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  上一页    下一页


  “维克多,你应该明白现在是战争时期,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

  “妈妈,可我不能半夜三更把一个姑娘赶出门去,那样我的良心会受到谴责的!”维克多起身跑了出去。

  雨夜的街头,凄凉而恐怖。

  维克多很快就追上了金玲,气喘吁吁地说:“能……原谅我吗?”

  金玲惊讶地望着淋在雨中的维克多,半天才哽咽着说:“我应该请您原谅……”

  维克多顿时长出一口大气,忙把雨衣披到她身上,双手把住她微微发抖的肩膀,真诚地说:“那就快回去吧。”

  金玲却迟疑着:‘可是……您和夫人能相信我吗?”

  “若想出卖,走到哪里都一样。我相信您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一句话,使金玲那颗遭受惊吓又失望的心,感到了慰藉,手中的皮箱掉到了地上,她手捂双颊啜泣起来……

  第二天清晨,阴雨绵绵,天地昏暗。金玲身心疲惫,惟泞不堪,她感到自己要病倒了。但她还是挣扎着爬起来,给家里写信,让父母赶紧给她寄钱来,她要回国,同时她也给霍夫曼写了封短信,告诉他维克多家的住址。

  然后,她去厨房想帮老人做早餐,却被老人婉言拒绝了。她又拿起拖布拖地、收拾房间,她想给维克多家留下一个好印象。

  早餐的桌上,三个人显得十分尴尬,但都极力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维克多趁母亲去厨房端汤的时候,冲金玲友好地点了点头。

  早餐后,维克多将两本法文的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集送到金玲面前,幽默地说:“但愿让《叶甫盖尼·奥涅金》和《当代英雄》来陪伴您,不要使您的芳心感到孤独和寂寞。听着,哪儿也别去,我去布鲁塞尔办事,下午就回来,下午见!”

  但是,维克多走后,金玲还是出去了,她要去邮政所寄信。

  一出门,金玲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过来,前面抬着一大一小两具棺材。后来她才知道,昨天一个向德国摩托车队扔酒瓶子的小伙子也被打死了。棺材后面,则跟着一群孩子抱着他们死去的爱犬……看着送葬的队伍走过去,她才向邮政所走去。

  邮政所不大,一个长着一头金色头发的漂亮年轻人在窗口里正忙着整理信件,一看她进来,热情地打招呼:“您好,小姐!我好像是第一次见到您。”

  “您好!是的,我刚来这里,我叫金玲。”

  “嗅,金玲小姐,您可真漂亮!”年轻人幽默地笑道,“我叫艾德蒙,小镇的邮递员,大家都叫我鸽子王。我爱鸽如命,一看到鸽子在蓝天中翱翔,仿佛也跟着那些小精灵飞起来一样,美极了!啊,你们国家的人爱养鸽子吗?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些。是邮信吗?快拿来,我还要去参加葬礼呢!”

  “啊,麻烦您了。”金玲觉得面前的这个小伙子很可爱,就将惟一的一点儿钱和两封信递了过去。

  艾德蒙接过信一看,顿时一愣,幽默的笑脸立刻沉了下来,用异样的目光重新打量一眼金玲:“您是中国人?”

  “这封是……啊,您可以走了。”艾德蒙想说什么又犹豫了。

  “艾德蒙先生,您知道这封信寄到中国需要多长时间吗?”金玲问。

  “对不起,这我可不知道,战争时期,很难说……”艾德蒙已经无心再回答她的问题了。

  “布鲁塞尔那封信很快就能送到吧?”金玲又问。

  艾德蒙盯着手中的信,疑惑地反问一句:“您的朋友是一位德国将军?”

  “啊是的……”

  “好啊,我马上就给您发走!”艾德蒙说完就吹起了口哨,忙起手中的活计了。

  金玲一走,艾德蒙盯着手中的信疑惑地自言自语:“她给德国伦写信干什么?奇怪,她是什么人?她怎么能认识德国将军?”他盯着信犹豫片刻,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拿起大头针就把信挑开了。

  长着一头卷曲头发的艾德蒙骑着那辆车把上永远挂着鸽笼子的破自行车,飞也似地跑到维克多家,忙把在院子里晾衣服的老夫人悄悄地叫出来。老人一听金玲给霍夫曼写了信,顿时吓坏了。

  “她会不会让德国人来抓维克多啊?”

  “她在信里什么也没说,只写了您家的住址。”艾德蒙说。

  “怎么,您打开看了?”老人感到十分惊讶,“您知道,这可是违法行为……”

  “现在这种时候,还讲什么违法行为。德国佬都杀到家门口了,还讲什么违法呢!”艾德蒙不以为然地说。

  于是,这封信借着艾德蒙到处飞跑的两条腿,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艾得利蒙小镇,金玲顿时成了全城关注的人物。

  此刻,维克多乘着马车,正行驶在去往布鲁塞尔的公路上。

  细雨霏霏,马蹄声声。维克多的思绪飘浮在与金玲见面的种种往事之中……

  他没想到这位美丽的中国姑娘会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而且,她身陷困境,给了他表现热情、把她请到自己身边的机会。他觉得这是上苍对他的恩赐,因为在大学读书时,他就悄悄地暗恋着她……他感到人生难测,瞬间发生的事情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他想到了自己——

  战争爆发前,他一直是一个幽默、热情、无忧无虑的医生,然而,一场突发事件却一下子改变了他。

  战争爆发以后,作为自愿支援前线的医生,他亲眼目睹了令他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一幕,直到许多年后,他还经常想起那梦魇的场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