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失踪的上清寺 > |
七十七 |
|
"前几年报上就登过,呼而无效,禁而不止,公园管理处只好申请把这两个碑搬个地方保护。" 呵呵,我苦笑:"如果两个碑搬走了,这里就真成为流浪者的厕所了。" "那也不是坏事嘛,"老曾说:"想一想这个新闻标题:"为方便流浪汉撒尿,有关部门特地把两个极具文物价值的纪念碑移走。"全世界都会觉得我们重庆很有人情味呢!" 我们都笑起来。 "防空洞就在下面,"潘天棒指着一大片垃圾中的残壁断墙。飞舞着苍蝇之处,显然有一处防空洞口,而且没有门。 我正准备带头下去,被老曾制止了:"现在时间才八点过,公园人太多了,我们坐一会再进去。" 我们找到石凳坐下,小敏拖着潘天棒去买了几瓶水,缠着老曾说:"曾伯,你能不能分析一下这里藏的宝藏是什么呢?" 老曾灌了一口水,说:"我们坐着的这个金碧山,几百年来一直是重庆最重要的地方之一。以前重庆城还没有扩城的时候,是重庆古城的政治中心。山下面,是重庆府衙,负责管理重庆城区;左边是川东道衙,负责管理四川东部;右边是巴县县衙,负责管理重庆以外的农村。这么小块地,省地市三级政权都在这里办公,战争一来,政府资产需要找地方隐藏,这就是宝藏的可能来源之一。" "那之二呢?"我们齐声问。 "为什么这座山叫金碧山?宋朝时有一个人叫余玠,他以重庆为中心,建立了整个巴蜀一带的抗元体系,成功地抗击了蒙古人入侵。那时,他在这里建了一个金碧台,激励官兵坚守城市的士气。正史上没有讲金碧台的名称来历,但是有传说:金碧台下面,深埋了大量黄金与碧玉,以示抗元的决心。元、明、清三代,都有人寻找这笔传说中的宝藏,但一直没有人找到过!" (四十七) 我心想,人民公园这一带,是一个大斜坡,古代没有高楼大厦时,这是一片森林,如果当晒,阳光洒过来,就可能显得金碧辉煌,那才应该是"金碧"二字的本意。 小敏问:"第二个说法可靠吗?" 老曾说:"其实,我并不相信第二个说法,因为如果真的埋有大量金玉,还取名为"金碧台",那岂不是引人起贪心?这座山早被挖空了!" 我说道:"有意思的是这张藏宝图的来源,会不会是孔二小姐找到了这里藏宝的资料,就让小敏的爷爷他们来挖呢?" 老曾说:"我认为,孔二小姐也许只是想落实一下这里是否藏宝。陪都时期,警察进去检查安全、搜查可疑份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进出很方便。小敏的爷爷学建筑,完全可以发挥他的知识,在这里慢慢寻找。既然留下这张图,说明他已经在这里找到了一批宝藏!" 一阵山风吹起,凉意袭来,时间已经九点左右,看看四周,行人渐少。我站起来,看着防空洞的方向:"老曾,这个防空洞应该是大轰炸时期留下的,那应该有多个出口,我们从这个洞口进入前,应该对照图纸计划好前进的路线。" "放心吧,"老曾把图纸展开,指着图纸上两个入口,一个标着一个门,另一个画着小山峰。 "这个洞口画着门,多半是当年的防空洞主入口。另一个洞口画着小山峰,肯定是在溜冰场边上的假山附近。以前没有拆溜冰场的时候,假山一直有防空洞,洞口开着一家千秋相馆。由于溜冰场拆掉了,那边的洞口肯定已经消失,我们只能从垃圾堆这边的主洞口进入。" 计划停当,我们踩着碎砖头穿越垃圾堆迅速进洞。潘天棒走在头里,老曾和小敏在中间,我则最后一个进去。进洞前,我特意向周围看了看,两侧的行人,有人向我们望了望,但都没有人干涉我们。 从洞口下来,是整齐的石阶,四处都是垃圾,臭气熏天,我们都戴上了口罩。一个转折后,继续下石阶,洞身宽而直,居然亮着烛光,旁边还躺着一个人。 原来,是一个老乞丐睡在地上,头发乱蓬蓬的,地上散放着几支短烛,其中一支点亮着。亮光照着老乞丐浑浊的眼神,向我们打量:"你们又是来寻宝的?不要费精神了,好多人都来过,啥子都没有,还闹鬼!" 听见闹鬼,小敏惊了一下,紧紧拉住了潘天棒的手。 老曾摘下口罩,向乞丐递上一支烟,问道:"我们是进来玩玩的,都有些啥子人来找过宝?" 乞丐接过烟,卡到耳朵上,然后撇撇嘴,居然不理我们,倒头就睡了。 老曾给我们做了一个无奈的眼色,我们继续赶路。 这一带防空洞壁砌得很整齐,无疑是经过政府整修的正规防空洞。洞里不时有耗子跑来跑去,小敏始终处在紧张的状态。 走不远,洞就有了分岔。老曾拿着图,选择了一条上坡方向的路,路很快就变窄了。潘天棒按老曾的吩咐,左手点燃了一支蜡烛,观察风向与氧气含量,右手提着登山杖以防意外。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