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穿越·宫闱 > 大汉女狼 >
六十九


  "小姐!我们都好担心你!你再不出来我们就真的要冲进来找你了!"

  "师祖。"邓儒一开口,吓了我一跳。他一直就这样神出鬼没地跟在我后面,还从平阳公主府一直跟出来的。

  一夜不见,邓儒怎么胡子也冒上来了?还在头上戴了块海盗头巾?

  "小姐,我们讨论了好久,才让邓大哥扮成送猪肉的混进公主府呢。知道您没事,我们才放心了!"

  卖猪肉的有戴海盗头巾的吗?汗!

  "烈大人。您若是有事,下官便告辞先行回去复旨了。"司马迁道。

  "我随大人一同前往吧。"

  每位受封的官员都是要进宫谢恩的,然后才能正式走马上任。我怕一个人去会迷路,不如跟着司马迁,也好借机联络联络感情~~~~嘿嘿!说不定他会看在有点交情的份上把我也写进史记哦?

  那可就大大地光宗耀祖了呀!

  "司马大人,请吧。"

  "烈大人请。"

  二人分别上了轓车。前往未央宫。

  这个年代的神棍们表现都十分踊跃,据说被授什么五利、地广或别的什么杂牌将军衔亦比比皆是,神棍组织头目可不好当呀,爬上去容易跌下来只会死得更惨。不要说统治他们,就是把他们纠集在一起也是很难的。不明白刘彻为什么突然又想起把这些人集中在一起形成初具规模的组织,并派我去当这个"小组长"呢?

  车轮辘辘,行过长安,至未央宫外,入安门。便要下车步行。

  一路上司马迁向我简要讲了刘彻最初延揽方士的政治性原因。

  汉初,中央政府机构的用人政策主要靠军功、荫任、赀选三种途径,游士基本无法挤入中央政权,他们只能从郡国诸侯那儿寻求出路。如枚乘、邹阳、严忌等人先事吴王,后奉梁王刘武为主。诸王有的出于个人信仰,有的出于政治目的也纷纷延揽游士。游士中包含了许多方士,较之一般游士他们的破坏性更强,也更得其主宠幸。方士与权欲日盛的诸侯结合,大大增强了地方诸侯的实力和野心,这已成为自文、景帝以来便存在的心腹之患。(小白PS:比如衡山王身边的方士--"日夜纵臾王谋反事"。衡山王"与奚慈、张广昌谋,求能为兵法候星气者";淮南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淮南王最终也在公元前122年谋反被揭发,后自杀。)

  因此,由于其影响力和破坏性的强大,方士逐渐成为天子与诸侯争夺的对象。比如李少君,原为深泽侯门客,他曾遍游诸侯,最后被汉武帝所纳。如今已死了,据说是"尸解成仙"了?

  当然具体事实有待考核。

  所以目前受宠的方士是少翁与奕大。少翁,齐人。善幻术,曾使汉武帝看见死去的王夫人,因而受宠信。他又劝刘彻在宫室画天、地、太一诸神,置祭具以致天神。后来又劝帝建"建章宫",是个颇具影响力的神棍。奕大原为胶东王门客,为其主方药。自称为少翁之师弟。常往来海中,见到过仙人安期和羡门。胶东王因参加七国叛乱而被诛,奕大又投奔到康王门下,后经人举荐被武帝招纳。

  象这样延揽原本属于地方诸侯的方士,起先也是出于一种加强中央政权的用意。

  然帝王者,有谁不希望千秋万岁?因此方士的地位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开始逐渐影响并左右君王的言行。这也是当初提出并主张"郊礼者,人所最甚重也"的董仲舒所没有料到的。

  董主张重"礼"法,祭祀,希望以天命为由进一步确立统治者的地位。这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没完全按照董的设想进行,这一时期的郊祀仪式几乎完全被操纵在了方士手里,它既没有充分体现其维护人伦纲要的意义,也没有把强化君权的天命与神授作为目的,却演变成了拜神求仙的仪式,步上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寻求长生之道。劳民伤财,并一昧以其歪理邪说盅惑君王。

  因此,如今朝廷应该是出现一种很微妙的关系。皇帝开始宠幸方士,虽然还没有到达言听计从的地步,但建造建章宫,求仙台,耗费财力物力众多,已使得朝中正直的大臣与方术之士产生强烈矛盾与不和。且一班神棍大肆招摇,自以为真的是什么"天命大将军"了,言行无忌,触角开始多方延伸。虽现在未能在朝堂立足,然其势力已经初具规模,产生的祸害亦日益明显。

  (那时的"方士"其实可分为"学者"、"隐士"、"僧道"、"门客"、"商人"、"江湖术士"等不同类型。都可称之为"方士"。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而为了方便理解称呼,我们以下的方士主要指炼丹求药的术士,江湖海骗一类。)

  司马迁似有意似无意的提点,总算让我明白了目前的尴尬地位与灰暗的政治前景。

  前有狼后有虎,NND果然不是个什么好差使!只不过不知道钱多不多?有没有额外奖金?

  所谓谢恩,先要在承明殿外跪上一会儿,直到晒得一头热汗外加油沫星子。才被准许入皇帝日常居住的宣室谢恩。但也只是远远地在殿外跪谢,然后才赐酒席。

  吃毕又是谢恩,随后要赶往长乐宫,向太皇太后谢恩。

  这谢恩仪式足足折腾了三四个时辰,幸好不必再跨马游街,否则我可真要横尸在马路上了!

  比较高兴的也就是受赏的环节了。对于啥事也不干白拿俸碌和混吃混喝的行为我自然是十分乐意。

  早先在未央宫混了一席,然后我又打包带了一些"九龙鼎肉干"回来。据说这是汉宫廷最美味的食物。是皇帝对于有功的大臣才会赏赐的食物,它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荣誉。

  我本来是对干巴巴的肉类没兴趣,但看到司马迁的羡慕之色,就毅然决定打包了。

  后来才知道吃了皇帝的宴席还要打包这种行为,古往今来除了小烈,只有另一个胖子主父偃曾为之,被传为笑柄,却又是十分胆大妄为一直被群臣所佩服的。怪不得当时大家的表情都有点怪?

  随后又在长乐宫混到一席。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