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婆婆来了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四四 | |
|
|
“哪不一样了?” “四年前更值钱,长期看人民币是贬值的!” 老太太挺明白了,“那就再给你加二百!” 于是母子在见面礼上商量好了,又谈了些别的。传林好像挺满意,把岳父家人夸成一朵花似的,都很会做人,也很懂事,还把人家的应景之词显摆出来:盼着早日看到亲家,商量一下孩子下一步的事。 哎呀,老太太坐不住了,在二儿子家受了冷落,说不定在三儿子家能补回来。考虑了两天,和周围邻居一说,大伙都鼓励她亲自去看一看,武汉虽比不上北京,好歹也是大城市,让儿子领着转一转,就当旅游了;货这么大一把年纪,省个啥劲啊,这前半辈子受的苦,后半辈子有条件补,就坚决补!别让自己太不值。 老太太心眼活动了,也觉得和这个小儿子更贴心。三个儿子,活都让大儿子干了,巴掌都 让老二挨了,就老三最受疼爱,从小有点好吃好喝的都捣腾到他窟窿眼里了。 老太太手里还是有些私房钱的,孩子大了,没钱都能去想办法挣 ,她老了,得为自己藏点棺材板钱。于是老人从床板下翻出包得层层叠叠的票子,取了十几张,咒骂了老三没有预付,然后吧大龙交给绣花,在邻居们羡慕的目光中骄傲地去武汉了。 传林电话里嘴巴很甜地说欢迎老娘去,但一旦老太太真到了武汉,给他打电话去火车站接时,小伙子惊讶得下巴差点掉在地上,有点不明白老娘为什么在他最忙的时候给他添麻烦,而且没听出她最近一定要来啊! 传林在岳父手下干活,显而易见并没有享受到乘龙快婿的优待,只是人家闺女有些喜欢他慵懒的小资情调,也睡过觉了,生米做成了熟饭而已。在没有得到正式认可之前他需要乖乖的,好好表现一下,他称这种状况为“先夹着尾巴做人”。先前给老家打电话,他只是想从另一方面促成他和小芳的稳定关系,如果婆家人重视一下,正式地给些钱物,让岳父家人觉得他家里人很重视,说不定能松松口,把婚事定下来,他的生活更稳定一些,毕竟在年轻人中,他的资本太有限,没房没车没存款,前途未卜,还是个外地人,他需要在这个城市先稳住脚跟。城市里谈男女朋友,自由谈是一回事,到节骨眼上双方家庭的重视也是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自己家里此时能推动一把,出点钱,他能保证将来稳定后加倍还回去。 老太太是在这种情况下到武汉的。远远的只看到儿子一人有点着急慌忙地去接她,想象中漂亮的未来三媳妇没跟着。 传林没吧母亲带到他和小芳的住处,虽是租来的房子,给老太太临时找了个干净的旅馆,一百块一天的那种,在市中心,也不算差。老太太进了房间,心有些凉了,一是没比上在北京住的四星级酒店,二是晚饭是不仅亲家没露面,小芳也没露面,只有儿子陪着她沉默地吃。她难受的是,儿子没瘦,没晒黑,但很饿呀,三扒两扒就把碗里盘里扒光了。 儿子放下筷子突然问:“准备了多少见面礼啊?明天我把小芳带过来。” “八百。” 传林好像给这个惊人的数字吓着了,“就给这一点?” “当年何琳回咱家时,俺给了五百人家也没嫌少,那五百还是你个提前塞给俺的!”潜台词是:这八百你也得回头塞给俺! 传林脸阴郁下来,苦笑不得,“那你还大张旗鼓跑来干吗?这样看媳妇哪拿得出手?” 老太太不高兴了,“哪有这样说话的?俺是你娘,你交了女朋友俺来看看,认认你家的门你哪有这么多屁放?这几年不是供你上学那么多钱,俺还能没钱给小芳见面礼?你这个没人心眼的憨货!” 传林无奈,道理和母亲是讲不通的。那一晚老太太自己在旅馆里孤独地度过,本指望老三能留下来娘俩说说话的,但大学生的三儿语气多有不耐烦,留不住他,闷着气看着他一晃一晃走了。 传林不敢把母亲的到来跟未来岳父母说,怕寒碜,跟小芳说了,说母亲要到广州看妹妹,中途下来看看她,请她给点面子,配合一下。 小芳何等聪明之人,在其市井父母影响下,早把王家太后在二儿媳妇家的事迹查清楚了,别说婚后不让婆婆上门,就是结婚前也不可能,你们又不出房又不出车,什么都靠女方家操持,那就当上门女婿好了。女孩只管答应陪着见一面,见面礼什么的,不要!摆明了就是要和婆家人两清,互不欠,将来也是。 第二天饭桌上,当老太太摆出八张粉红色毛爷爷时,小芳眼睛抬到老太太头顶的墙上,坚决不要。 传林说:“这次出门没带多少钱,给你买身衣服的。” “还是留着阿姨自己买吧,我自己挣钱,能自己买。” 稀稀松松吃完饭后,女孩就不冷不热的告辞了。 老太太叹口气:“长得比何琳高,也比何琳俊,就是不会来事!” 不仅三媳妇不如何琳会来事,三儿也不如二儿如她意。老太太还想看看儿子未来岳父家的工厂在哪里,老三推托累,哪里也不想去;老太太退而求其次,想知道儿子在什么地方住,老三推不过,就带着母亲转了好几圈,终于转到一个能俯瞰长江的整洁漂亮的花园小区里,指着某一幢高处说:“我和小芳就住在那里,二居室,里面中档装修,放心吧,生活还可以。” 老太太稍显可怜地:“不能上去坐坐?” 老三面有难色:“……钥匙忘到了小芳包里。” 拿着见面礼,满怀一腔热情,却连儿子的家门也没进去,老太太回老家后难受呀,坐卧不宁,就坐在墙角避风的地方一边晒太阳一边剥僵硬的棉壳。那些嫩的,冬天来临前还没有开花的棉壳皱巴巴干瘪地缩着,只来及裂开一开一道或两道缝,能看到里面的白棉丝,需要粗硬的手指用力掰开,掰不开就用剪刀或砖头砸,才能扯出里面硬邦邦一团发黄的棉絮,留下棉壳当柴烧。越想越糟心,老太太干着活,眼角里就不由自主噙满了泪。 一个邻居抱着簸箕路过,走走停停,老远看到她就说:“传林娘,还不去武汉享福去?让三儿媳妇孝顺你!熊老妈子在家里干坐着捡点棉花做啥呀,轮也轮到三媳妇了。”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