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七年之痒2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十六 | |
|
|
为此,陈晓荷没少奚落魏海东,说他一没钱二没房,就凭着长得不错就想找人家城市的独生女,等着城里的老丈人帮衬,这和吃软饭有什么两样?好在她说归说,但是爱屋及乌,对他的家人还不错。每次回老家都买这买那的十分周全,回到家也手脚勤快,待人和气,后来又生了儿子,海东爸妈也慢慢接受了这个并不十分满意的儿媳。 但是,正所谓"远了香,近了殃,一个屋里不搭腔",以前海东爸妈在老家,魏海东和陈晓荷一年回去几次,或者海东爸妈过来住几天,还没等熟络就分开了,所以都互相谦让,关系还好。但是海东爸妈到这里来住以后,天天一个锅里抹勺子,婆媳间的矛盾就渐渐多了起来。 海东爸妈主要是嫌陈晓荷不够关心魏海东。在医院的时候还好,照顾得很周到,但出了院以后,她工作一忙起来就不管不顾了,有时候还指使海东干点儿什么,这在两位老人心里是很难接受的。在他们老家,男人是家庭主力,应该格外受到尊敬,何况海东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呢!其次是海东爸妈接受不了陈晓荷三天两头往家里买东西。可能是因为刚搬了新家的缘故,陈晓荷今天买一盏台灯,明天买一块桌布,天天像仓鼠搬家一样往家里填东西,老人觉得又不是家里必需的东西,这要糟蹋多少钱啊? 这些问题海东爸妈暗地里和魏海东说了好多次,希望他能说说陈晓荷,但是魏海东能说什么?别说现在的女人是社会的半边天,都有自己的工作,也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就是陈晓荷不上班靠他养着,她能在关键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他也不能说什么。更何况他们现在的夫妻关系很微妙,所以他一直拖着不说,陈晓荷也就不明就里地继续往家里买东西。 而陈晓荷对海东爸妈的意见也不小,主要集中在消费观念和对孩子的教育上。老人一辈子节俭惯了,在儿子家也放不开,买菜总是挑最便宜的买,还不舍得做,一顿饭除了给魏海东和天天做点儿有营养的东西,其他人一律青菜萝卜。还不舍得放油,做菜能用半两油的话就绝不会用一两油。而且上顿剩了下顿接着吃,吃得陈晓荷都不想回家吃饭了。 而最让陈晓荷不能理解的是,在生活上如此节俭的老人,对天天却是有求必应,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天天和他们在一起两个月,被惯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急剧退化不说,脾气还特别大,想要什么不给买就满地打滚。 这些问题陈晓荷也和魏海东说过很多次,让他和父母说说,毕竟那是他的父母,有些事情媳妇说出来会让老人不快,儿子说就会好一些。但魏海东看着父母天天在家里忙来忙去,处处为他们着想,怎么好意思再去要求父母?他的话到了父母那儿就成了客气,和父母说想吃什么尽管吃,别不舍得,小孩子不要惯着之类的。父母只觉得是儿子孝顺他们,也就不当回事,继续萝卜土豆地过日子,陈晓荷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天,陈晓荷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晚饭已经照例摆上了餐桌。这是陈晓荷对公公婆婆的到来最为满意的地方,也是最不满意的地方--满意的是忙了一天回到家就能吃上热乎饭,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筋疲力尽了还要钻进厨房忙活,不满意的当然是这晚餐的清汤寡水了。 这不,饭桌上除了给天天单独做的虾仁面条,和给魏海东特意熬的骨头汤之外,只有一盘素炒青菜和一盘上顿饭剩下来的菜花炒肉--肉已经被挑光了,只剩下一些肉末点缀在菜花上,让人看上去就没有胃口。这让陈晓荷很难受,她虽然很节俭,但是饮食上一直讲究搭配合理,而且从来不会把上顿的饭菜留到下顿吃,因为她知道一些食物放时间长了会产生一种亚硝酸盐,对身体不好。 看着桌上的菜,陈晓荷心里的火突突地往外冒。所有的道理,陈晓荷都在公公婆婆来的时候做了交代,而且月初就把菜钱交给了他们,并反复叮嘱他们不要心疼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因为在吃的方面省钱是不划算的,要是把身体搞坏了,有再多的钱也是枉然。 可是,尽管她千嘱咐万叮咛,每天饭桌上的菜还是如此单调,剩饭剩菜更是常有的事。她知道这是老人多少年形成的习惯,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可是她忙了一天,回到家连吃点儿可口饭菜的愿望都难以实现,这让她不能不郁闷。 盛好饭,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每人没吃几口,那盘青菜就被吃光了。陈晓荷对着那盘剩菜难以下咽,终于忍不住拨拉着碗中的饭粒说:"妈,今天没买菜啊?" "买了,这不刚才那盘青菜就是今天买的。真不知道城市里的菜为什么那么贵,就这点儿小油菜,两块多钱!这要是在老家,随便在地里撒点儿菜籽,一家人就足够吃了。"海东妈把剩菜的菜汤倒进盛着米饭的碗里搅和一下,一边吃着一边抱怨。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