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市委一号 >
十六


  过了一天,盛地委组织部考察组没有来,却把台风等来了。这次二十一号强台风中心在台湾以东洋面,就是东经124.1度,北纬23.5度,台风中心压力极大,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目前台风正以每小时60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预计当天晚上11点在沿海登陆,而滨海市恰恰处在台风登陆中心地带。市委、市政府在广播电视大楼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市气象局长通报了台风情况,分管农业和政法的副书记雷国泰作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最后赵明山说,我们滨海历年来是台风的重灾区,1993年水设全城,这几年台风都是擦边而过,侥幸免难。这次台风风力强、雨量大,可能在滨海登陆。近日又是大水潮,风、水、潮三夹一,可能是百年一遇的人灾,抗台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他要求全党同志,全市上下务必树立吃大苦、抗大灾思想,市四套班子领导除副书记雷国泰坐阵城关指挥协调外,其余领导和部委办局领导一起要吃住到36个联系乡镇,并严明了纪律。会议结束后,大家都严阵以待,赵明山带秘书皇甫松去了沿海乡镇。滨海有160多公里海岸线,涉及到九个乡镇,包括三个海岛乡镇,历来是台风的重灾区。他要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去检查落实。赵明山还走在路上,气象局长就打电话向他报告,据国家气象局电报,台风将在滨海登陆。赵明山凝视着车窗外的暴风骤雨和浊浪滔天的海面,合上手机半晌没有说话:他又一次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他让皇甫松电话告诉雷国泰,立即把台风将要在滨海登陆的情况电告全市,把减少人员伤亡作为这次抗台的首要任务来抓。赵明山说尽管天灾难抗,天祸难躲,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志不能丢。事情也巧了,正当皇甫松拿过赵明山的手机拨雷国泰时,雷国泰主动找上门来。他告诉赵明山,省委副书记和地委胡书记来滨海指挥抗台。赵明山说先请刘琳陪一下,明天一早我就赶回来。雷国泰说刘琳去了山区片。山区片有12个乡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也是常发生的,刘琳担子也不轻。赵明山犹豫着。他非常清楚,自己若再向上爬一级台阶,命运就操在这两位书记手里,至少这两位书记起决定性作用,这场台风给他带来了机遇。县市一级七品官在平时很难见到省里主要领导。赵明山思忖一下,决定放弃了这一高攀的机遇,他放不下沿海片百姓死活,不亲自去海岛乡镇和重点村走一走不放心。他吩咐雷国泰,把盛地领导安排好,接待好,就让他们在城里呆着。再说按常规,领导现在来时机也不大合适,一般是台风过后带着慰问团来安抚一下民心,再送些物资和钱款,责任就算尽到了。

  赵明山走过五个乡镇,已是夜间九点,离台风登陆还有两小时。夜黑得让人感到恐怖。雨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雨,而是天缺一角般地在泄洪;风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风,而是有形的魔杖横扫海岸、岛屿、村庄。赵明山所要去的海湾乡已在一片汪洋之中。这个乡是个半岛,三面环海,有两万人口,是本次台风的登陆点。赵明山和皇甫松、腾竹夫踩着齐腰深的海水摸到乡政府,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的。雨骤然挺住了,台风已开始登陆,像幽灵发出的叫声从空中擦过,一阵紧似一阵。混凝土结构的海塘坝被海潮冲跨,台风就无遮无掩地袭击着海湾半岛。仿佛天地都疯了,把树木连根拔起抛向空中,那些木结构的房舍就在上帝轻轻叹息之际就土崩瓦解。

  滞留在海湾渔港的几百条渔船被台风和海潮卷进海底,按风力该是在12级之上了。

  海湾乡一位留守副乡长告诉赵明山,乡书记带领乡机关干部到礁山头村搞疏散转移去了,说那个村二千多人已被突如其来的潮水围困,一半以上房屋被海水浸倒,造成一百多人伤亡,其余都逃到礁山头松树林里。风大、雨猛夜冷、饥饿、疾并失踪、伤亡,情况危急。赵明山说你给我调一艘船。副乡长说你去不得书记,太危险。

  皇甫松和腾竹夫也说书记泳身体不行,不能去。赵明山一听火了,我是滨海的父母官,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我们能隔山观火、袖手旁观吗,百姓要我们这些官老爷干什么?副乡长说书记你一定要去,坐船是不行的,一个浪头就没了,让部队来登陆艇或者快艇吧!赵明山缓下情绪说行,就让皇甫松与雷国泰联系,请求海军或者军分区派不论什么艇来,多带食品和药品,到海湾乡接他一行三人同往礁山头。

  第五章 前缘未绝

  赵明山在礁山头坚持了一昼夜,昏倒后被直接送进市第一医院。检查结果,黄胆指数18,转氨酶96,低烧,诊断为急性黄胆型肝炎,人也瘦了一圈。妻子徐海瑛吃惊了,这是做医生妻子的失职。她平常只关注丈夫玩命似地抽烟,喝酒,耽心呼吸道和肝脏会出问题,从未往肝炎上想。当省委副书记在丁一陪同下带着大口罩来传染病房看他时,徐海瑛还在抹眼泪。赵明山不认识省委副书记,但他一看到地委胡书记跟在身后进来,就知道站在床前的是何人。没等省委副书记问候,他开口便说这次台风滨海死了那么多人,我失职啊书记。赵明山几乎是声泪俱下的,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弄得省委副书记和地委胡书记鼻子一酸一酸的,眼圈也跟着红起来,一个劲地劝赵明山好好休息、好好养病,并说了一些安慰和鼓励的话。离开病房时地委胡书记感叹说,像赵明山这样的领导干部太少了,省委副书记说党和人民的事业都需要这样的好干部。丁一听了眉头一皱一皱的,心想赵明山这肝炎算是生在关键时候了。又是病在抗台第一线被人抬进医院的,被盛地领导亲眼看见。

  千金难买时机,时机一到,副专员、副书记如囊中取物,跟导演导的一样。丁一假设,自己今天能躺在病房里,让省委和地委主要领导目睹一下,这赵明山一走,书记的继承者非丁一莫属了。对赵明山的升迁,丁一最为矛盾,希望赵明山上又希望赵明山不上。更希望赵明山中箭落马,削职为民。希望赵明山上是因为他虎视滨海书记这一位置已久,只是赵明山一直像泰山一样压在他头上没有给他动一动的机遇,如果赵明山上,丁一也有机遇上,这叫矛盾者的双方目标往往是一致的;希望赵明山不上,是因为丁一接替赵明山位置还没有绝对把握,火候还没有到。万一别人捷足先登,一届就是五年,丁一的年龄优势就会在漫长的副职岗位上消耗荆有赵明山在书记位置上呆着,丁一等时机成熟再掘墓取宝;希望赵明山中箭落马,是因为他时时处处护着刘琳,提携着刘琳,跟刘琳是“兄妹”,如果赵明山下台,既为丁一创造机遇又拆了刘琳的后台,一箭双雕。丁一,他们出电梯门口时,一群提着大包小包的局长们问丁一,赵书记住哪个病房,丁一故意用普通话说,你们把礼品送到701室去吧,省委副书记听了,看丁一一眼又回头看看送礼的人群,目光疑惑。丁一很抱歉地边走边说,这不完全怪我们赵书记。滨海有个不好的风气,就是送礼风太浓,老百姓说处级干部住一次院也能住出个十万元户来,科级干部位一次院也能住个万元户来。省委副书记的脸色由疑惑变为严峻。他说老胡啊,要是咱们住院就能住出个百万元户来了。大家哈哈一笑。丁一忙补充说实际情况也没有所传的那么严重。走出医院,街上仍是一片汪洋,浑黄的海水淹没了市区大街小巷,海滨地段已没到二楼,街上已不是往日的人流和车流,而是漂浮着杂物、垃圾,走着竹排。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