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凤求凰 > |
一 |
|
楔子 我看见满城在张灯结彩,看见彩练在漫天纷扬,看见笑脸在不停地变换……最后,我看见了紫禁城雄伟的城门,看见了仪仗队随着喧天的喜乐在缓缓行进。然后,我听见"轰"地一声,那厚厚的皇宫的大门在我身后重重合上,隔绝了外面的一切,也隔绝了我的…… 眼前是龙凤红烛,是精美的喜宴。我坐在床边,头盖喜帕,耳边隐约传来喜庆的乐曲,和着人们道贺行礼的声音。 悄悄撩起喜帕, 月如水样, 真美。 第一章 廷前风雨漫闺阁 3个月前,我还只是凌府的小姐,生活无忧无虑,每日只是在闺阁中看书习字、抚琴作画,或者与3位兄长吟诗作对,要么与母亲一起做些女红刺绣,很是惬意。兄长三人分别博取了文、武状元,令父亲的脸上很是荣光。 父亲是当朝右相,位极人臣,很受先帝的赏识,曾被先帝称为"肱骨之臣"。因此,当少年新帝继位时,父亲奉先帝遗诏辅佐,从此朝中大小事情多由父亲做主。再加上我的3位兄长,大哥是户部尚书,掌管一国之财政;二哥是镇西大将军,手中握有重兵;三哥虽是文科状元,不过却没有入朝为官,孤身辗转下江南经商,终成远近闻名的硕腹巨贾,店铺、银号遍布全国。 也许是因为父亲有些自恃功高,对年轻的新帝便总会有些压制,因此君臣俩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完全不若当年先帝对父亲那般。新帝虽然与父亲在政见上多有分歧,不过父亲却说他是难见的英主,等再长大些必有很大的作为。毕竟,能对一个只有16岁的人要求什么呢。 不过,他们在朝堂上经常的"战争"使父亲很无奈,两个人都是为了国家,可是思考的方向却是不同。父亲每次与皇帝闹得不欢而散后都会称病在家,而每次为了父亲让"康复",皇帝总会给父亲或兄长加官进爵。所以,我们凌家的地位渐渐地变得非一般大臣能及,几乎与王爷相当了。 就这样3年过去了,我长到16岁,皇帝也19岁了。 那天,父亲再一次气冲冲地从朝堂上回来,接着便一连1个多月没有去上朝。这次,皇帝在对回疆用兵的问题上,与父亲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父亲主张怀柔,而皇帝却想出兵镇压,一时在朝堂上都忘记君臣之分吵了起来。最后皇帝竟给了父亲一巴掌。于是,一切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端着一碗野鸡乌参汤走进书房。父亲正在奋笔挥毫,屋内燃着西域朝贡的香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父亲,喝碗参汤吧。"我走到父亲身边,只见几乎铺满整张书桌的宣纸上,写着"宠辱不惊"四个大大的字,字字力透纸背。 "薇儿,这汤是你熬的?"父亲品了一口汤,转过头来问到。 我拿起那张宣纸背光而立,明亮的阳光将我的身影投在大理石地面上,如同墨染的仕女图。我仔细地看看那字,笑着说:"这真的是父亲心中所想么?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去留随意,任云卷云舒。" 父亲没有回答,半晌才说:"你认为呢?你哥哥他们都劝我上朝,太后那边也有这个意思。你瞧,昨个儿皇上又给你大哥晋了一级。不过,现在朝中左相的实力也有些长了,前几天,太后把礼亲王的合硕惠敏公主嫁给了他大儿子。" "父亲是怕再称病下去,左相的实力会再长么?"我看着那四个大字,继续说道:"父亲若真能做到宠辱不惊,又在乎什么呢。" "女儿家家的,你懂得什么。" 看到父亲在微微地皱眉,我笑了笑,"可是女儿知道,我们凌家已经荣耀三朝,父亲是断断不会放弃的。皇帝对父亲做的,父亲也还是很在意的吧。"我走回父亲身边,笑着将那宣纸放在一旁,"女儿愚见,父亲是在想着,既然要出,就出得个千呼万唤。" 父亲看着我,赞许地点点头。 我道了福,拿起汤碗,"父亲,您看书吧,女儿先下去了。" 父亲果然没有去上朝,尽管大哥不停地游说,二哥也从西北来了信…… 终于,对回疆的解决办法出来了--怀柔。据说这也是太后的意思,还听说皇帝为此很是不满,甚至与太后发生了争执。可是,他毕竟还是不敢违背太后。 "父亲,您到底何时才上朝呢?"书房里传来大哥的声音。他仍在游说父亲,但看来效果不大,因为马上传来父亲的训斥声--"放肆,这就是你跟父亲要讲话的么?" 接着是大哥认错的声音。 "你呀,还没你妹妹看得长远。" "薇儿?" 我坐在花园里正在绣一尾锦鲤,突然一个身影来到面前。我抬起头,"大哥。" "小妹,陪哥哥走走吧。" 我站起身,把手中的东西交给皓月,笑着对哥哥说:"好的,大哥。" 在花园里走了很久,大哥一直没有说话,直走到百鲤池上的曲桥,大哥才停下了脚步,却没有说话,也没有回身。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