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院墙内外 > 
六十


  郝胜强的反击开始了。

  首先,他把自己面临的困境和遭遇告诉了何耀华,表达了自己对即将到来的处罚的担心,暗示他们之间的合作可能没法进行。何耀华有些吃惊,对郝胜强的话将信将疑,他问如何做才能摆平这件事情。郝胜强说,先不忙着摆平,他需要的就是把事情弄大,越大越好。何耀华是聪明人,知道郝胜强需要的不只息事宁人那么样简单。但是,事情因他而起,所以他答应了郝胜强的请求。郝胜强让何耀华同时在武汉多家媒体上花钱做报道和广告,有人物专访,有公司介绍,有力天工业园区相关报道,等等。一时间,香港力天公司投资武汉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成了武汉工商界一个大事件。当然,报道里面自然提到力天和郝胜强所在的名牌大学的合作,而且都是当作校企合作的典范。记者们各显神通,挖掘到了很多细节,当然,主题就是一个:该地的投资环境好,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典型。《荆楚都市报》的汤一鸣是最初给何耀华做专访的记者,后续报道他跟踪得非常起劲,凡是关于力天公司的新闻,他都做了重点报道,就算没有重大新闻,他也要造出“力天工业园区外即将修一条马路缓解市民出行难”之类的间接报道。郝胜强从林建鹏那里知道,每篇报道至少给汤记者五百块钱。报道越来越多,刘春明和张仁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张仁瞻以少有的严厉口吻对郝胜强说:“你要对自己负责!”郝胜强淡淡一笑,不把张仁瞻的威胁当回事。张仁瞻越来越没有风度,不过看得出,他们的处罚决定马上要下来,从学院知情人士那里得到的消息也是如此。

  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郝胜强实施第二步战略。他让林建鹏给汤记者诉苦,说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遭遇到了校方的官僚作风,打压他们的合作者,不承认他们的合作关系。随后,郝胜强又申请了几个电子邮箱,给多家报社的经济新闻和社会报道版块的记者们发了一封举报信,举报XX大学化材学院代院长张仁瞻挟私报复,打压青年教师的科技转化,粗暴地阻止教师的对外合作。他还让师兄们把详情反映给周围的人,学院里面很快形成一个有利的舆论。记者们像是闻不得腥味的猫,一闻到腥味,都兴奋得两眼发光,在这条线索之中,有好几个重大选题可以做。诸如:科技成果与商业转化之间的摩擦,青年教师的待遇问题,如何深化创新体系改革的问题,学校创新体制问题,等等。几乎每个问题都是涉及到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值得大谈特谈。几天工夫,学校来了好几批记者,甚至连校长都接到过三个要求采访的电话。学校领导不得不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张仁瞻自然少不了一番解释。可是,拿了红包的记者们不会善罢甘休,都一边倒地支持力天公司和某青年教师,把学院刻画成一个官僚机构,一个封闭腐朽只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利益集团,张仁瞻成了一个结党营私欺上瞒下阻碍科技进步的官僚领导。汤记者更是充当急先锋,在《荆楚都市报》上开辟了一个“力天事件”系列报道,每周两三篇五六千字的深度报道,像小说连载一般,不仅有事件描述,更有观点评论。一时间,“力天事件”又成为一个人们关注的话题。在那些新闻报道之中,记者们指桑骂槐地把学校当成幕后指使的角色。校方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据说,校长和常务副校长李震东的矛盾也因此公开了,两人之间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校长是“空降兵”,是从部里下派来的,一直难免有些水土不服,李震东则是学校内部爬起来的,根深叶广,势力强大。李震东本来是有望做校长的,谁知道被“空降兵”横插一杠子,一直转不了正,他自然和校长面和心不和。李震东支持张仁瞻做院长,也支持张仁瞻按规定办事,而校长则反对打压年轻教师的行为,痛恨结党营私帮派作风,两人长久积累的矛盾在这次事件之中爆发了。

  何耀华大概看出了郝胜强的意图,关键时刻,他又主动出手,助郝胜强一臂之力。大老板果然有魄力,他先是给大学发一个公函,表达想在大学成立一个助学金基金会,捐献两百万,成立“力天奖学金”,专门资助优秀的贫困学生。奖金也很奇怪,就是发电脑、手机、MP3一类的电子产品,给贫困生提供学习条件。这在学校算是一笔较大的基金。然后申请和化材学院签订一个宏大的战略合作协议,每年由力天公司投资1千万,与学校合作进行项目研发。当然,这个合作项目方是挂在丁子健教授名下,具体实施是由郝胜强来完成。这样一来,何耀华把整个事件推向了高潮。新闻媒体的记者们都为力天公司叫好,报纸上、电台里、网络上到处都是关于力天事件的大讨论。这些讨论,自然把张仁瞻推到了火山口。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省委书记都在关注这件事情的进展,并且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大学要为地方的发展做积极贡献,力争创造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据说这些批示还被转交到了校长手中。

  何耀华和郝胜强正式签订了涂料技术改进项目协议,他还表示对未来的几个项目也抱有较大希望。根据协议,产品投产之后,郝胜强占有力天公司武汉公司的15%的股份,是公司里面除了何董之外最大的股东。同时,郝胜强兼任武汉分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本来是想让他做总工程师,怕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兼顾学校和企业的工作,所以才给个副总工的头衔,但是何耀华同时规定,在重大技术问题上,总工程师必须向副总工郝胜强请示和汇报。这是个奇怪的决定,但是谁都不敢违背何董的指示。何耀华想逐步把产业迁移到武汉来,因为这里有技术优势,又有中部崛起的政策优势,同时,南方的产业正在衰退和萎缩。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