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记者 > |
四十一 |
|
那天,李华强在通联部拿到举报殡仪馆的材料后马上前去采访,到了殡仪馆,他发现除了《牵手百姓报》没来记者之外省内外驻海山的几家媒体的记者都不约而同地到了,他心想:这真他妈的是“几个贼歇在一个店了”。 搞庆典被举报一事,弄得殡仪馆馆长很是狼狈,好不容易以做十万元的专版为条件打发走《牵手百姓报》三名记者后,谁知后面的记者像蝗虫一样一批批地赶来。面对众多媒体记者,馆长心里说,既然拿出了十万,那就不惜一切代价继续坚决阻止媒体捅出去。他知道,一旦媒体披露此事,肯定会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那时他的馆长是必免无疑。只要媒体不介入的话,上面领导最多也只给个处分而已。保住了馆长的位子,至于处分有啥可怕的?在他不停的埋怨声里,已应接不暇的办公室主任小心翼翼地建议道,专版咱们是无力做了,再做恐怕连收来的礼金全贴进去都不够,现在不如对这些记者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按照他们所在报纸的分量和影响力以及他们来的人数情况,分头用2000到5000元不等的红包打发。馆长同意了他的建议。等红包给到海山日报时,考虑到这是党报,又只来了李华强一位记者,所以给了他最高的5000元红包。 写匿名举报材料的副馆长目睹了红包买通记者的全部过程,更加气愤,坚定了连记者在内一起状告的信念。究竟该如何把记者也告在一起,产生更大的轰动效应,他想起海山文联有一位专写报告文学的作家,近年来这位老先生转向了新闻写作,是中央几个大媒体的特约记者。此人一走上新闻道,便以写揭露报道而见长,有几篇在全国都产生过影响。他找到该特约记者,简单谈了情况,果然该记者比他还要气愤,当副馆长又试探性地告诉他,海山市里的所有新闻媒体都有人拿过红包,他一脸严肃地说真不像话,看来海山的媒体是全体堕落了。他一再保证说自己是不会堕落的,他说目前的材料已经很翔实了,就不准备再大张旗鼓地去采访,那样会暴露自己的,依照材料写稿子的前提是你要保证所提供的材料完全真实,自己可不想为此惹上官司。本来,举报是偷偷摸摸的事情,现在要立下字据,副馆长显得顾虑重重,最后在记者信誓旦旦的保密承诺中,写下了“如有半点失实,愿负一切责任”的字据。 虽有副馆长的保证书,特约记者依然不很放心,按照送过礼金的单位名单,他找了几个熟悉的朋友打电话拐弯抹角地核实,果然事实确凿。还有一个朋友气愤不已地主动提及此事,说要请他在媒体上揭露这种不正之风。他吃了定心丸之后马上写稿,像以往一样批评稿子从不过夜,赶在夜班截稿前将稿子发了过去。次日早晨,他在央视早七点新闻的“报刊浏览”中,听到了海山市殡仪馆借开业敛财的消息,知道稿子已经见报了。此消息一发,报刊、广播电视竞相转载,连各大门户网站也都安排在首页,作为社会新闻的头条稿子,此事一时间在全国炒得沸沸扬扬。 媒体一发,馆长后悔不迭,大骂自己做了件“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亏本买卖,便叫办公室主任把发去的红包统统收回来。主任解释说,那些拿过红包的记者并没有发稿,咱们要收就是不讲规矩。馆长便骂什么他妈的规矩,老子叫媒体害死了,哪还顾得上规矩不规矩的啦!主任只好挨个打电话,约见当事的记者见面讨要,大多数记者脸色很不好看,甚至嘴里不干不净,虽说是骂骂咧咧的,但还是不情愿地把红包退了回来。只有李华强是个例外,他说钱早打麻将输光了,拿出了一副死猪不怕滚水浇的泼皮相。本来,到了这个份上也只好算了,可馆长不想给这个记者搞特殊,非讨要回来不可。见主任为难便自己亲自出面找李华强,看到李见他后装聋作哑,气愤中便跑到报社向周望去讨要。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