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记者 >
一一四


  第三十二章 未完的结局

  《牵手百姓报》惹出一系列事端后,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和省记协领导高度重视,都做出了“严肃查处”的重要批示,新闻出版局还派出专人来到海山,和市委宣传部一道组成了调查组进入该报展开工作。工作组进驻的第一天,新闻出版局人员出人意料地宣读了省局的《关于立即停止非法出版物〈牵手百姓报〉的决定》,决定要求从次日起停止报纸的出版,同时还吊销其原属于电视报的刊号。这个决定显然引导了调查的方向,半个月来调查组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而令大家感到头痛的是,报纸被勒令停刊后,一些老订户纷纷上门索要剩余的订报费,一些编辑记者也找到工作组索要拖欠的工资,可报社账面上清晰地显现出一屁股债务。订户和工作组、编辑记者和工作组不时发生点小摩擦,市委宣传部已向市政府打了报告,新闻财政安排一笔经费以解燃眉之急。

   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本是当事人的痞子杨阳此时被调查组审查后倒拿出一副泰然处之的态度。《牵手百姓报》接二连三的事情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报纸的死亡成了定局,这都是杨阳早预料到的事情。杨阳做出一副死猪不怕滚水浇的姿态,勉强维持着报纸的运作。朱军被逮捕后,杨阳才知道了啥叫恐慌,那段时间,他常常在半夜里莫名其妙地醒来辗转反侧,不长的人生经历像是过电影般的在脑海里闪现,也真是悲哀啊,仅短短的几年,一份前景看好的报纸咋就走到这般狼狈不堪的地步呢,人们不是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自己才在河东站了几年连鞋子都没弄湿,就这么快的站到了河西?更多的时候他还是在寻找着自己以后的出路。远看福建远华老板赖昌兴,近看报社的财务总监,都是一个“跑”字涵盖了一切,看来真该用上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

  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杨阳对财务进行了梳理,好在上次动用一切力量到教育系统“办案”时他留了个心眼,下面记者千辛万苦弄来的近两百万最后都打到他的一个秘密账户上,还有预付给造纸厂的几十万购买新闻纸款也在给厂长行贿后秘密地退回到自己的账户上化为私有。这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区区二百多万到了国外也仅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而离自己期盼的文明社会的小康生活还很遥远。到哪里再弄一笔大钱?思前想后的,他把米老板作为自己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希望米老板能履行承诺尽快注入报纸的改版资金。可报社已经停刊,米老板能答应吗?看来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米老板收山的念头是看到海山一个包工头锒铛入狱后产生的,这位同行和他几乎是一起出道的,二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练就了这位包工头的胆大妄为,搞起行贿受贿这一套简直是肆无忌惮。搞工程的人栽倒在工程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为了承接市园林局六百多万的办公大楼,按照建筑行业不成文的规矩,本应该按照百分之五到八的比例给局长送钱,可他为了拿下工程一下子送上八十万元现金。羊毛出在羊身上,送的多了自然要偷工减料,楼刚盖到半截子,二楼的圈梁扭曲了8厘米,质检站一查发现混凝土里短了十根8号钢筋,工程被强行勒令停工。此时,纪检部门收到群众举报园林局长的其它问题,汇总一查,收取贿赂八十万的事情很快就浮出水面,局长被检察院批捕等待法院判决,而包工头也被保外等待判决,建设局自然把他逐出了建筑市场。区区八十万便引发这么大的事端,而自己的事情要算起后账,那真是可怕啊,比如投资六千多万、25层高的联通公司大楼工程,仅送给总经理一人的现金就有一百二十万之多,另还有一张二百五十万的银行卡。虽说全国从上到下建筑行当里猖獗的行贿受贿活动已是公开的秘密,连《人民日报》也对此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报道,但米老板还是心有余悸,从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到反右、文化大革命,经过多年革命运动的锤炼,米老板懂得共产党的账任何时候都是放得起的,一旦秋后算账,那可是连本带利一起算的。已过古稀之年的自己再没有胆略面对这样的算账了,所以急流勇退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收山后,他生活依然朴素,只是在闲来无事中频频外出旅游,当然也到过两次北京,见过儿子一家,儿子依然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态度,对老子一副清高的模样,倒是媳妇还算比较热情,他心里自然明白,在十分的热情里至少有八九分是冲着自己的亿万资产,艺术家也需要钱,不然也不会有著名女演员和远华公司里无模无样只是有钱的赖老板演绎出的风流故事。钱是个好东西,没钱万万不能,但钱多了有时候也不好,树大招风,钱多遭殃,人世间有多少父子反目、兄弟杀戮都是钱给害的。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己花了那才叫钱,否则便是公共财富。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