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媒变 >
二十五


  媒变 十七

  进入四月,尚京的空气里就隐隐有了夏天的火药味儿。

  郑江海回到家,就在院子里脱得只剩一件白背心,换上拖鞋。老唐及时地把洗脸水和毛巾摆在墙边的水槽上。

  “郑副市长,晚上想吃点啥?”老唐两手交叉在白围裙里,问。

  “这两天都在外面吃饭,油有些重,还是老规矩,来碗手工面吧,不要潲子,用酸菜最好。”郑江海一边洗脸擦汗,一边回答。

  “好嘞,一碗酸菜面块。”老唐乐呵呵地应了一声,迈着碎步下去了。

  郑江海洗完脸,在院子里活动活动手脚,狠狠地吸了两口清新的空气。不错,还有淡淡的香樟气息和兰草的幽香。看样子,这里的夏天会比自己呆过的那些地方都热。才开始到地方上任职的时候,他的一位忘年交老友,也是个到处做过官的老头告诉过他,天下太平,一方平安,那是地方官最没作为的地方,反倒是乱世出英雄,遇到天灾人祸,地方官的人格魅力就显现出来了。来尚京以前,他早听说这里每到夏天就一派活火熔城的景象,遇到十年不遇百年不遇的旱灾或洪灾是意料中的事。莫非,今年考验我人格魅力的时候到了?

  正想着,老唐捧着面条来了,周到地给他摆在一张小几上,又安好了一把小竹椅。“郑副市长,面好了,趁热吃了吧。”

  “谢谢老唐。”他回头走到小几前,弯腰捧起面碗,蹲在地上就送了一大夹进嘴。“嗯,好吃好吃。这比那些星级酒店的地道多了。老唐,这酸菜也是你自己做的?”

  “啊。我知道郑副市长好这一口,把原来那个泡菜坛都托运过来了。里面的老盐水、老泡料都是宝物呢。”

  “老唐,你真是有心呐。”他把面条吃得呼呼直响。这样的味道,这样的吃法,在外面绝对体验不到。

  “这天热起来可真快。郑副市长,以后要是真热起来,我就给你做凉皮,还有川东凉粉,这些天,我正在跟尚京做这些小吃的名师切磋呢。”

  “好样的老唐。我真舍不得让你退休啊!”他嚼着嘴里特别的酸菜,由衷地感慨。

  “说真的,我也舍不得。尤其是你初到尚京来,里里外外都得有个体己的帮手。我是个粗人,大事上帮不了你,也只会做个汤汤水水的,郑副市长要是觉得老唐还有用,我就再跟你两年吧。”老头子说得自己眼眶里潮乎乎的,别过脸,不敢看他。

  “老唐,你这是什么话,你要想留下来再做两年,我求之不得哩!”他一口气把面汤都灌肚子里去,那种带着明显唐氏风味的酸辣劲儿,让他感动。

  “哎,那我就留下了。”老唐有些孩子气地高兴地应了,过去接过他手里的空碗。

  他站起身,用纸巾揩着嘴,满足地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郑副市长,这些天我在街头上听到些传言,不知该不该跟你说。”老唐抱着碗,犹豫着不知该走开还是站在那儿。

  “什么传言?我不是跟你和小张都说过吗,在外面听到什么话,只要是跟我们有关的,就及时汇报。”他从老头子的表情上看出那传言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们说,今年尚京要遭大旱……”

  “为什么?老唐,你别吞吞吐吐的,这话又不是你传出去的。”

  “他们说,尚京本来就缺水,现在又来了两个当官的,一个叫江海,一个叫江河,还不把那点水一起装了去?现在菜市场就偶尔听得到谣言了,说今年尚京天旱一百天,尚江涨水季节也断流,全城的人要热死一大半儿……”

  “胡说!”他的脸色唰地比夜色还黑。

  “这都是他们的传言。”

  “老唐,你下去吧。这些传言都是胡说八道,我看今年尚京风调雨顺。你以后听到这些鬼话,拣要紧的跟我说说就是了,不要再到处张扬。”

  老唐怯怯地应声退了下去。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居然被这样道听途说的市井谣言激怒了,而且还当着可怜的老唐情绪失控。这些可笑的老百姓,怎么不说是我和江河给他们带水来了呢?当然,如果今年尚京真的风调雨顺,夏天出人意料地没有干旱和吓人的高温,他们肯定会编出这样的传言来为他歌功颂德。真是可笑!

  回到书房,刚打开一本尚京地方志,江河就进来了。他仍然在低头看地方志上有关旱灾的记载:明永历元年(1647年),伏旱百零八日,尚江竭,人畜断水,死十之七八;清光绪十年(1885年),涝旱三月,瘟疫横行,尚江浮尸连绵百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伏旱百一十一日,人畜尽逃,城几废。

  “大哥看什么东西?看得这样专注。”江河坐在他对面,忍不住低声问。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