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穿越·宫闱 > 宸宫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五一 | |
|
|
忽律全身血都要为之逆流,它们奔涌着,凝聚到心尖,在这天地苍穹间,化为一个暗夜梦回的名字—— “是你!” 天光在这一瞬暗走,忽律耳边,只余下风声萧萧,他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是你……” 他喃喃重复着,伸出手,想要触摸那近在咫尺的清秀容颜。 “是你。” 他喜悦而悲伤地,惆怅而呆滞地,第三次说道,却又踌躇着,隐忍着,将手缩回。 有力的大掌,用力回握着腹前剑刃,仿佛要抓住什么刻骨铭心的东西,用力,至深! 鲜血如泉一般喷涌而出,染上了她的鬓发,如珊瑚一般红艳。 “林宸……” 低低的呢喃,从他刚毅的唇中唤出,忽律忍住剧痛,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雪刃从腹中一寸寸拔出。他微笑着,仿佛极之甜蜜,极之喜悦,这一瞬,他什么都明白了,“是你,回来了。” 呛啷一声,晨露手中长剑落地,忽律将它拔出丢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站起身来,以眷恋的眼神再看她一眼,再一眼,便若无其事地转身离开。他走得很慢,每一步,却也是很稳,鞑靼军中见他如此凶险,早已有人过来搀扶,他却强行站住。最后一丝暮色,在他身上消失,在那重重黑甲中,仿佛只有一具悄然微笑着的灵魂。 城墙上遥遥传来惊呼,依稀是沈参将的声音,他遥遥观望,见忽律居然不死,再也忍不住心中惊怖。 “只是当时已惘然。” 忽律低声笑了,轻吟了这句众人都不懂的中原诗句,中气十足地扬声命道:“撤离——” 这悠长和一声,隔绝了所有光明,黑夜终于到来了。随着鞑靼大军潮水般退去,城门又被打开,沈参将急急奔来,却险险接到晨露瘫坠而下的身躯。 他一时为难,却听晨露轻声道:“我那一剑……” 她仿佛累极哽住了,终于说道:“忽律,他最多只有三个月的寿命。” 第一百七十九章 秋凉 十月七,鞑靼大军撤离栾城,原本分三路进逼的大军不再急进,而是沿着平州一线,慢慢开始退却。 此次危机,原来是个大战不休的架势,却在如此之短的时日里,以鞑靼军的撤退告终,消息如生了翅膀一般传开,天下九州为之哗然。沈参将兴冲冲奔入室内时,晨露手持一柄犀角雕梳,正在窗下对镜端详。 乌檀似的长发垂在身后,有如一匹上好的黑缎在闪烁光辉,她慢条斯理地梳理着,慵懒而随兴。 秋日寒深,遥遥看去,重重绸衣包裹下,她仿佛弱不胜衣,很是惹人怜惜。这样一位深闺宫妃,竟是斩断鞑靼可汗生命的绝世强者! 沈参将暗自嗟讶,定了定神,才发觉自己不该直视,他避过一侧,禀报道:“圣上送来急件。” 一只苍白细腻的玉手从他手中抽走书信,晨露展开信笺略略一瞥,已知端倪。 “群臣们怎么说,大将军又是什么主意?"她如此问道。 沈参将深深一礼,表示对自己主帅的敬重,“大臣们的意思,是要趁胜追击,将鞑靼人彻底驱逐到大漠之外,大将军认为此时应求稳,不能轻举妄动。” “趁胜追击?!” 晨露轻笑出声,黑眸中闪动着冰雪一般的讥诮,“是谁胜利了,又是谁落败?” 沈参将见她话音不善,垂手不敢开口,他心中对那些饱食终日的朝中大臣,也颇不以为然。 “鞑靼人开始撤退,不是为了什么失利,孤狼一旦受挫,只会更加凶狠的反噬。 只因忽律伤重不治,他要迅速赶回王庭,安排身后的一切事宜。” 晨露声音中并无半点喜悦,她手下缓缓核发,想起忽律身上的致命一剑,心头有一个念头缓缓浮上,最终,化为无声的叹息。 这世上,终究又少了一位劲敌! 自得知真相以来,她想起忽律,只觉满腔怨毒无处发泄,如今得偿所愿,却只觉心头一阵惆怅虚无。 是劲敌,亦是知己吗? 她微微苦笑,雪白的面庞浸润在昏暗中,飘渺朦胧,连眉目都瞧不真切。 “鞑靼人撤退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吗?”她如此问道。 “已经八百里加急,通知京城那边了,其余各地,不日也将知悉这一喜讯。” 沈参将偷窥着她的面色,险险将喜讯二字吞下肚中。 “对于百姓而言,这确实是件喜讯啊!” 晨露的话,好似另有涵义,沈参将打了个寒战,不敢再想下去。 “鞑靼人从全境撤退,此次算是逢凶化吉?!” 太后的声音,在熟悉的从人们听来,竟是前所未有的尖锐。 留守的大学士刘某微微躬身,递上了印章封好的公文,太后展开细细看完,好半天,才道:“这可真是普天同庆啊!” 话虽如此,她却毫无喜庆的情绪,刘大学士以为她在担心自己的大弟,凑近低声道:“襄王殿下如今仍被囚在栾城,生命无恙。皇上此次大胜心喜,太后娘娘再劝着些,定能减免他此番大罪。” “住口!” 太后一时大怒,冷喝道。 她声音不大,却仍是不减昔日威仪,刘大学士顿时面色如土,战战兢兢再不敢开口。 “林邝自绝于列祖列宗,叛国谋乱,乃是林家最大的罪人,你怎么还是满口襄王襄王的叫着!” 她喘着气,咬牙切齿道:“他生也好死也好,自有皇帝明正典刑,又与我何干?!” 刘大学士素来以她马首是瞻,这回碰了这个硬钉子,只得带了满面晦气离去。 太后犹自闷怒,想起前线局势,又想起林邝此人,一时竟觉得有如蒺藜刺身。 她打开窗,任由满院秋风将身体吹得冰凉,脑中却在不断思索。直到天色暗下,才在侍女的伺候下,回殿坐定。她拿起一管狼毫,犹自踌躇不定—— 这一着,怕是她一生中,最费思量的一步了! 成,则天下尽安,千秋百岁后,人们仍会记得她这位太后的威权;败,则溃散如山,即使要安才宫中,怕是也不能…… 她仍在犹豫,笔尖的一大滴鲜红朱砂掉落,溅得宣纸上一片触目惊心。 太后惊得一颤,凤眸在黑暗中灼然生辉,她咬咬牙,换过了一管,蘸了墨汁,终于下笔写了起来…… 窗外秋风呜咽,天,越发凉了起来。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