押下死牢择日处死。

  “文武大臣忌惮前皇后与国丈的滔天权势,虽也有质疑者、不服者,但性命堪忧,纷纷明哲保身。前太子惊慌失措,前皇后却是镇定异常,道出陛下身中慢性奇毒,乃有人经年累月在陛下的膳食中下毒才会导致陛下盛年早逝,而下毒之人便是皇后。之前陛下命人暗中查明真相,才会更改遗诏,立彭城王为储君。”

  “众臣哗然,议论纷纷。

  “皇后的弑君阴谋被揭穿,不恼不怒不慌,只命人立即斩杀妖言惑众的前皇后。适时,帝京禁军长驱直入,控制整个皇城,皇城宿卫立转风向,听命于太师与前皇后,歼灭皇后与国丈一党。

  “帝京城外四路驻军却与太师多有渊源,皆表示听命于太师调遣。帝京禁军原是国丈掌控,早先太师前往策反,一番慷慨陈词加之威逼利诱,最终听从太师调遣。

  “前太子顺利登基,前皇后尊为皇太后,至此,这场长达二三十年的宫闱权谋斗争落下帷幕。然而,结束,只是另一个开始。”

  说到此处,华太后神色宁静,“这一夜,百余人命丧皇城,无一余孽逃走。整个西殿,都是血,帷幔上血迹斑斑,宫砖上肆意流淌,一直流到大殿外的玉阶上……那些文武大臣,噤若寒蝉,不敢出声半句。”

  她猝然阴森地盯着宁歌,“你知道吗?皇后只剩最后一口气,咬牙对前皇后说:‘我恨,我恨当时心软,斩草不除根,我告诉你,若要将这个皇城踏在脚下,就要将男人踏在脚下,就要永绝后患!’”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