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权力底线 > |
十九 |
|
马泥将车开到一条很背静的大胡同里,胡同尽头有一个门脸不大的饭馆。但饭馆外的停车区却不小,而且停的多是豪华轿车。饭馆的门匾上写着"阮姑妈小馆"。进门一看,几乎座无虚席。幸亏他们就俩人,将就着坐在门边的一张小台上。章京四处打量:店堂里装潢得新颖、雅致,看不到通风设备,但室内空气相当的好,虽是饭馆,却漂浮着茶舍才有的茉莉香味。看得出来,这里的客人都挺有品位,文化人居多。 马泥坐下后,对章京说:"别小瞧这个馆子,在纽约、东京、巴黎都有分店。店主是一对老夫妇,台北人。台湾的经济起飞比咱们早,饮食文化档次非常高。如果以学位打比方的话,我们现在是研究生,而台湾就是博士后。" 章京挺佩服,说:"在北京你比我还门儿清。" 马泥要了一瓶地道的青花瓷"二锅头",边开启边说:"其实我也没来过。但是我比你的长处就在于我只要有时间就读书看报纸,而且记性好。"他把酒分倒在两个口杯里,正好一瓶倒光。"本来我就身处信息闭塞的大西北,如果自己再不去下点工夫,恐怕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马泥点的菜开始摆上来。看颜色、闻味道确实不同凡响,菜式精致的令人惊叹。章京尝了一口,赞不绝口。他俩碰了一下杯,每人喝下去一大口。马泥放下酒杯就骂:"北京人真缺德。给我们那边供的"二锅头",怎么喝也没这个味!" 章京知道马泥除了烧酒、白干以外,其他酒不喝,就说:"别骂,赶明儿我给你发一集装箱过去,给你来个"二锅头"大联展。据我了解,北京现在"二锅头"的品种有十多种,各庄的地道都有高招。" 马泥大口吞咽着一块浇汁嫩牛肉,说:"有一回我带西山的一个大羊绒贩子来北京办事,顺带开洋荤。我请他在北京饭店吃饭,要了一瓶二锅头,他见后吃了一惊。低声问我,头一锅酒是不是都给中央首长喝了?我听蒙了,后来才弄明白。他以为北京人做烧酒,头一锅是留给自己喝,第二锅才卖给外地人,谁知在北京饭店喝的还是第二锅的酒。" 章京禁不住哈哈大笑,惹得周围的吃客不满地直瞅他。 马泥收起笑容,甩开腮帮子大吃大喝一通之后,用餐巾擦了擦嘴,点了一支烟,问起章京备货的情况。来北京之前,马泥对京润国际的经营状况已经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并对即将产生的那份合约胸有成竹。 章京没提防马泥突然切入正题,只好先作了一个含糊的手势,一边咀嚼着食物,一边转着脑筋。章京很了解马泥下海的经历,于是对他有一个基本判断:他有足够的谋略、足够的手段和足够的权力,而且对赚钱有着强烈的欲望。但他拿不准在这单生意中马泥是如何处理公司与个人所得的分配关系。也就是说,马泥究竟是想自己捞钱还是为他的"新官上任"烧一把火?但不管怎么做,这单生意无疑对马泥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一点章京有足够的信心。几天前,集团公司已经明确通知他:在近日内要启动一单200吨无毛绒的大宗订单生意,而且从货源收购到出口的全套程序都由他负责。他很清楚,在山羊绒行业内200吨无毛绒的生意意味着什么,那几乎是正常年景全中国无毛绒产量的十分之一。这么大的订单,仅就原料收购和加工这一块儿,没有"西山畜产"鼎力协助是无法想象的。 章京拿起第二瓶酒给马泥斟上,"马哥,咱们早就有言在先,货源由您准备,钱算我的。现在必须从您公司收购的货里给我先加工200吨。" 马泥伸手制止章京那已倒了四分之一杯的酒瓶。这是一个很能节制自己饮酒的程序:第一杯随便你斟,第二杯适可而止。这个程序在商务交际中很有作用,它暗示对方:你碰到了一个非常冷静、善于控制节奏的对手。 马泥慢慢地抿了一小口酒,放缓语气说:"没错,咱们有言在先,由我帮你找货源,但这是"帮"。请你注意这个字眼儿。"章京立马急了。马泥端起酒杯制止了他,并与他碰了一下杯,"我给你打个比方:你我两家公司好比两条在海里共同捕鱼的船,在人手、工具、燃料、食品、淡水同等的条件下,你能要求我们把捕到的鱼低价转给你吗?" 章京急切地想插话,马泥再次用一个坚决的手势制止了他,"即使我给了你这个方便。不论用何种方式做解释,我的上级和下属乃至纪检委及检察院都会有一套固定的认识模式。别忘了,我是一家地处西北的国有外贸企业。做外贸,在我们那个80万人口的省城老百姓眼里,就是里通外国,就是把共产党的钱变成美元存在外国私人账号里。"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